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About 24/7

架構以人工智慧為主軸的產業前景,陳良基規劃台灣下一波科技發展

近來,頻頻為台灣科技產業的發展提出想法,並且發聲的科技部長陳良基,就針對國內科技產業未來的藍圖規劃,他的輪廓是甚麼?又將要如何來執行?這次就請他為我們來說詳細解說!

產業尋找客戶想法與體驗 政府規劃群體投資

首先,對於當前國內的科技產業面臨發展的瓶頸,要如何尋找為國內廠商尋找下一波的發展動能的問題,科技部長陳良基表示,當前的科技發展是一波緊接著一波前來,就像是科技產品推出新的之後,舊的會隨之淘汰更新一樣。但是,每一代產品之間的生命週期變短了,而且還要在這縮短的期間內,找到對的下一個發展方向,這才是科技產業發展的困難所在。

而這近十年來,台灣的科技產業走向都跟隨著當紅的產品,也就是智慧型手機的發展走,這是延續之前個人電腦的發展狀況。不過,因為台灣廠商過去都是習慣去尋找一個單一大客戶,去接一個大訂單來生產的模式,並不擅長個別去尋找終端用戶。所以,這個階段無法掌握終端用戶的實際想法與體驗情況下,產品難以合乎市場需求,使得整個產業發展也已經不同於個人電腦時代的風光了,這也使得許多廠商感慨有走不出去的感覺。因此,在後來 HTC 這個台灣少數能夠在終端尋找客戶的廠商出現時,開始讓大家對其有所期待,也使得 HTC 能在一段時間為人所追捧的原因。

而回到要獲取終端用戶的想法與體驗結果上,陳良基還是認為,在台灣的科技廠商中,除了 HTC 之外,還是在上千家的廠商中有少數做的不錯的範例,找到了客戶所需要的產品方向,然後大量投入研發,給予客戶最適合的產品。陳良基舉例表示,曾經在矽谷見過一家由台灣人創辦的生產主機板廠商,就是緊貼著雲端伺服器或儲存裝置的低耗能、高效能需求,研發客戶所需要的高度客製化產品。這使得這家公司在號稱高科技園地的矽谷,一樣能以生產主機板生存。

找夥伴、打群架、結盟主

因此,陳良基認為,要獲取終端用戶,且不論是消費者或是科技大廠的想法與體驗,事實上都必須花費很大的投資。而台灣廠商在看準了的一個市場之後,經常礙於能力與財力,雖然無法單獨的進行投資。但是,現在可以藉由結合周邊的力量來合作,建立打群架的概念。就如同台積電 2005 年當時,看準了開發創新設計平台 (Open Innovation Platform),集合了各個合作夥伴一起來投資,造就今天台積電在晶圓代工的龍頭規模一樣。所以,科技部希望在這個關鍵的計畫上,藉由產學聯盟計畫的建立,開始協助台灣廠商找夥伴、打群架、結盟主。

陳良基以台積電的例子說明,台灣科技產業藉由這樣供應鏈合作的基礎,要勇敢的說出「我就是要做全世界第一」的概念,而不要再想過去以低價競爭的策略。陳良基指出,當年雖然有關人工智慧的機器學習還沒有開始,但他就曾經對國內 IC 設計大廠聯發科提議,應該從那時的 8 核心,投入現在加入工至智慧運算的 64 核心晶片研發。只是,當年聯發科在龍頭高通都還沒有進行相關研發計畫下,不敢花費打大筆資金大膽投入研發,所以錯過當前搶攻市場的好機會。

因此,科技部在這樣的架構上,希望藉由各個產學聯盟的建立,除了連結國內的各個科技廠商之外,也能藉台灣學術界在科技研發上的力量,與國外科技大廠介接經驗,期望能帶動整個產業界的新一波科技產業發展。陳良基表示,事實上,因為學術單位很會想題目,解問題。因此,讓學術單位發想題目及產品,然後再將其研究的結果,落實到由產業界來進行生產與商品化。

產業聯盟建構一條龍產業發展步驟

而這樣的產學聯盟,過去已經在半導體業界,尤其在 IC 設計業界行之有年。現在,科技部希望將其落實到整個科技發展上,在 2016 年已經透過這個方式帶領了一千家的各類廠商參與科技產業聯盟的連結,2017 年預計數量再要倍增到兩千家。而這些廠商不僅是科技產業,而是希望將所有產品都帶入科技的元素。只是,這些科技元素的取得,往往需要大筆資金的投入。這時候,藉由產學聯盟的模式,問題就可以進一步獲得解決。

