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About 24/7

台灣機器人第一把手,成鴻海軍師

轉載從: Tech News 科技新報

這是我走入台灣大學電機系暨資工系特聘教授傅立成實驗室,所見到的景象:

行走輔助機器人、辦公室機器人和家用機器人等,都排排站著。粉紅色人形外觀的家用機器人Julia 站在一旁,我對她招手,聲音甜美的她一邊說:「我來了」,一邊滑行而來。她能辨識臉孔、叫名字,還能播報新聞、傳遞物品等。

眼前這位學者,最近多了一個身分:鴻海機器人領域的軍師。日前,鴻海公布獨立董事人選,他榜上有名。

台灣機器人學會常務理事宋開泰形容他:「台灣機器人領域中最 top!」

 

29 年前就成立機器人實驗室

他如何與機器人共處?傅立成 1987 年從美回台後,在 PC 未普及的時代,便在台大成立「智慧型機器人實驗室」。

當時,他花最多心思在工業機器人研發,讓這些在工廠生產線上的機器人提升生產效率。孰料,政府決定引進外勞的政策,打亂了全局。當有便宜外勞可用,原本的機器人計畫,被驟然喊停。

這讓他的人生大轉彎,轉向投入生活型機器人研究,思考如何讓機器人應用到生活中。

放眼全世界的機器人研究,以工業型機器人為大宗,台灣也不例外。「除了美國 iRobot 的掃地機器人、日本軟銀的 Pepper 機器人,全世界幾乎沒有生活機器人的成功應用案例,」工研院機械所智慧機器人技術組長郭子鑫說,生活型機器人要懂得與人互動,「技術難度比工業型機器人高!」

傅立成解釋,相較工業機器人在工廠生產線作業,要求動作標準、精細,才能將誤差值控制在千分之一英寸以內。對生活機器人而言,「人類生活幾乎沒有一件事情是準的!」

 

學生設計前,先讀心理學

他幾乎打掉重練。當機器開始要跟人互動,他找社會系、心理學等老師合作,台大社工系教授馮燕回憶,初期,「他是科學家出身,專注在技術,一心想用科技取代人力。」但馮燕提醒他:有些事終究無法被機器人取代,例如親子互動。這讓傅立成重新定位生活型機器人:輔助生活、取代人不想做的事。

「研究要從使用者角度出發,」傅立成說,為了解決老人行動不便的問題,他閱讀醫學文獻,訪談治療師才知道,原來許多人不喜歡握著助行器走,寧願推著菜籃車,因前者反而讓行動不方便。

當時,他設計出行走輔助機器人的雛形,不斷到桃園榮民之家做測試。當使用者將手握在這款機器人上,就能被帶領前進,並藉由壓力感測器控制轉彎方向,機器人不僅能協助做復健,還有投射腳步影像功能,讓帕金森氏症患者能跟隨步伐走,解決小碎步問題。他還加上螢幕,讓患者一邊復健,一邊看影片、聽音樂。

 

懂人性,會看也會聽

兩年前,鴻海找上他,或許是因他的機器人能懂人。

當時鴻海旗下 12 個次集團,各自接觸多名機器人領域老師,提供技術指導,參加內部「機器人大賽」。傅立成協助研發一款商用服務機器人,能接待、對話,還能提供商品訊息,獲得前三名成績。

30 年前,他選擇投入一個回收期漫長的領域,只是一直想著:讓機器人,真正在人的生活中出現,才有意義。

時光過去,他的想望就像眼前的 Julia,沒這麼完美,但正真實的朝我們走過來。

(作者:李雅筑;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商業周刊》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