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從: Tech News 科技新報
機器到底是人類的朋友還是敵人?人們歌頌工業革命為人類帶來現代文明生活的一切所需,但是每當科技進步,又高舉「機器取代人類」的恐慌,機器到底是提振經濟,增加工作,還是取代人類,減少工作?其實自工業革命以來,機器不斷取代人力,人類對此已經有上百年的經驗,應該可以從過去的發展找出答案。
德勤(deloitte)經濟學者伊恩‧史都華(Ian Stewart)、德巴普拉提姆‧德(Debapratim De)、艾力克斯‧柯爾( Alex Cole)研究英格蘭與威爾斯過去 144 年的產業發展史, 2015 年 8 月時發表《科技與人:偉大的創造工作機器》(Technology and people: The great job-creating machine),可說正是這樣的集大成作品。
人類早在工業革命之初就開始害怕機器取代人類,1811 年到 1816 年的盧德主義者(Luddite)反工業革命、反紡織工業化,四處摧毀紡織機與紡織工廠。盧德主義已經是遙遠的歷史,如今我們都知道工業革命不僅最終創造了更多就業,更徹底的改善了人類的生活品質,但是類似的想法卻不斷的在人類社會中週期出現,認為機器會讓大多數人失業。
這種看法是沒有從全局觀察技術進步對人類就業的影響,大體而言,各種技術進步,對人類就業的影響,可分為直接影響與間接影響,本身影響與擴散影響,兩兩相乘,有 4 個面向。
科技進步固然會因為生產力的提升,而使得同數量的產品與服務所需的人力減少,也會因為產能大增,使得產品與服務供應增加而價格快速下跌,這部分的確會減少就業。例如原本許多國家都「以農立國」,但如今農業就業人口都已經相當少;以及全球化之後,已開發國家的製造業勞力密集勞工也是大幅減少。
然而,雖然同數量的產品與服務所需的人力減少,但是科技解除產能瓶頸以及讓價格大幅下滑以後,該產業以及上下游會因此爆發性成長,最後需要的總員工數量,往往還比原本更多。
此外,在新科技的相關上下游產業,會因為新科技帶來爆發性的成長,而大量擴增、人力需求大增。這部分台灣最熟悉的就是資訊軟硬體產業,在產業逐步資訊化的過程中,產生大量需求,撐起了台灣 PC 產業的榮景。
而新科技造成價格下跌的結果,也會讓消費者能節省更多金錢,省下來的錢會轉移到其他領域消費,造成其他產業欣欣向榮。這點體現在娛樂產業的發展,以及諸如健身房產業的興起。
4 個面向中,只有第一個面相會造成就業減少,其他 3 個面向增加的就業都遠超過第一個面向,而且,第一個面向的工作,往往都是重複性高、勞動辛苦程度高、對身體傷害最大、最無聊,而職涯發展潛能最低,人們不願意做的工作;相對的,其他 3 個面向產生的新工作,都是更有發展性、更有趣、更有自我實現能力,人們更願意從事的較好工作。總體來說,工作的數量更是有增無減。
科技取代純粹肌肉力來源的工作
以英國而言,自 1992 年到 2014 年,中間經歷網路資訊革命,然而總就業大增 23%。若區分細項來看,就業減少比例最高的項目是皮草貿易商,不過這比較不是受科技影響而是受到動物保護潮流影響,其次是紡織工,減少 82%,就比例上來說看起來很可怕,但是其實英國本來就已經沒多少紡織工,1992 年只有 2.4 萬人,2014 年剩下近 5,000 人,減少約 1.9 萬人,但就業增加比例最高的項目,是同樣為勞力密集工作的醫療照護工作,從 1992 年的近 3 萬人,暴增 9 倍到 2014 年達超過 30 萬人。
其他有趣的比較,例如打字員從 12.3 萬人減少到 5.36 萬人,資訊科技經理以上職位則從 11 萬人大增到 32.7 萬人;企業秘書從 9 萬人減少到 4.32 萬人,但管理顧問與企業分析師卻從 4 萬暴增到 18.8 萬人,財務經理及主管從 8.88 萬人大增到 20.6 萬人。金屬加工業、農業、電廠操作人員的就業機會減少了,然而演員、舞者、娛樂表演人員、製作人與導演的工作卻大為增加,從 4.77 萬人激增至 12.2 萬人,讓更多懷抱表演理想的年輕人能找到圓夢的機會。
