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今年將人工智慧視為下一個大成長的機會,卻購併兩家新創小公司,它們的計畫能否成功,關鍵在於服務。
英特爾是生產晶片的半導體公司,但過去一年,英特爾卻是找研究工業工程,研究腦神經科學的專家幫英特爾轉型。
11 月 18 日早上,本刊記者在西雅圖專訪了去年英特爾購併的兩家公司執行長,一位是 Saffron Technology 的執行長 Gayle Sheppard,另一位是 Nervana Systems 執行長 Naveen Rao。
Gayle Sheppard 的本行是工業工程,「我創業的原因,剛開始跟人工智慧無關」,她說,她的家族在美國南方經營化工廠,剛開始工作時,她每天都在研究,怎麼樣找出最有效率的方法建廠,管理工廠。
「我一輩子都在研究怎麼樣做出最好的決策」,她說,當時,她隨時都會檢視各種資訊,例如天氣,甚至外在的交通狀況,會如何影響建廠進度,像前一天如果下雨,第 2 天的進度可能就會放慢。
她說,「我開始建立一個系統,檢視各種毫無關聯性,看來互不相關的資料」,十幾年下來,她和 MIT(麻省理工學院)的專家竟發展出一套方法,能教電腦學習人類的決策模式,譬如,學會判斷兩件事是不是相關,是不是有因果關係或相似性。
她的邏輯是,當你不斷的「餵」資料給電腦,電腦學會判斷哪些是沒見過的可疑現象,哪些事發生之後,接下來會出現什麼狀況?曾有一次,佛羅里達州的執法單位追緝販毒集團,把來自 80 個不同來源的資料都交給她的系統分析,結果竟發現,原本看來無關的人,都「碰巧」在某個地方搭機,「碰巧」加入哪個俱樂部,幫菜鳥警察大幅縮短破案時間。
AI 就是轉型的答案
要做出最高效能的人工智慧晶片
她的系統,被視為是 IBM 人工智慧系統華生的勁敵,去年英特爾因此購併這家公司,變成進攻企業市場的武器。
另一家公司的執行長 Naveen Rao 更特別,他擁有腦神經科學博士學位,能動腦部手術,拿到博士學位後,卻跑到矽谷創立人工智慧的新創公司。
「我從高中就對人的大腦很有興趣」,他指著我的電腦說,「那時我就知道,人的大腦消耗的能量,相當於 20 瓦的電力,大概只有你的筆記型電腦的一半;但是,人腦的運算能力可比筆電強多了。」
他把人腦當電腦研究,大學他拿到杜克大學的電機學位,在科技業賺到錢後,他又回到布朗大學念腦神經科學,他印象最深刻的事是,他替一個已經癱瘓 15 年的人,把他的腦波連上機械手臂,「他可以用大腦直接控制機械手臂,拿一杯水給他。」他回憶,那一刻,「他臉上又哭又笑,我永遠忘不了。」
「我們對人腦的了解,還只有一部分,但我們已經可以用這些知識,重新設計更接近人工智慧的晶片」,他解釋,現在的矽晶片是用每個位元做儲存資訊的單位,他設計的晶片,系統架構卻像腦細胞一樣,是用一串電子元件記住一件事,「每個腦細胞都有運算和通訊的能力,我們的設計也是如此,但在其他競爭對手的系統裡,每個電路通訊和運算的能力卻是分開的。」
他解釋,這種設計讓他的晶片要擴張規模時,就像把無數腦細胞串在一起,效能可以快速拉高。他更批評,現在市面上用來做深度學習的 GPU 晶片,「原本是做繪圖用,是因為研究人員的發現,才用在人工智慧上」。
他認為,他設計的晶片才是專為人工智慧設計。今年,英特爾用超過 100 億元台幣買下他的公司,英特爾還將用他的技術製造新晶片,爭奪最高效能人工智慧晶片的地位。
購併新公司,是英特爾轉型的重要一步,但為何把這兩家新創小公司,當成全球半導體一哥英特爾轉型人工智慧的重要武器?
因為英特爾想在 PC 沒落之後,再創造下一個平台,英特爾不只是賣產品,而是經營一個結合硬體、軟體到標準的生態系統。
英特爾的經營方式因此改變原有的模式,購併 Nervana Systems 後,英特爾將推出 AI 服務(AI as a service),計劃把 Nervana 經營成英特爾在 AI 領域的品牌。Saffron Technology 也是,這家公司原本就是軟體公司,英特爾計劃向企業推廣他們的人工智慧服務,看好從政府到企業,都適用這樣的新服務。現在,使用人工智慧技術的公司還是非常少,利用服務,英特爾可以甩開只專注賣晶片的對手,開拓全新市場。
不只賣商品 還要打造新平台
目標:打進各式裝置市場
英特爾還計劃用人工智慧,打進各式各樣的裝置市場,Naveen Rao 透露,他們正準備購併一家電腦視覺公司,能夠用微小電力,就讓電子產品具備辨識影像意義的能力,這樣的裝置可以用在汽車上預防車禍,或是裝在無人機上,教無人機自動繞過障礙物飛行。Saffron Technology 也打算讓人工智慧等功能進入一般電子產品,「譬如,從你的聲音就能判斷,你今天是不是感冒了。」Gayle Sheppard半開玩笑的說,「以後你要小心,別讓你的電腦太了解你。」
有了他們的技術,創造新的服務,英特爾就有機會做出整合硬體和軟體的高效率平台,吸引更多使用者,帶動整個平台發展。
英特爾過去幾年,多次購併手機晶片公司,卻仍失敗收場,這次端出人工智慧策略,美國媒體多半仍採取觀望態度,認為英特爾太晚出手;但華爾街看法不同,英特爾的市值開始逐步上揚。
現在,像 Google 等提供人工智慧服務的公司,對這個產業發展扮演重要角色,英特爾在人工智慧市場能否成功,將取決於它們的產品,是否能讓這群人埋單。
(本文由 財訊 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