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About 24/7

亞洲兒童發病率更高的川崎氏病,有多種觸發因子

轉載從: Tech News 科技新報

聖地牙哥加州大學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School of Medicine, Scripps Institution of Oceanography)的研究人員,以及國際合作者都有證據指出,川崎氏病(Kawasaki Disease)並非單一原因所導致。藉由分析天氣模式和位於聖地牙哥(San Diego)患者的地理分布,研究小組認為人們受到溫度、降雨和風模式(wind patterns)等多種環境因素的結合,影響這個發炎性疾病的可能發展。

「我們在聖地牙哥取得天氣模式的第一手資料,該區最近有 8 名兒童診斷患有川崎氏病。最近聖地牙哥的低壓系統與兩種不同的川崎氏病例群有關。」聖地牙哥 Rady 兒童醫院的小兒科醫生,也是聖地牙哥加州大學川崎氏病研究中心的主任 Jane C. Burns 說。「我們的研究指出,大規模環境、大規模氣候變化與疾病群集發生之間的關聯性。」

川崎氏病是發生於兒童最常見的後天性心臟病(acquired heart disease)。此病好發於 5 歲以下幼童,以 6 個月至 1 歲的嬰兒比例最高,男生的患病機率大於女生。若未經治療,大約四分之一川崎氏病的兒童會發展成冠狀動脈瘤(coronary artery aneurysms),也就是心臟血管的球狀凸起。最終可能導致心臟病發作、充血性心臟衰竭或猝死。導致川崎氏病的病因目前依舊未明。

Burns 和團隊檢查了 Rady 兒童醫院 15 年來治療的 1,164 川崎氏病例。顯著的川崎氏病例群通常與差異明顯的大氣模式有關聯,這些大氣模式被懷疑能傳送或濃縮導致的川崎氏病因子。形成川崎氏病例群病發之前和期間的那幾天,比起南加州的溫暖氣候,出現高於平均的氣壓狀況,另外還有阿留申群島南部的高壓特徵。

「這是第一次我們有證據表明,觸發川崎氏病的因子不只一個。截至目前為止,科學家一直在尋找觸發川崎氏病的那個『事物』。」Burns說。「現在我們觀察到存在不同的川崎氏病例群,各有不同的模式,表明有不同的病因。」

基因表達分析進一步揭示了 川崎氏病患者基於不同的基因表達模式,而產生不同的病例群集,且不同群集與特定的臨床特徵相關。

「我們的數據表明有一個或多個環境觸發因素,並且不定期的接觸會受區域氣候條件的影響。我們提出,在歸納引發遺傳易感兒童患有川崎氏病的環境因素特徵時,應該聚焦在具共同疾病特徵的患者所吸入的氣懸膠體(aerosols,註。」已研究川崎氏病超過 35 年的 Burns 說。

雖然估計川崎氏病每年在美國影響的兒童人數不足 6,000,但聖地牙哥郡的發病率卻在上升。1990 年代的 10 年期間,住在聖地牙哥郡的每 10 萬名 5 歲以下兒童的平均發病率為 10,然而 2006 年至 2015 年的估計數量增加為 25.5。增加可能是由於 Rady 兒童醫院的川崎氏病團隊努力指導當地醫生如何診斷川崎氏病,所以使更多病例浮出檯面;又或者是接觸引發疾病的環境誘因頻率增加導致。

亞洲兒童的川崎氏病發病率正在上升。其中日本發病率最高,每年新發病例超過 16,000 例。日本平均每 60 個男孩就有一個;每 75 個女孩就有一個會在童年時期罹患川崎氏病。

美國的發病率約為每 10 萬名 5 歲以下兒童中就有 19~25 例,但亞裔兒童的發病率更高。預測模型估計,到 2030 年,每 1,600 名美國成年人就有 1 人曾受這疾病的影響。

註:氣懸膠體──在大氣圈的對流層中,有無數的微小塵埃粒子,因為這些微粒非常小又輕,所以可一直懸浮在空中,因此稱為氣懸膠體。

(首圖來源:pixabay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