總體來說,重複性枯燥工作減少,非重複性的工作增加,純粹靠體力的勞動工作減少,需要認知能力的工作增加。以重複性、認知性與否將工作區分為 4 個象限時,可發現「非重複性、認知性」工作,例如管理顧問、企業分析師等,這類工作自 1992 年以來暴增 365%;「非重複性、體力性」工作,如醫療照護與家居照護人員,也大增 168%;「重複性、認知性」工作,如銀行與郵局櫃員,減少了 66%;而「重複性,體力性」工作減少最多,如金屬加工業,減少 70%。
同樣體力性工作,需要「用心」的工作如照護類,比起純粹肌肉力量工作,發展也大有不同,若比較 19 世紀末的 1871 年與 2011 年,照護類工作在 1871 年只占總就業 1.1%,2011 年激增到 12.2%;肌肉力量工作在 1871 年占高達 23.7%,2011 年僅剩 8.3%。
總體來說,科技主要取代將人類當成「做牛做馬」純粹肌肉力來源的工作,以農業來說,1871 年英國農業占就業達 6.6%,到 2011 年剩下 0.2%,暴減 95%;洗衣工也有類似情況,1901 年時英格蘭與威爾斯有 3,250 萬人口,其中高達 20 萬人以洗衣為業,2011 年時兩地有 5,610 萬人口,洗衣工僅剩 3.5 萬人,這是因為電力與洗衣機的科技進步,將人類從辛苦又傷害身體、枯竭心靈的手洗衣工作解放出來。在此同時,糧食成本,以及一般人要維持衣服清潔的洗衣費用也大幅下降,人類從苦工中獲得解放,成為消費者。
1950 年時,一籃子通路物價指數中,食物占比率高達 34.8%,到 2014 年降至 11.4%;服裝與鞋子原本佔比 9.7%,也降至 4.5%。英國汽車還原通膨後的實際價格在 25 年內減半,在通路物價指數中占比也同樣減半。
在美國,1948 年時,一台 16 吋電視要價將近四分之一平均年薪,相較之下,2017 年美國勞動部數據,平均年薪為 4.46 萬美元,而一台 40 吋左右的電視,價格不過 200 美元上下,只占平均年薪的 0.45%,電視從奢侈品變成隨手買得起,然而目前電視提供的聲光享受遠勝過 1948 年的電視,美國物價指數資料顯示,電視自 1950 年以來跌價 98%。
另一方面,科技在產業革命所在的項目、知識密集領域、非生活必須的新需求領域,創造了大量的新工作。尤其是當科技讓生活必須的開銷降低,人們的心靈終於能解放,能稍微享有一點「小確幸」,如上上酒吧、洗個頭髮,於是相關就業倍數增加,1951 年到 2011 年,英國酒吧員工暴增 4 倍;1871 年英國每 1,793 人才有一位理髮師,2011 年每 287 人就有一個,對美髮造型有興趣的年輕人,在今日能做到理想工作的機會遠勝過 1871 年。同理,演員、音樂人、表演從業人員、編劇、導演、製作人等所有文化藝術娛樂產業也是如此。
人類的天性反動保守
自工業革命以來的所有經驗告訴我們,當科技提升生產力,大眾的生活品質普遍提升,工作辛苦與痛苦程度普遍下降,懷抱夢想的年輕人能圓夢的機會普遍上升,不僅就業機會增加,工作的項目也從絕望無翻身之地的工作,逐漸轉變為越來越有發展與挑戰性的夢想工作。
為何如此?從巨觀方面思考,其實非常容易理解:當一個經濟體普遍性輸入額外的生產力時,不論生產力是來自機器,還是來自引進外來勞動力,或是來自全球化輸入廉價產品與服務,就如同一個人若在工作薪水之外,還領取高額補貼,日子自然過得更舒服愜意。
但人類的天性卻是反動保守,遇上任何改變,不論是產業技術革命,或是全球化與外來勞動力,第一直覺都是反對任何改變,因此保護主義的幽靈永遠揮之不去。然而,所想保護的舊工作,真的值得保護嗎?為何要投注大量社會資源,去鼓勵人們做重複性高、勞動辛苦對身體傷害大、無聊枯燥殘害心靈、職涯發展潛能低、人們本來不願意做的工作,還為此扼殺大量新工作產生的機會,而這些新工作卻是更通往夢想的工作?
盧德主義與保護主義,其真正的本質,並不是機器與人類的鬥爭,不是本國人與移民或外勞之間的鬥爭,也不是資本與勞工的鬥爭,其實,是人類恐懼改變的天性而反對任何變動的力量,與希望將人類或一國國民的身體與心靈從苦工的桎梏中解放的力量之間的鬥爭。兩股力量誰勝誰負,很自然的,就左右了一個國家的發展前途,以及該國年輕人是受苦還是圓夢的命運。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