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從: Tech News 科技新報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所長詹文男指出,觀察近十年來科技演變,從以往個別發展,逐漸走向互相堆疊的進程,像是人工智慧受惠於雲端技術儲存的大數據,運算能力大增,以及物聯網因行動通訊技術進步,更趨成熟。
雖然應用層面擴大,但也讓一般人更難理解。以下整理雲端運算、人工智慧、5G 通訊技術、區塊鏈,這 4 項被認為是未來 5 年內將廣泛運用在各行各業的關鍵科技,讓讀者快速了解趨勢的源起。
雲端運算:全球產值 930 億美元
經濟部統計,雲端產業受到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科技驅動,全球產值將由 2017 年 539 億美元逐年上升至 2020 年 930 億美元,預估年成長率達 20.1%。
雲端產業起飛可追溯自 2000 年起,詹文男指出,人們對資料運算速度的需要與日俱增,生活中幾乎所有軟體、網站的應用服務,其運算過程都在雲端進行,包含每天使用的 Google 搜尋或手機的語音輸入功能。
亞馬遜、微軟、Google 等科技大廠看準企業對伺服器的需求,紛紛推出企業雲端服務,將世界各地大型伺服器接入網際網路。
根據思科(Cisco)的全球雲端數據,2016~2021 年,全球資料中心流量的複合成長率為 27%,意即未來雲端運算應用場景將會愈來愈普遍,成為企業邁向數位化的主流趨勢。
人工智慧:台灣 AI 人才需求年增 2,440 人
當 2016 年 Google 的人工智慧程式 AlphaGo 打敗世界棋王李世乭,發展半世紀的人工智慧技術再度受到矚目。詹文男指出,近 20 年來,人工智慧因為大數據資料累積、雲端技術成熟,有了突破性發展。
近來,除了 Google、蘋果、Facebook 等科技巨頭投入人工智慧技術,以優化服務,像是產品推薦引擎、語言翻譯等。根據國際研究顧問機構 Gartner 公布的 2019 年企業資訊長調查(CIO Survey),採用人工智慧的企業數量在過去 4 年成長 270%,各產業導入人工智慧的狀況日益普遍。經濟部調查推估,2020~2022 年,台灣平均每年新增的人工智慧人才及衍生相關應用服務需求為 1,990~2,440 人。
5G:到 2035 年將創造 51 萬個工作機會
1980 年代,第一代行動通訊技術(1G)問世後,約每 10 年會出現新一代通訊技術。
如今,詹文男指出,5G 不再只是通訊速度的躍進,更是替產業未來所打造的通訊網絡,透過 5G 技術的特性,4G 難以達成的自動駕駛與工業自動化技術,都能應用得更純熟。
隨 5G 於今年 7 月台灣開台,台灣大哥大總經理林之晨推估,3 年內台灣 5G 使用者滲透率會超過 50%。美國通訊技術公司高通(Qualcomm)與商業分析機構 IHS Markit 合作的調查報告《5G 經濟》(The 5G Economy)推算,到了 2035 年,台灣的 5G 科技將創造 1,350 億美元的產值,帶來 51 萬個工作機會。
區塊鏈:預估 2027 年全球 10% GDP 將儲存在區塊鏈裡
2008 年金融海嘯後,用於挑戰銀行金融體系的虛擬貨幣系統「比特幣」,已運作十餘年,而背後支撐這套貨幣系統運作的區塊鏈技術,也開始擴散到金融以外的各產業。
詹文男指出,區塊鏈簡單來說是種難以竄改、透明且容易清算稽核的記帳方式,有機會應用在各行各業,追蹤資料和數位檔案的使用。在無法竄改、盜拷或冒用的前提下,能加速各產業貿易的流通及供應鏈運作。
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預估,2027 年全球 10% 左右 GDP 將用區塊鏈技術儲存。而美國聯合市場調查公司(Allied Market Research)的報告也顯示,全球區塊鏈供應鏈市場規模預計 2025 年突破 100 億美元。
(本文由 經理人月刊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