另外,陳良基還指出,在產學聯盟的架構上,很多中小企業不一定有技術能力能夠參與。因此,就必須設計設立類似資科技服務公司,聘請高科技背景人才來協助中小企業。陳良基以人工智慧產業發展為例,因為許多的人工智慧開發與應用,都必須依靠資金與人才。所以,透過產學聯盟的管道,為各個企業提供資源。經過這樣的準備後,預計人工智慧從當前在 Google、微軟、IBM 等大公司的使用,一直下放到一般消費者運用的時間,還有 4 到 5 年的情況下,國內這樣的產學聯盟合作發展,預計屆時帶動台灣科技產業有另一波的大成長。

此外,陳良基也表示,類似資科技服務公司的作法,目前正在一步步的建立中。就人工智慧的部分來看,要讓各個產品加入人工智慧的元素,雖然是必須的。但是,不見得每一家公司都有獨立的財力與能力來完成。因此,一但有完整的模式可以導入,對這些企業來說就會方便簡單許多,也能有更大的經濟規模。所以,科技部日前與輝達(NVIDIA)攜手建構國內的超級電腦,以發展人工運算平台就是這個概念。透過人工運算平台的學習,將結果再交由企業去進行產品導入,這樣就能加快速度,且服務更多的企業。

先由產業定方向 再由教育補人才

至於,當談到在這些產業發展計畫上,始終都不能缺少的人才培育,科技部要如何來為當前產業界解決時,過往從學界轉到政界服務的陳良基指出,當前的人才不足狀況並非實際的人才培育,不能滿足企業的需求,而是企業界在未定好下個階段的發展目標前,需求甚麼樣的人才一直不明確。而這也使得學校不能在正確的領域中,培養出有專業技能,且合乎產業界需要的學生,也使得這一代的學生在學習與求職過程中顯得比較茫然。

因此,科技部在人才問題的解決方式上,陳良基就以先訂出產業發展方向為優先。也就是藉由發展人工智慧這一個項目,並透過協助工協會來舉辦CEO的論壇,以告知產業界如何參與,並凝聚共識之後,自然學生與海外學者就會陸續響應。陳良基指出,目前已經有學生會開始針對這樣的方向,開始更多相類似的學習計畫。也有海外學者針對這樣的產業主軸貢獻經驗,甚至願意回國服務。如此,在有更多相關人工智慧人才的情況下,就能夠逐漸填補目前產業界人才的缺口。

而除了藉由產業界的目標發展,吸引人才的培育與回流之外,重要的人才培育關鍵還是在學校教育本身的體制上。陳良基坦承,目前的學校教育的確有很大的問題在阻礙專業人才的培育。但是,這是很大的結構性問題,短期間內也無法改善。因此,陳良基思考,先從一的部分下手解決,也就是從學位法的改進方向來執行。期望這部分通順之後,其他結構性的問題也能夠隨之改變。

射月計畫儲備人才 填補台灣半導體不足之處

陳良基解釋到,當時在教育部著手修學位法的原因,是希望效法國外學生進大學時 「選校不選系」 的方法。也就是一開始學生不論選甚麼系進大學,待後來產業界對於人才的需求,需要哪一個層面專業人才多,就多給予哪一個方面的專業學習與學位。如此,不但可以因應產業界的變化,隨時彈性調整人才的供給。而且還可以得到跨領域的人才,使得產業界獲得更多的創新能量。

最後,在人才培育的 「射月計畫」 上,科技部希望借助政策的引導,來讓人才的培育朝向產業需求的方向走。陳良基解釋到,以目前定調國內科技產業發展人工智慧的政策來說,國內當前半導體產業幾乎都是未來人工智慧不可或缺的一環。尤其,預計在 4 到 5 年後,人工智慧將滲透到每一個人身邊的設備時,那時候就必須要以強大的半導體生產與研發為後盾,來支持這樣的產業發展。

因此,射月計畫就是面對未來人工智慧產業的發展,哪些半導體領域的專業能力是國內產業界仍不足的部分。就透過政府政策的協助與前期投資,藉以累積人才與技術。陳良基表示,既然人工智慧未來會進一步滲透到每一個人周邊的生活中,則無線射頻技術、高效能電池電路設計、精密感測元件、甚至智慧化晶片設計都是不可或缺,但這些又是台灣產業界比較弱項的部分。因此,透過射月計畫的施行,累積人才與技術能量後,在未來產業進一步發展下,產業界就能搭順風車前進。

(首圖來源:《科技新報》攝)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