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About 24/7

呼籲全民動起來,科學家:什麼運動都比坐著好

轉載從: Tech News 科技新報

我們都知道久坐對健康會產生不良影響,但究竟要動多久才對身體有幫助?對這個問題許多單位都有不同看法,近日多國研究小組找到明確的證據,得出結論:不論運動強度為何,只要你願意動起來,就能降低英年早逝的風險。

過去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18~64 歲的成年人每週得進行 150 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或 75 分鐘的強烈運動才能有效維持健康,然而這些數據主要是仰賴人們自我報告的活動情況,因此究竟確切需要多少活動、活動多久才能維持健康仍然不清楚。

為了進一步探索這一點,挪威運動科學學院(Norwegian School of SportsSciences)Ulf Ekelund 和團隊進一步展開了身體活動和久坐不動時間與總死亡率的觀察性研究,在最新刊載於《英國醫學雜誌》(BMJ)的研究,他也描述了這項成果。

據了解,這項研究包含 8 個高品質的研究數據,其中包含一項由歐洲國家健康研究所(NIHR)資助的研究,涉及 3.6 萬名 40~62 歲成年人,所有研究都使用加速計客觀測量日常活動程度,活動依強度不同分為數個等級,參與者平均都追蹤了 5.8 年。

調整潛在影響因素後,研究人員發現,除去睡眠時間,每天 9.5 小時以上的靜態行為(sedentary,包含坐和躺)與死亡風險增加相關,無論強度如何,任何程度的身體活動都能顯著降低死亡風險。

研究進一步顯示,當活動量達每天 300 分鐘輕度活動(例如散步、煮飯、洗碗)或每天 24 分鐘中度活動(例如競走)時,死亡風險急遽下降,與那些幾乎沒有活動的人相比,風險近乎減半。

研究作者之一、萊斯特大學教授 Tom Yates 指出,過去人們普遍認為鍛鍊越多才對健康好,但這項研究顯示,只要透過每天 24 分鐘的中強度活動,就能改善身體健康。

除此之外,Yates 認為,這項研究也突顯每天久坐 9.5 小時以上的問題。「每超過 1 小時都會進一步增加死亡風險,這顯示避免一天多數時間都在靜態活動、進行適度身體活動的重要性。」

當然,這項研究仍有一些侷限性,舉例來說,所有研究都在美國和西歐進行,還包括一些 40 歲以上中年人,因此研究結果可能不適用其他人種或年輕人。

儘管如此,由於龐大的樣本量和基於設備監測的數據,仍比過往研究提供了更精確的結果。

研究合著者、萊斯特大學副教授 Charlotte Edwardson 認為,這項研究結果強化了「有做總比沒做好」說法,在任何強度活動都能降低死亡風險的前提下,即使沒有達到建議活動程度的人,也可以做一些輕度活動,就算只在工作或家中多站起來走動一下,都對健康有益。

(首圖來源:pixabay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