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科技評論 (MIT Technology Review) 文章從科技發展的歷史,到科技的本質,以及因應方式深度分析機器人與人工智慧 (AI) 帶來的衝擊,告訴我們隨著時代演進,新科技發展從未停止過,也無可避免,但對人類的影響程度、好壞,仍掌控在政府、企業、消費者的手中,強調決策的重要性,特別是在經濟成長停滯的時代,追求生產力的同時更需要納入平等的思考。
文章作者 David Rotman 指出,哥倫比亞大學創意機器實驗室 (Creative Machines Lab) 創辦人 Hod Lipson 是世界上最頂尖的 AI 與機器人專家,他主持的實驗室宗旨在推動機器參與人類生活的最大可行性,但他也開始擔憂,自動化與數位科技快速發展,取代許多人賴以生活的工作,從而幫另外一群人創造大筆財富,進而加深社會不平等。
機器深度學習創造人工智慧,3D 列印也改變工業生產過程,過去一般認為科技雖然會摧毀許多行業,創造出許多更新更好的工作,但 Lipson 直言,「現在看來,科技讓許多行業消失也的確創造了更好的工作,但好工作並不多。」
雖然貧富差距、薪資停滯等議題不見得與科技有關,但是科技是中產階級消失的部分原因。經濟學家普遍認為,許多人都不具備先進科技技術的相關訓練,同時軟體與數位科技取代了許多如會計、文書等日常工作,逼得這些人去做更低薪的工作,或直接離開職場。
2007-2009 年金融危機後讓許多中產白領工作消失得更快,許多業務、行政工作,加上組裝工人與機器操作等藍領工作,佔美國所有工作總量的 50%,且對 20 歲世代的人影響最大,很多這個年齡層的人乾脆不找工作了。
然而,更大的海嘯還在後頭,Martin Ford 新書中指出無人駕駛汽車與 3D列印等新科技,即將帶來的是一個失業的未來。有些人支持基本收入政策,保障人民有一個最基本的生活條件,另外一些人認為應該從稅制下手,讓有錢人多繳稅來幫助低薪勞工,這些都是強化社會安全網的手段。
但這些政策對新科技快速發展造成的失業都於事無補,被科技中心模式排除在外的人,不僅是浪費許多有企圖心與天份的人才,還會創造龐大的社會財政負擔,基本收入政策對這些高風險職業的中產階級,或是在高薪工作中缺席喪失財務保障的人並無幫助。
機器與 AI 到底讓多少工作消失目前無法量化,因為高科技提升生產力,同時也替其他行業創造許多工作,電腦科學專家普遍認為,機器人與人工智慧可以讓人擺脫瑣碎工作,從事更需要思考性的工作,且認為現在人太過吹捧 AI,但 AI 只不過是讓電腦運算能夠處理大量的資料,是過去運算技術的延伸而已,並不是什麼重大突破。
倫敦經濟學院教授 Anthony Atkinson 就表示,「現在討論科技的方式就像科技是從另外一個星球來的一樣。」他認為科技進展無可避免,但最終要使用哪種科技,仍是掌握在政府、消費者、企業手中。政府與企業的決定會影響工作與收入分配,雖然很難精準的預測新科技造成的後果,但至少我們必須意識到將來會發生什麼事。
部分決策來自於我們如何看待生產力,以及我們想從機器得到什麼。譬如生產力來自勞力與資本的組合,當機器與軟體等資本愈來愈便宜,工廠當然會減少人力使用,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家 Jeffrey Sachs 曾經預期機器與自動化很快會取代 Starbucks,但他的看法可能是錯的,因為 Starbucks 的成功從來不是因為咖啡便宜與效率,而是來自人與環境的體驗。
再來是蘋果零售店,人員服務是很重要的一環,維持這樣的品牌印象仰賴的是人,而不是機器。因此科技會取代很多工作沒錯,但終究要看人們的選擇。Uber 也是一樣,採用科技讓叫車服務與付款更有效率,反而增加司機需求量。
科技對失業的影響是可控的,Lipson 強調認為科技進步永遠是好事的思維必須改變,且必須提出解決方案,而這種解決方案並非抑制創新,而是要思考 AI 比人腦更好用的時候,要如何讓人參與其中,他認為這才是工程師面臨的最大挑戰。
要創造充足的工作機會,仍然必須大幅投資在教育、基礎建設、生物科技與能源研究,Martin Ford 警告人類正進入一場由氣候變遷與技術失業釀成經濟壓力的完美風暴當中,而受影響程度要看我們選擇發明與擁抱哪些科技。
譬如若採用自動化運輸,我們就要問是否會讓公共交通系統更安全,更方便,更節能,還是只是讓高速公路塞滿無人駕駛車與卡車之外沒任何好處。毫無疑問,解決就業機會下滑的方式就是經濟成長,無論是透過創新服務密集的商業模式如蘋果商店與 Uber,還是基礎建設與教育系統投資,經濟成長才能解除我們對機器人的憂慮。
《第二機器世代》的作者 Andrew McAfee 指出,數位經濟會創造巨大的社會與經濟利益,但也可能降低對勞動力的需求,他認為政府必須提出更利於經濟成長的政策證明他的推論是錯的,他說,「資本主義的好處就是人們總會找到事情做。」
但現在面臨最大的阻礙是經濟問題,變成只有少數人能受惠,只要看矽谷的財富分配就知道,矽谷可以是經濟成長引擎,同時也會增強收入不均。1968 年 J.C.R. Licklider 寫過一篇非常有先見之明的文章,他預測線上互動社群的興起,同時提醒對社會的影響好壞仰賴使用這種科技是特權還是權利,如果是前者,網路只會擴大機會不平等。
網路帶來的「智能放大」必須讓更多人參與,才能同享新科技創造的財富,要達到這個目標有很多事情可以做,譬如創造高品質教育更公平的受教機會,以及提供職業訓練,財富重新分配的方式更多,保障基本收入,提供底層收入階級社會安全網等等。
當機器與 AI 取代許多工作之時,擁有資本的人將會受惠,如果新科技的報酬集中在少數最富有的人身上,那麼反烏托邦願景就會變成現實,機器只是工具,如果更多人擁有這樣工具,讓更多人可以用來提振生產力,就能增加收入與財富,社會才會均富,科技進步與經濟成長同步帶來的中產階級美夢才可望成真。
(首圖來源:Flickr/A Health Blog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