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About 24/7

人工智慧在 2030 年創造的全球 GDP,將超過印度與中國 GDP 總和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PWC)27 日於中國大連所舉行的 2017 年世界經濟論壇新領袖年會中發表《全球人工智慧研究報告》。報告指出,在 2030 年,人工智慧(AI)將帶給全球 GDP 約 14% 成長,貢獻 15.7 兆美元,超過目前中國和印度的 GDP 總和。而且,在 2016 到 2030 年之間,人工智慧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商機來源之一,帶來的價值主要是勞動生產力的改善與提升,以及人工智慧產品帶來的消費者需求增加。

PWC 進一步表示,從國家方面觀察,由於北美市場對人工智慧的準備較周全,北美企業生產力提升的速度將高於中國,將增加北美國家 14.5% 的 GDP,約 3.7 兆美元。不過 10 年後,中國在人工智慧的技術和經驗更成熟,中國的生產力提升速度將超越北美國家,在 2030 年可望增加中國 GDP 的 26%,達到 7 兆美元,成為全球因人工智慧受惠最大的國家。

另外,AI 將為已開發的亞洲國家帶來 10.4% 的 GDP 成長,為北歐帶來 9.9% 的 GDP 的成長(1.8 兆美元),為南歐帶來 11.5% 的 GDP 的成長(0.7 兆美元)。在開發中國家(包括拉丁美洲和非洲),由於人工智慧科技的應用較不普及,因此 AI 帶來的經濟成長較溫和(低於 GDP 的 6%)。

另外,根據此報告中在 8 個不同的產業中的研究顯示,最有人工智慧潛力的 3 個商業領域依序是以影像為基礎的診斷、依需求接單生產的產品、自動化的交通控制。在個別產業,由於人工智慧增加生產力、產品價值及消費力,受惠人工智慧最大的 3 個產業是零售業、金融服務業和生技醫療業。到 2030年,人工智慧驅動消費的力道將越來越強,因產品改善及消費者需求轉變將增加全球 9 兆美元 GDP。

PWC 表示,研究報告指出,幾乎沒有任何一個產業或任何一家企業不受人工智慧的影響,包括台灣企業在內,光是生產力的改善,就能讓企業在轉型過程中更有競爭力,甚至成為市場破壞者。PWC 強調,無法運用人工智慧的企業,可能很快發現自己在時間、成本和經驗上逐漸落後競爭對手,甚至可能失去市場佔有率。

此外,PWC 也建議,台灣企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競爭環境,台商應善用人工智慧改造自己成為智慧企業。透過人工智慧發展協助企業做好 「經營的鐵三角」,也就是業務與客戶、產品與服務及運營管理。例如預測客戶行為與訂單、理財智慧化、透過大數據協助產品設計、將人工智慧融入產品中(如機器人,汽車、家電、醫療健康等智慧化),工業 4.0、智慧銷售等。但台灣企業也需注意智慧化所帶來的挑戰,如何做好招聘和人才培育、技術發展、企業文化轉型以及使用數據分析的能力等。

(首圖來源:pixabay)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