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About 24/7

不讓院內感染再成「隱形殺手」,智慧機器人「精準消毒」或成新解方

轉載從: Tech News 科技新報

怎能料想到,原本只是簡單的骨折,最後竟喪失寶貴生命!友信醫療集團資深副總裁、醫療器材事業處總經理李讚(Albert Ritzer)的親哥哥,因為一次意外骨折,在德國接受外科手術,不幸發生醫療照護相關感染過世(俗稱院內感染、HAI),加深友信集團總裁施濟濤有心推動醫療院所「淨精準醫療」的信念,希望集團朝這方向努力,讓醫療院所各場域潔淨,院內感染能夠有效控制,不再有寶貴生命無辜喪失。

友信醫療集團新產品開發部執行經理鍾元輔說,集團推動「淨精準醫療」的起心動念,讓他非常感動,這其實跟集團的三大特質 「關懷、改變、啟發」有關。他認為醫院內的感染管控應該做得更好,降低意外發生機率,避免這樣的事情再發生,因而想要「do something」,促使友信醫療集團想要推廣這樣的技術。

現代醫學中,「精準醫療」已經廣泛被討論,可以提供最好的技術設備,給予病人最精準的治療方式,然而,所有病人進到醫療環境內,都存在著隱形殺手的威脅,也就是院內感染,因此友信醫療集團要推動淨精準醫療主要的目的,除了有效的醫療以外,也讓醫療人員在潔淨的環境下,提供患者最好的醫療效果,不會有潛在的風險與死亡威脅。

鍾元輔提到,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針對急性醫院進行調查發現,每年有 7 萬 5000 名患者因醫療照護相關感染(HAI)死亡,每25位病人就有一個在院內受到感染風險。

根據全美的醫療院所統計結果,每年有 9 萬 8987 名患者因為 HAI 直接死亡,住院患者會有 5% HAI 風險,一年影響 170 萬名患者,占美國醫療支出 350 億美金,也占全美住院病患醫療支出 9.4%;且每一次患者院內感染,平均會延長住院天數 17.6 天。

同樣在歐洲,每年也有 400 萬名病人受到 HAI 影響感染,其中,直接因為 HAI 死亡者是 3 萬 7000 人,另外 11 萬病患是間接導致加速死亡,估計醫療機構每年要花 70 億歐元的醫療支出來解決 HAI,即使先進的北歐國家-丹麥,每年也有 5 萬名病人受到院內感染,占病人總數 7% 到 10%。

亞洲國家對於院內感染議題相對保守,台灣也缺乏統計數字,但從一份 2005 年的臨床實證研究中顯示,台灣每一個院內感染的案例發生,就會延長 15 天的住院,每一位病人會增加 12 萬 7000 多元的醫療支出,鍾元輔說。

根據 2013 年美國感控期刊中的研究論文發表顯示,徒手擦拭消毒是有疏漏空隙的,僅有 48% 會被清潔到,且還有 40% 為消毒不足,徒增加患者感染風險。

「事實上,強化院內的感染管控,是可以節約其他醫療支出,也在避免未來花更多錢、人力、占用更多病床,在醫療效率中是有效的,但這類的效率評估,需要時間去證明。」他強調,友信醫療集團致力於帶動台灣醫療市場以機器代替傳統人力的革命性改變,包括機器人手臂設備及北歐立淨超紫 C 光智駕殺菌機器人等,提供一個新的選擇,去補強不足,希望能協助醫療院所做好更有效的院內感染管控。

北歐立淨超紫 C 光智駕殺菌機器人如智慧電動汽車般,可以設定移動軌跡,鍾元輔解釋,它能在不接觸的情況下,運用在院內感染最在意的地方,比如重症加護病房、手術室、隔離病房、燒燙傷中心,或器官移植病房,甚至一般病房都能使用。疾病的傳染最大媒介在於人,很多空間接觸的表面會導致潛在細菌、隱形殺手透過人進行傳播,而在醫院內的病患是最虛弱、最需要被保護的人,需要更安全、更潔淨的空間,透過機器人移動式消毒,可以獲得補強。

他進一步說明,傳統的紫外線消毒最大的問題與盲點是,無法確保其有效性,因為現階段的紫外線消毒,都是定點使用,消毒成效與距離有關,也可能造成屏避效果;但自動式、自走式的機器人,採用動態式移動消毒,可以確保所有需要消毒的接觸表面,達到最大程度,也能將傳統紫外線消毒所需的 2 至 8 小時,縮短為 10 至 15 分鐘,達到更好的消毒、滅菌效果,確保消毒品質,對院內感染做最有效的控制。

現階段友信醫療集團已經與某區域醫院啟動臨床實驗計畫,針對加護病房、手術室,進行動態紫外線機器人感染率控制效果研究,為期六個月的合作,屆時將會是國內第一篇相關研究報告。

(圖片來源:友信醫療集團)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