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從: Tech News 科技新報
Pepper 應該是目前台灣名氣最響的機器人。由鴻海、日本軟銀共同生產研發的服務型機器人,已經導入台灣半年多,約出租 180 台。不過鴻海旗下負責維護、後續開發的沛博科技坦言,「推廣速度確實比想像中來得慢。」
擁有鴻海、日本軟銀兩大企業加持,服務型機器人 Pepper 的品牌光環少有人能匹敵,半年前引進台灣時,就快速打入家樂福、亞太電信、第一銀行、台新銀行、國泰人壽等五家大型企業。
▲ Pepper 身高 121 公分、29 公斤,「體力」可負荷 8~12 小時的工作,能說中文、日文、英文,行動速度每小時 3 公里,有 20 個可動關節和 27 個情緒偵測感應器。
這台採租賃制,「月薪」新台幣 26,888 元的明星機器人,專長是迎賓接待、產品解說和資料蒐集。最早在日本上市販售,台灣則成為全球第二、也是目前唯二導入產品上市的國家。
從市場策略、反應來看,大家似乎都對 Pepper 進軍台灣有很大信心,但經過了 180 天後,這些美好想像似乎出現了一些變化。
Pepper 推廣速度確實比我們想得慢,但我不認為這代表機器人不夠好,而是客戶的期待和準備有落差。──沛博科技總經理 林義勛
想採用機器人,企業準備好了嗎?
從銷售數字來看,Pepper 來台半年已租出約 180 台。負責技術支援、業務開發的沛博科技認為,推廣成績並沒有太差,卻也不是非常順利,原因跟客戶的想像有很大關係。
「很多客戶會說,不是只要有 AI 就好了嗎?他期待要做這個事情,可是他並不知道,就算是機器人也需要學習的過程。」林義勛舉最常被問到的問題說明。
他表示,如果要讓 Pepper 擔任顧客關係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RM)的工作,至少也要有消費者檔案、產品資料、介紹影片等,只要少了一部分,就很難讓機器人發揮最大功效。
他再舉例,就算是要讓機器人做制式回答,也必須把內容放進去才行,接下來才能透過這些問答過程,慢慢知道消費者的喜好,發揮機器學習優勢,「機器的好處是只要學習一次,就可以讓很多同伴都變得資深。」不過如何讓客戶理解並接受這樣的過程,確實是沛博目前遇到最大的阻礙。
林義勛表示,目前光是擁有完整語音客服的企業就已經不多,所以若只認為 Pepper 實用性不高,其實並不公平。
零售業愛機器人
▲ 沛博科技表示,一開始採用 Pepper 的企業,以金融業、電信業為主,但主要是象徵意義。
除了推廣機器人遇到的實際問題,剛開始採用 Pepper 的大企業,大多為金融業、電信業等上市櫃公司,沛博科技認為,對他們而言,由於本身資料庫太過龐大、建置整合難度高,所以一開始引進機器人還是在「行銷」企業。
林義勛表示,大約是導入後的 3~4 個月後,企業開始會仔細去思考要如何發揮機器人優勢,例如建立語音客服、相關資料庫等等,其中又以零售服務業的使用情況最佳。
他舉大賣場為例,過去常常看到叫賣媽媽或工作人員負責促銷、吸引客人,改成機器人後,同樣可以介紹產品,跟消費者互動,有效降低第一線工作人員的負擔。
但接下來客戶也會希望可以把集客、互動、甚至支付都綁在同一個載體上面完成,這也是沛博科技瞄準的方向。
中小型客戶也來了
甚至有一些相對小型的客戶也開始引進 Pepper,比如醫美診所、餐廳,甚至飯店。
沛博科技說,比起花錢租一隻全能機器人,這些客戶開始慢慢明白,只要機器人能解決部分問題,或許就值得導入使用。
▲ 林義勛認為,其實 Pepper 的使用方式不見得要很全能,只要能解決客戶的部分問題,就會有價值。
「過去飯店業提供場地開記者會,可能需要安排 3 位以上、有多國語言能力的接待人員在門口引導,但客戶發現這樣的方式對人力消耗很大,改採用機器人後會更有效率。」林義勛開心地說。
對沛博科技而言,很多時候他們也是看客戶如何使用 Pepper,回過頭來想如何改善產品。
因此,未來他們會提供更多加價購服務,如生活育樂、交通資訊,或是互動式產品服務滿足客戶需求。
目標全台 1 千部,不打算攻 B2C
「我們的短期目標不變,依然是在台灣賣 1 千台 Pepper,營造一個小型生態系。」林義勛強調。
他表示,目前沛博已經開放外部開發者加入,但卡在產品的影響力仍不足,無法提供開發誘因,因此會努力在今年底、明年初之前達成營業目標。
不過短期內,Pepper 並沒有意願以「改裝」或新產品的方式進軍消費者市場。
林義勛說,沛博科技當然也了解消費者市場的商機龐大,但他並不認為目前的市場已經準備好接受機器人。
「缺乏環境的機器人,只是一台螢幕。」他舉 4K 電視和亞馬遜的 Echo 為例,目前在台灣都沒有很好的市場表現,這跟周邊內容不足、聯網裝置不夠都有關係。
他強調,並非沛博沒有能力或不想做消費者市場,而是在目前的數位環境下,讓一般家庭使用機器人,仍比較接近玩具或平板的功能,但價格偏高的情況下,真能一路大賣嗎?至少短期內,他們沒有加入戰局的意願。
(本文由 數位時代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科技新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