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About 24/7

專訪《重甲機神》團隊:雙手畫出台灣魂,築夢踏實的創作之路

轉載從: Tech News 科技新報

台灣原創機器人動畫《重甲機神 Baryon》,最近因為一支募資影片引起廣大迴響,不但吸引日本、香港與國內媒體採訪報導,連台中市長林佳龍也特別在 Facebook 粉絲頁上為他們加油打氣。製作《重甲機神 Baryon》的六位年輕人,在艱困的台灣動畫產業中默默扎根,為了做出屬於台灣自己的動畫,無論如何也要咬牙堅持下去。

採訪這天一早,跟著《重甲機神 Baryon》六位成員之一的導演毛怪,前往他們所屬的「乾坤一擊創意工作室」。工作室空間不大,除了辦公室基本設備外,沒有其他裝潢擺設,也沒有高級電腦硬體設備。這裡就是團隊成員的日常工作環境,相當樸實。當然,隨處放著動漫參考資料和公仔模型,也是一定要的。

▲ 工作室一隅(圖片來源:《科技新報》攝)

「我們原本就不是動漫本科系出身,常常會有東西做不出來,但其實不會做也很正常,」毛怪解釋,團隊成員只有一位來自南台科技大學視覺傳達系,其他成員包括他自己,都畢業自台南藝術大學材質系,動畫的製作技術都靠自學而來。

「我們製作到現在,最擅長的就是解決問題,」毛怪說,「正因為非本科系畢業,所以我們什麼都想學,也必須比別人更認真,不想輸給別人。」因為這樣不服輸的拚勁與韌性,讓他們一路走到今天,在這條路上遇到任何問題,他們都只能面對、解決,不能逃。因為現在逃跑,夢想就結束了。

▲ 負責人物設定的品翰,曾以漫畫《神的玩具》獲得日本角川漫畫新人賞之特別賞
(圖片來源:《科技新報》攝)

▲《重甲機神 Baryon》人物前期設定(圖片來源:乾坤一擊創意工作室)

▲ 輔佐人物設定的小狐,也負責作品原畫、動畫、主視覺海報等製作
(圖片來源:《科技新報》攝)

▲ 小蓮負責作品原畫、動畫製作(圖片來源:《科技新報》攝)

《重甲機神 Baryon》動畫從開始執行到現在已經兩年,團隊之所以會選擇以巨大機器人做為題材,除了本身喜愛機器人動畫外,也希望跟日本機器人動畫大宗作品「機動戰士鋼彈」(Gundam)有所區隔。重甲機神不走精美路線,整體由起重機、潛盾機等重機械組成,動作設計也以肉搏戰為主,戰鬥起來比較暴力又很帥。

故事設定某個位於台灣東北方、東海與太平洋交會點的海底都市,陷入深海魔獸襲擊的危機,此時,三位機器人駕駛員便擔負起拯救世界的使命。這樣的情節,不禁令人聯想到好萊塢機器人電影《環太平洋》(Pacific Rim),「這真的是巧合,我們的故事設定剛好也選擇海底,」負責人物設定的品翰笑著回應。

▲《重甲機神 Baryon》以巨大機器人為題材(圖片來源:乾坤一擊創意工作室)

▲ 機器人設定(圖片來源:乾坤一擊創意工作室)

雖然《重甲機神 Baryon》不是台灣第一部原創動畫,卻是少數台灣自製原創動畫的其中一例。台灣動畫產業結構並不健全,相關技術也沒有傳承延續,製作一部動畫談何容易?更何況《重甲機神 Baryon》只有六個人,在缺乏人力、資金、技術、經驗之下,只能靠自己摸索、嘗試,一起研究與破解製作技術,慢慢琢磨出想要的畫面樣貌,也包括找出適合團隊的運作模式。團隊成員每人負責的製作項目十分繁瑣,如何有效率地進行一切製作作業就更顯重要,無論是上對下、對內或對外流程溝通與管控都必須清楚,才能大幅降低時間及成本。

不少網友質疑《重甲機神 Baryon》沒有台灣風格,反而像在模仿日本動畫。但所謂的台灣風格,在於畫了什麼元素、加了哪些台灣建築場景就成了嗎?「台灣動畫要成熟到一定程度,才能發展出台灣自己的風格,」毛怪認為,中國動畫產業就是這樣從學習日本開始,到慢慢發展成自己的特色,並且投入了相當多人力及資源開發動畫技術。雖然當中不乏許多失敗的例子,但中國卻也愈變愈強,有的動畫場面甚至做得比日本還華麗。反觀台灣動畫產業環境,確實令不少人卻步,但若連自己人也不看好、不願支持,又怎麼推動產業成長?

▲ 導演毛怪負責機器人設定與 3D CG 製作(圖片來源:《科技新報》攝)

▲ 毛怪與他的朋友們(圖片來源:《科技新報》攝)

▲ 人物設計手稿(圖片來源:《科技新報》攝)

後來《重甲機神 Baryon》團隊選擇在群眾募資平台 FlyingV 上尋求支持,除了的確需要資金援助外,也希望藉著機會鼓勵更多年輕人投入動漫領域,讓大家知道只要有心投入去做、去努力,在台灣還是有機會。當然,《重甲機神 Baryon》團隊做夢也沒料想到,動畫第一集募資計畫竟然獲得熱烈迴響,上線不到一個月,目標達成率已突破 200 %,將近 300 人參與集資超過 120 萬新台幣,其中還包括台灣企業宏佳騰機車熱血響應,大家的支持都令團隊非常感動。

不過,製作動畫的成本真的很高,26 集絕非目前募得資金所能支撐,因此《重甲機神 Baryon》團隊不敢太過樂觀,對他們來說,專心做出第一集、不讓大家失望,才是他們目前最重要也最努力進行的目標,希望第一集順利推出後,在人力、技術與資源各方面都能有所提升。但萬一動畫推出後,市場反應不如預期,他們也會面對現實腰斬動畫,或許改以漫畫形式,繼續將《重甲機神 Baryon》故事延續下去。

▲ 麵線負責 3D CG、場景設定、特效等製作(圖片來源:《科技新報》攝)

▲《重甲機神 Baryon》動畫 CG 畫面占比較重,與一般日本動畫不大相同
(圖片來源:乾坤一擊創意工作室)

目前《重甲機神 Baryon》第一集 22 分鐘動畫製作進度已超過五成,團隊有把握一定能在今年 5 月完成。針對網友在配音方面的建議,團隊表示會加強配音人員訓練,也讓他們更熟悉角色、掌握與了解角色個性,配音成果也會更理想,只是這些過程都還需要一些時間。

儘管一路上有人支持,也有人認為他們不切實際、有勇無謀,《重甲機神 Baryon》團隊為了夢想,仍不放棄信念堅持至今,相信只要願意努力去做,就能對台灣動畫產業做出貢獻。只要多給他們一點鼓勵,他們就會更有勇氣、更有力量繼續前行。期待這部出自台灣創作團隊之手的《重甲機神 Baryon》動畫推出,也期望台灣動畫產業能有更多人願意投入,製作出更多台灣原創作品。

▲ 首度公開的《重甲機神 Baryon》隱藏版海報
(圖片來源:乾坤一擊創意工作室)

延伸閱讀: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