Site icon About 24/7

《攻殻機動隊》成真,馬斯克的下一步:將電腦與人腦「連線升級」

繼殖民火星和電動車量產計畫後,「鋼鐵人」馬斯克(Elon Musk)又有了新玩具。這位億萬富翁企業家最近創立了一家新公司,為了讓人工智慧(AI)能夠更好的幫助人類──不僅僅是靠外在的機器裝置協助,馬斯克未來希望將電腦與人腦連結,讓人類能趕上電腦的進步。

「鋼鐵人」馬斯克

45 歲的馬斯克是 5 個孩子的父親,是商人,同時也是未來主義者。除了 Neuralink,旗下的特斯拉(Tesla)正為了準時推出 Model 3 電動車忙碌中,同時太空探索科技(SpaceX)則在準備網路衛星發射和火星殖民計畫,超級高鐵(Hyperloop)也在緩步進行中。

對一般人來說,馬斯克手中任何一項計畫聽起來都像天方夜譚,似乎必須耗盡所有心力才能達成,但在這樣緊湊的行程中,馬斯克還是想辦法找到時間踏入一個全新領域,先是處理棘手的腦部疾病,再來將協助人類免於被人工智慧(AI)超越。

馬斯克對 AI 領域一直相當有興趣,但他的思考似乎總是快人一步,在所有人都還在努力發展 AI 技術時,他已流露出對 AI 發展的憂心。他認為未來人類的智能將遠遠被 AI 拋在腦後,為了協助人類趕上未來的 AI 技術,應該將電腦與人腦直接連結,將大腦「升級」提高性能。

「升級」大腦趕上 AI

說到與電腦連結,很多人或許想起的會是《駭客任務》(Matrix)或《攻殻機動隊》(Ghosh in the shell)裡的畫面,但馬斯克還沒有打算做這麼大的突破。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馬斯克最新創立的公司 Neuralink Corp.,主要目標是從事「神經織網」(neural lace)的技術開發,未來最終希望在人腦裡植入微電極,讓人能夠下載上傳思想。

但以目前來說,Neuralink 將朝更實際的目標邁進,首批產品可能會是治療癲癇、重度憂鬱症之類腦部疾病的植入物,有點類似目前已用來治療帕金森氏症的腦深層刺激術(DBS)裝置,估計此類型市場規模將高達數十億美元。

報導指出,位於加州的 Neuralink 目前仍在初創階段,Max Hodak 也是成員之一,對於公司服務他不願多說,只有證實馬斯克的確參與其中。根據了解,Max Hodak 是 Transcriptic 的創立者之一,該公司主要提供機器人操作解決方案的雲端平台,推動生物實驗室程序化,讓科學家在電腦旁就能進行生物研究。

除了 Max Hodak 外,Neuralink 也聘請了許多領域的專業學者,包括美國能源部國研機構、勞倫斯利福摩爾國家實驗室(LLNL)的工程師和柔性電極專家 Vanessa Tolosa,加州大學研究大腦運動控制的教授 Philip Sabes,和波士頓大學教授 Timothy Gardner──他曾經在雀鳥大腦中植入電極,研究鳥類唱歌的機制。

「神經織網」技術的未來

報導指出,「神經織網」技術目前仍面臨幾個障礙,該如何找到安全的微創手術方式植入,該如何使其在大腦中保持穩定,該如何解碼紀錄數百萬大腦神經元的訊息,以及最困難的,該如何說服人們進行局部腦部手術。

即使許多人對這項技術是否真能實現仍然抱持疑問,但這些對馬斯克來說,可能都不是太大的問題。在特斯拉生產電動車初期,曾經有傳統汽車製造商表示,馬斯克永遠不可能賣出一輛受歡迎的電動車,軍工業也曾經嘲笑他認為私人企業能發射火箭的想法。

至今為止,馬斯克已經證明太多別人認為他不可能做到的事。

如果 Neuralink 未來真能證明技術的安全和有效性,也獲得政府的批准開發,未來人們就真的能進行大腦「升級」手術,來提高認知功能,但這究竟會是多久以後的事情呢?近日《浮華世界》(Vanity Fair)雜誌中,馬斯克回應認為,「對於一個有意義的植入技術來說,我會說應該是四、五年後。」

(首圖來源:Flickr/OnInnovation CC BY 2.0)

延伸閱讀: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