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從: Tech News 科技新報
戲尚未開演,當觀眾陸續走進黑盒子(劇場)時,你很難不注意到前方有一張泛著月光的白床,「它」就坐在你的面前。在這個漆黑的夜晚裡它不再是人類,此時的它還沒有意識到(或許也因為它已經是機器人,早已失去了意識?),第二天醒來時,它必須以機器人的樣貌面對台下的觀眾和自己的家人。
人形機器人劇場《蛻變》是本次臺北藝術節萬眾矚目的節目之一,票券在啟售日當天就立刻售罄。上個週末的正式演出時卻不幸對上蘇迪勒颱風,甚至一度要取消演出,但在台灣觀眾的熱情要求下,劇團決定於隔日早晨加場,挑戰一日連演三場。《蛻變》的機器人到底有何魅力,即使颱風還沒完全離開,仍能吸引近九成觀眾出門前往觀賞延期演出?
▲《蛻變》是由日本青年團劇團創立者平田織佐擔任導演、坎城影后伊蓮・雅各(Irène Jacob)領銜主演,與石黑浩研發的人形機器人共同打造出的「機器人劇場」,故事講述男主角葛雷戈一覺醒來發現自己變成了機器人,改編自著名文學家卡夫卡的經典小說《變形記》。
與原著變成的甲蟲主角不同,《蛻變》的男主角葛雷戈從有生命的人類變成無生命的機器人,劇作年代更向後推到了2040年,一個人類依然在你爭我奪、戰爭永無寧日的時代,似乎也是導演在推測:即便科技不斷進步,人類自私的本性到了未來可能也不會有所改變。
▲ 伊連・雅各(右)飾演葛雷戈的母親,左為妹妹葛莉特
導演藉由葛雷戈的機械意識向大眾提問:「機器人到底是不是人?」,試著以「人類」的身份站在機器人的角度思考人類的本質。變成機器人的葛雷戈最大的不安在於「失去感受」,它不會感受到疼痛、不再對自己最喜歡的焗烤感到飢餓;面對親妹妹葛莉特失業,它覺得自己漸漸不會為別人感到難過,說話也變得像一台機器、理智分析所有的事情。
當我們在定義機器人是不是人時,時常會以「機器人不像人類一樣有感情」作為判斷依據,葛莉特以醫學角度提出自己的困惑,如果情感的產生來自於腦部:「那植物人和腦死的人還是不是人?」,與醫生房客進行一場科學和哲學的思辯,在類似這樣一問一答的過程中,《蛻變》逐漸影射出人們矛盾的擔憂——當機器人能蛻變成人類,人類卻無法蛻變成機器,有一天可能被機器人取代。
▲ 左為葛雷戈家中的醫生房客。
平田織佐(下圖右二)的《蛻變》與卡夫卡原著最大的差別,在於人們對於「蛻變」的態度,總是擔憂哥哥感受的葛莉特、從態度強硬到軟化的父親,以及葛雷戈的母親愛子心切:「你會為自己失去人性這件事情感到不安,就證明你還有人性。」,劇中人與人的關係因為葛雷戈變成機器人這件事情變得更加緊密,蛻變的已經不只是葛雷戈自己,還有所有因為它的蛻變而蛻變的人,由此也顯現出導演對於科技化的人性仍保有正面的期待,相信這個未來終將蛻變的社會,人類也能順利的蛻變。
《蛻變》沒有直接回答人類究竟能不能決定成為人類的界線,而是選擇將真正的人形機器人帶到人類的面前,或許你會在見到葛雷戈的那一瞬間發現,它的魅力並不會因為它不是人,或是成為機器人,而減少。
・延伸閱讀:《蛻變》機器人劇場,石黑浩以人形機器人重新定義何為人?
(資料及圖片來源/臺北藝術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