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About 24/7

聞到不存在的臭味,你「幽靈嗅」了嗎?

轉載從: Tech News 科技新報

聞到不存在的臭味,你「幽靈嗅」了嗎?

你有沒有遇過明明聞到一股臭味,但周遭的人都沒有聞到、想找也找不到源頭的經驗?如果有,你可能是遇到了「幽靈嗅」。

只有自己聞得到

有些人會突然聞到一股臭味,有的人聞到的味道是臭掉的牛奶,也有人說他聞到的味道像燒塑膠、糞水味、菸味或濃烈的化學藥品味。

理論上這些味道具體到應該能循著味道找到發臭的源頭,但這些人可能怎麼找都找不到異味是從哪冒出來的,如果身邊還有其他人在,對方還會質疑說他沒有聞到。

這現象叫「幽靈嗅」(醫學專有名詞為「phantosmia」,意思是 phantom smell),指的是病患經歷嗅覺幻影,就像遇到幽靈一樣想找也找不到在哪。

症狀出現前  可以感覺到

目前,大家對於「幽靈嗅」了解不多,只有在臨床觀察到這個現象。

根據「幽靈嗅」患者的現身說法,這個症狀第一次出現時會維持幾分鐘,接著這種症狀會頻繁發生,有的人可能每月、每週或一天一次,為期一年之久。也有患者表示,他們能在「幽靈嗅」症狀出現之前察覺。

聞到不存在的臭味,你「幽靈嗅」了嗎?

▲ 大家每天都會呼吸、聞環境中的味道,除非突然冒出一股濃烈的氣味,不然時常忽略了嗅覺。(Source:Flickr/mmntz CC BY 2.0)

首次好發於 15~30 歲

綜合目前觀察到的現象,第一次「幽靈嗅」症狀好發於 15~30 歲,女性患者比例較高,最常見的「幽靈嗅」是菸味或燒東西的味道。

「幽靈嗅」的發生率介於 0.8%~25%,包含憂鬱症、偏頭痛、癲癇、精神分裂症患者都有,但本身嗅覺已有問題的人,「幽靈嗅」發生率越高。

生理食鹽水能減緩

如果要改善「幽靈嗅」症狀,有些患者只要在鼻腔內注射生理食鹽水即可減輕,也有些患者會服用神經系統疾病的藥物。在特殊情況下,也有患者選擇切除嗅球(olfactory bulb),但這會導致患者終生失去嗅覺。

嗅覺很重要  但常被忽略

美國國家耳聾和其他傳播障礙研究所(NIDCD)的代理主任庫伯(Judith A. Cooper)指出,人們常常忽略嗅覺問題,但嗅覺很重要,會影響一個人的食欲、對食物的偏好,以及是否能聞到像發生火災、瓦斯外洩、食物腐敗等的危險警訊。

▲ 最近一項調查發現,40 歲以上的美國人當中,每 15 人就有 1 人出現「幽靈嗅」症狀。(Source:Unsplash

比對美國人資料

為了要解開「幽靈嗅」的謎題,NIDCD 的研究人員決定要比對美國國民健康與營養檢驗調查(NHANES)的資料。在 2011~2014 年間有超過 7,300 名 40 歲以上美國人回答過「你是否曾經在什麼都沒有的地方,聞過一股令人討厭、很糟或燒東西的味道?」這個問題,研究人員再比對這題的答案和年齡、性別、教育程度、種族、社會經濟狀況、特殊衛生習慣以及一般健康狀況,進行分析。

15 人當中就有 1 人

結果發現,40 歲以上的美國人中,有 6.5%曾出現「幽靈嗅」症狀,相當於每 15 人就有 1 人。

更進一步比對的結果會發現,有「幽靈嗅」症狀的人女性比男性要多,如果是本身很容易口乾舌燥(唾液量不足)或腦部曾經嚴重受損的患者,更容易出現「幽靈嗅」。

和瑞典結果有點像

去年在《Chemical Senses》期刊,曾有一組研究團隊針對 60~90 歲的瑞典高齡者進行類似調查。當時的研究發現,有 4.9% 受試者表示曾經歷「幽靈嗅」,且更常出現在女性身上。

由於兩次調查的年齡區間不同,如果單看美國資料,則可發現 40~60 歲的「幽靈嗅」發生率較高,而 60 歲以上的美國人發生率降到 5.4%。

▲ NIDCD 希望,這次的調查能讓更多人注意到「幽靈嗅」,讓「幽靈嗅」患者不再感到孤單。(Source:Unsplash

還有很多待解謎團

然而,目前還沒有人找出「幽靈嗅」的真正成因,也沒有人能夠確定「幽靈嗅」的症狀會維持多久、是否有一個因素觸發病人出現「幽靈嗅」症狀,或「幽靈嗅」症狀會不會隨著時間消失或惡化。

NIDCD 的研究人員根據這次的統計結果推測,整體健康狀況不佳、社會經濟地位較低的人,可能更常接觸到環境污染物質或毒素,也有可能是藥物副作用造成的結果。

NIDCD 的流行病學家班布里治(Kathleen Bainbridge)指出,「幽靈嗅」可能和鼻腔內的嗅覺細胞過度敏銳,或腦部接收氣味信號的部位異常有關。

希望大家能注意到

班布里治表示,出現「幽靈嗅」症狀的人當中只有 11% 的人曾經和醫生討論這個問題。

他們希望,這次的研究可讓更多人注意到「幽靈嗅」,讓更多研究人員投入「幽靈嗅」的研究,也讓「幽靈嗅」患者知道他們並不孤單,有這種症狀的人不在少數。

(本文由 地球圖輯隊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Flickr/Graham Hellewell CC BY 2.0)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