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About 24/7

三陰性乳癌治療瓶頸,國衛院研究露曙光

轉載從: Tech News 科技新報

三陰性乳癌患者治療易有瓶頸,國衛院研究發現,MCT-1 致癌基因在乳癌高度活躍,透過抑制 MCT-1 表達,結合特定免疫療法,可加強抑制三陰性乳癌細胞生長跟轉移。

國家衛生研究院分子與基因醫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徐欣伶 5 日在記者會表示,乳癌一直是國內婦女癌症的頭號威脅,又以三陰性乳癌治療特別棘手。

三陰性乳癌是指雌激素、黃體素和第二型人類上皮生長受體(HER2)等 3 種荷爾蒙受體呈現陰性,代表患者缺乏這些荷爾蒙受體,患者大多只能選擇化療,無法用荷爾蒙療法及標靶治療,治療方式相當有限。

徐欣伶研究團隊發現,MCT-1 致癌基因(Multiple Copies in T-cell Malignancy 1)可做為三陰性乳癌臨床診斷與治療的生物標記。細胞實驗發現抑制 MCT-1 致癌基因表達,同時結合原用於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 IL-6 及 IL-6R 免疫療法,將加強抑制三陰性乳癌細胞生長和轉移效果,可望提供三陰性乳癌患者新治療方向。

但徐欣伶表示,動物實驗結果顯示,透過抑制致癌基因表達並結合特定免疫療法,乳癌會縮小、乳癌發生率也會降低、復發風險變小,但是否抑制轉移還有待實驗驗證。該論點也還需經人體實驗,且有待後續開發出小分子藥物,臨床才能突破。

徐欣伶指 MCT-1 致癌基因高度表達,會擾亂正常乳腺管的形成過程,同時也會刺激上皮細胞間質轉化和侵襲細胞外基質,造成乳腺細胞進一步惡化與異常增生。

另一方面,MCT-1 致癌基因高度表達也會促進三陰性乳癌細胞分泌白細胞介素(Interleukin-6,IL-6),並刺激 IL-6 與 IL-6 受體(IL-6R)進行結合而引發一系列發炎反應。

徐欣伶說,MCT-1 致癌基因不僅造成癌細胞增生並破壞細胞周邊組織微環境,同時改變免疫系統中巨噬細胞功能,將本來可對抗腫瘤的巨噬細胞誘導成促進型 M2 巨噬細胞,不但不會攻擊癌細胞,相反地還會供給癌細胞生長、轉移所需細胞激素與環境。

此外,MCT-1 過度表現也會增加乳癌幹細胞數目和功能活性,並降低腫瘤抑制性小分子核醣核酸表現,上述因素都會導致三陰性乳癌病程持續惡化。

徐欣伶表示,透過抑制 MCT-1 致癌基因在三陰性乳癌細胞的表現量,能降低巨噬細胞轉變腫瘤促進型 M2 巨噬細胞的機率,進而削弱癌細胞轉移與侵襲能力。同時也能減少乳癌幹細胞自我更新能力,降低癌細胞在複製與分裂時發生基因變異、抗藥性和癌症復發的機率。

國衛院研究成果已刊登於今年 3 月號分子腫瘤期刊(Molecular Cancer)。

(作者:陳偉婷;首圖來源:pixabay

延伸閱讀: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