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About 24/7

台灣醫療科技展開幕,展現大量醫院裡的創新應用

轉載從: Tech News 科技新報

整合醫療、資訊、電子產業,並且包含生技製藥,以及醫院資訊化方案的台灣醫療科技展,在昨日 (12/7) 開幕。開幕式政商雲集,有蔡英文總統,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 (生策會) 創辦人暨董事長王金平、台北市長柯文哲,以及有投入醫療領域、參與展覽的廠商。

開幕儀式時,王金平提到希望台灣醫療科技展變成帶動大健康產業藍圖的火車頭,整合既有的生技製藥、IT、通訊、精密機械、精準醫療。柯文哲市長舉自己研發葉克膜用在 CPR 上的改良,說台灣在基礎研究上面可能比不上頂尖的哈佛,但在臨床整合上面做得很好。

▲ 台北市長柯文哲致辭。(Source:科技新報攝)

▲ 中研院的單位除了宣傳 Taiwan Biobank 之外,還宣傳國家生技園區規畫。(Source:科技新報攝)

精密機械的醫學用途,醫院大展新興應用

台灣醫療科技展展場攤位涵蓋八大主題,除了一直被矚目的生技製藥之外,還有特色醫療、雲端行動醫療、居家健康、創新科技,以及傳統電子、機械產業構成的醫用設備展區。其中上銀以其專長的自動化技術,開發手術用的機器手臂。上銀的機械式內視鏡夾持器,幫助手術中的醫師多一隻手,用腳就能就控制內視鏡的方向和深度,不必再有專人拿著內視鏡,而且機器比起手臂移動上更為平穩。

▲ 上銀的機械式內視鏡夾持器,幫助手術中的醫師操作內視鏡。(Source:科技新報攝)

除了機器手臂,有不少家醫院與合作廠商展示他們在醫院中的創新和應用,如病患翻床的偵測,能快速得知病人不在床上摔下來,趕緊趕過去。

▲ 新光醫院展示的人形輪廊體床偵測系統。(Source:科技新報攝)

▲ 不少醫院展示他們的技術和創新應用。(Source:科技新報攝)

3D 列印儘管再是熱門焦點,但是在醫學應用多

俗稱 3D 列印的積層製造技術,儘管因速度和良率還不夠不能大量運用在民生用品客製化生產方面,但在高單價的醫療和航太上面,積層製造技術有相當大的發揮空間。國研院近年推動不少個一站式服務平台,其中積層製造技術的攤位上面,介紹從製造到認證的一系列服務。

國研院輔導廠商廠商運用積層製造技術製造可以用在骨折癒合的固定支架,運用 3D 列印將金屬粉末列印為病患所需的支架,讓骨頭。除了植入身體與身體組織融合之外,3D 列印出病人骨頭和組織,可以方便外科醫生能在手術前事先練習。避免手術刀切下去,只依靠 X 光照片判斷,資訊不全下動刀手忙腳亂應付未設想的狀況。

▲ 用在 3D 列印支架的金屬粉末。可以依據需求列印病患所需的部分。(Source:科技新報攝)

▲ 手術前 3D 列印的開刀部位,讓醫師熟悉並模擬實際開刀狀況。(Source:科技新報攝)

跨領域的公司進來醫療相關產業,如大立光旗下的大立雲康,則是開發 CPC 睡眠品質評估系統,運用心肺耦合技術 (CardioPulmonary Coupling,CPC),從睡眠模式的變化,了解呼吸暫停的原因。

▲ 大立雲康展示研發的呼吸中斷偵測的儀器。(Source:科技新報攝)

▲ 鴻海集團投資的聯康生醫,也有在醫療科技展擺攤。(Source:科技新報攝)

台灣一直來面臨生技製藥產業資金不足的狀況,無法扶持需要大量資金的製藥研發過程。因此整合需要找尋新出路的電子、機械產業,是相當合理的選擇。台灣醫療科技展經歷 3 年籌辦,整合醫用設備、生技製藥、醫材,再加上越來越方便的雲端方案,不只方便醫藥產業從業人員,也方便看病、保健、居家照護的消費者。

台灣醫療科技展即日起至 12/10,在南港展覽館 4 樓舉行。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