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About 24/7

有庠科技獎邁入第十五屆,你該知道台灣科技界盛會的三件事

轉載從: Tech News 科技新報

2001 年成立的「徐有庠先生紀念基金會」,本著公益與支持科技創新的宗旨,設立「有庠科技獎」,以鼓勵台灣科研人才。近日(22日)於台北遠東飯店舉辦的第十五屆頒獎典禮上,與會者包含科技部次長許有進、中研院院士劉炯朗等學者專家,共表揚了四大獎項 23 位得獎人。有庠科技獎自開辦至今國內已有多達 259 名頂尖學者獲獎,累積頒發獎金近 1.4 億元。

民間獎項支持國家科研人才 鼓勵創新突破

在頒獎典禮中,科技部次長許有進表示,目前台灣的 IC 產值世界第三、半導體產值則居世界第一,科技產業的動能依然蓬勃,而科技部也持續鼓勵投入 AI 研究,因此相當感謝屬於民間的有庠科技獎,能幫助國家支持人才。

評斷一座獎項的權威性,除了獎金多寡之外,更重要的是評選的公正與嚴謹,才能奠定該獎項的信譽。擔任評審主任委員的中研院院士劉炯朗在典禮中發言時強調,有庠科技獎的審查分為三階段:首先是獨立隱密的同儕審查,其次是各分組委員審查,最終才是由主任委員主持會議決選,前後共有 153 人次參與評選,務求達到客觀。

▲ 中研院院士劉炯朗強調有庠科技獎的原則:「Innovation & Impact」。(Source:科技新報)

至於有庠科技獎的審核標準,劉炯朗強調,只有一個原則,那就是「Innovation & Impact」。他以 1962 年的諾貝爾獎得主華生(James Watson)跟科里克(Francis Crick)為例說明:這兩位學者在 1953 年《自然》期刊上聯合發表論文揭櫫了 DNA 的雙螺旋結構,因而在日後獲得諾貝爾生醫獎,但這篇論文實際上卻僅有一頁半,總共一千餘字。因此研究內容的多寡不是重點,而是能否為科學帶來創新與突破。

聚焦五大領域 看科技界研發趨勢

有庠科技獎聚焦於奈米科技、資通訊科技、光電科技、生技醫藥及綠色科技等五大領域。其中「有庠科技講座」的得獎人均是該領域耕耘多年的佼佼者。從得獎人的研究成果,也能一窺各領域當前的進展。

奈米科技的得獎人張煥正,是開發出螢光奈米鑽石技術的第一人。奈米鑽石因為內部含碳,具有生物相容性,能被幹細胞攝入後免遭排除,成為追蹤幹細胞在體內分佈、如何修復損傷組織的利器,精準度遠高於傳統 PCR 方法,也比螢光蛋白、螢光染料等更安全持久。

資通訊科技的得獎人傅立成,則投入機器人領域達 30 年之久,是台灣首屈一指的機器人專家。他的學術研究成果提升了台灣資通訊科技應用於機器人、數位家庭、生產自動化及汽車安全輔助駕駛等領域的知識技術水準,除受到國內學研界高度肯定,並且受到 IEEE Fellow 等國際學術組織表揚,2016 年也獲邀加入鴻海擔任獨立董事,協助鴻海加速佈局機器人腳步。

專攻發光二極體、雷射二極體與光檢測器等半導體元件的張守進,是這次有庠科技講座光電科技的得獎人。他先後提出以氧化銦錫(ITO)、缺陷選擇性蝕刻法,提升氮化鎵系列發光二極體亮度以及輸出功率,現已被全球光電產業廣泛採納,列入標準製程內。他也因為其成就,獲選為 IEEE Fellow、美國光學學會(OSA Fellow)與國際光電工程學會(SPIE Fellow)會士。

在生技醫藥領域得獎的李百祺,透過結合光學、超音波以及分子影像方法,開發出新成像技術,能同時兼顧位置深度以及解析度,未來在醫學應用層面上也將不斷擴大。

從高分子化學出發,韋光華與其團隊運用光電高分子技術,開發出高分子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在全球名列前茅;此外,他還利用表面電漿與電化學方法,開發出對環境友善的石墨烯量產製程,只需微弱電流,讓石墨烯不會被氧化,可以直接使用。這些成果也讓他獲得有庠科技講座-綠色科技類。

年輕化及向下扎根 深化台灣優勢

聚焦五大領域的獎項除了「有庠科技講座」之外,還有「有庠科技論文獎」,主要是針對學術研究論文而頒獎。評審在審核申請論文時,完全是以單篇論文的貢獻作為評斷標準,而不是看作者發表了多少篇相關論文數,顯示出對於論文審核品質的堅持。而獲獎的學者也逐漸有年輕化的趨勢,如有庠科技論文獎生技醫藥領域的得主之一陳婷婷,其對 B 細胞亞群的研究論文,是首度有以博士生身分撰寫的論文獲獎,這論文有助於免疫相關藥物作用機制的探討,為先天性免疫缺陷病人反覆發炎感染的症狀提供重要資料,有望進入臨床應用。

▲ 有庠科技論文獎的得主們上台接受頒獎,最右則為頒獎人科技部次長許有進。(Source:科技新報)

另外,徐有庠基金會也從 2009 年起與台師大物理系合作舉辦「徐有庠盃─台灣青年學生物理辯論競賽」,成績優秀者將可代表台灣參加國際青年物理學家辯論錦標賽(IYPT)。今年台灣學生代表隊勇奪國際賽銀牌,在本屆頒獎典禮上也上台接受表揚。

徐有庠基金會的董事長徐旭東認為,放眼台灣科技發展的未來,政府應該要制定大方向,帶動產官學界一同努力,而有庠科技獎也希望扮演公益的推手,協助台灣年輕一輩投入科技創新。

(首圖來源:《科技新報》攝)

延伸閱讀:

科技創新除了靠科學家還能靠誰?從諾貝爾獎看台灣有庠科技獎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