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從: Tech News 科技新報
人生活在這個世界免不了會遇到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故,有些只是受到驚嚇,有些則會讓你身體殘缺,不過在 3D 列印技術進入醫療領域後,這一切將會大大的不同。
最近就又有一個醫生透過 3D 列印技術,幫助患者修復身體殘缺。這名接受換下巴治療的患者叫雪梨‧安德森(Shirley Anderson),他在遙遠的 18 年前,也就是 1998 年的時候發現自己舌頭上長了致命腫瘤。
為了治好這個病,安德森一直忍受各種手術和放射性治療,他還接受了手術,讓醫生破壞自己的臉部結構,把鐳植入到下巴。醫生切除他的胸部肌肉來重建他的下巴,但失敗了……他永遠失去了自己的下巴。
在那之後,安德森吃飯和講話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失去了下巴的安德森只好用口罩來掩飾自己真實面容。至於說話,他只能靠手持白板來寫字跟人交流。
而且他在短短的 3 個月裡掉了 80 磅。看看他健康的時候氣色多好啊……
這樣的痛苦持續了好幾年,在 2012 年的時候事情才迎來轉機。他認識了醫生特拉維斯‧貝爾奇(Travis Bellicchi),他是印第安納大學牙醫學院的一名頜面修復專家。
貝爾奇醫生開始給安德森製作的人工下巴。這個下巴採用了傳統的製程──安德森要坐好,等醫生花好幾個小時在他臉上抹石膏,還要用吸管呼吸。
即使如此艱難,製作出來的下巴還是很不實用。因為它實在太不舒服了,所以安德森每次帶這個假下巴都無法超過 4 個小時,而且它實在是太重了,經常滑落下來。
因為這個下巴實在太不實用了,以至於貝爾奇醫生決定換一個全新的方式來製作這個下巴。
這次他選擇了矽膠代替石膏,用 3D 掃瞄儀進行面部掃瞄,然後 3D 建模出面部模型,再用 3D 列印機列印出來,最後還找了藝術家用特殊燃料來修飾這個假下巴,把它變得更逼真。一切製程都很便捷,過程也沒有給患者帶來額外的痛苦。
下面就是安德森獲得新生後的模樣!
新的下巴戴起來舒服了許多,它看起來更加逼真,輕得多也更透氣,這讓安德森更容易呼吸,每次戴的時間也更長。這次,安德森獲得了一個更加便利的下巴,貝爾奇醫生還決定用他的名字命名這個治療方式——「The Shirley Technique」。
安德森表示,他現在已經不去關注自己失去什麼,而是關注自己擁有了什麼。的確他現在擁有了很多人都沒有的東西,一個 3D 列印的全新下巴,還有一個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治療方式。
除了安德森,現在這一方案還運用到了其他 6 名患者身上,相信未來它還會讓更多人受益。
2014 年,北京大學研究團隊就成功為 12 歲的小男孩植入了 3D 列印脊椎;同年 3 月,威爾士的研究團隊製作了 3D 頭骨模型,幫助患者恢復車禍中受損的容貌;2015 年的時候西班牙就完成了首例 3D 列印胸骨、肋骨植入手術。
這些都是 3D 列印技術在醫學領域的成功案例。
3D 列印能夠精準地複製出人體的皮膚、器官、骨骼,甚至是內臟。在我們身體上某個部位損壞的時候,我們就能靠 3D 列印來進行替換,不需要忍受殘缺的自己。
或許終有一天,我們甚至能夠透過這個技術來列印一個自己。
(本文由 PingWest 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