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About 24/7

選擇癌症安寧緩和療護並不消極

轉載從: Tech News 科技新報

癌末病患經常遭受劇烈疼痛的折磨(註 1),成因包括腫瘤不正常增長、擴張而壓迫周圍神經引起的疼痛及治療副作用造成的痛苦等。此外由於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倦怠感會漸漸加劇失去生活自理的能力(註 2)。當患者意識到生命盡頭已近又飽受病魔蹂躪時不禁問:「人生究竟有何意義?」「為什麼我非死不可?」當這些問題得不到明確答案時,患者的心靈又會更痛苦。

什麼治療對他們最好呢?是盡一切可能延長病患的生命還是著重「生活品質」,治療時盡量維護他們的尊嚴並少受些痛苦?能不能讓家人有更多陪伴的時間,並減少家庭無謂的醫療支出,將這些金錢用在達成其他家人的心願?癌症安寧緩和醫療(Hospice and Palliative Medicine,HPM)就是為了達成這些目的而發展。它整合了醫院內許多部門,除了醫師與護理師,也納入社工、志工、心理諮詢師及宗教人員參與,藉此緩和癌末病患身體的痛苦以及心理壓力。

日本柏木哲夫教授曾為 Hospice 這個字加以註解,H 是態度親切(hospitality)、O 是團隊的照顧(organized care)、S 指症狀控制(symptom control)、P 是精神支持(psychological support)、I 有個人化照顧之意(individualized care)、C 是溝通(communication)、E 是教育之意(education)。因此安寧緩和療護是對病人及家屬提供態度親切的照護,並以團隊之力給予末期病患症狀控制為主的治療,同時提供病人和家屬精神支持;還需依個別情形提供個人化照護,同時為病人和家屬施予健康、心靈上的教育,希望以此促進末期病人及親人的生活品質。

病患家屬可能會疑惑:「讓親人接受安寧緩和醫療,是否就是放棄治療的不孝呢?」其實選擇安寧療護並不是放棄治療,也與安樂死絕對不同!安樂死是藉藥物提早結束病人生命;安寧療護則是透過完整的醫療團隊幫助,緩解癌症末期各種不適症狀,讓病人舒適、尊嚴地自然走到生命結束那刻。因此安寧療護是一種「自然死亡」的尊嚴照顧。

美國臨床腫瘤學會(The 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ASCO)建議,所有癌末病患接受治療時,皆應盡早給予緩和醫療。他們建議診斷為癌末的病患應於 8 週內接受緩和醫療。緩和醫療經常被誤解為不給予病患任何延長壽命的療法,但其實這可與其他治療「同時並行」,並非取代其他療法。

癌末病患身體的痛苦可藉由止痛藥物加以控制,由於一般止痛藥對緩和癌症造成疼痛效果不彰,有鑑於病患權益,各國皆將鴉片類(opioid)止痛藥列為癌症病患止痛首選,目標是「完全控制」疼痛,使病患免於痛苦的折磨(註 3)。癌末病患對死亡的恐懼與遺憾,則期望經由精神專科輔導加以疏導。

人生的意義不在於壽命長短,人活著目的也不只是吃遍各地美食、看盡世間美景。我們無法改變過去也不能預知未來,只有每分每秒當下是最真實的存在。生、老、病、死是生命無可避免的本然,只要我們把握活著的時時刻刻,感恩此生遭遇的一切,並及時對所愛之人表達愛與關懷,當死期來臨時,應該就能坦然接受,不留絲毫遺憾的離開人間了。癌症安寧緩和療護的意義,即是在癌末病患生命的尾聲,讓病患免去肉體的痛苦折磨(註 4),將心力專注於體會生命的真義,因此在某些層面是更「積極」的治療。

註 1:據統計,約一半癌症病患、約八成末期癌症病患有疼痛情形。
註 2:嚴重時大小便易因肛門鬆弛失禁,當吞嚥困難時則進食會有問題。
註 3:由於癌末病患多數時日無多,無須考慮成癮性問題,一切以緩解病患痛苦為前提,止痛以防患未然為原則,避免病患對疼痛產生恐懼感。
註 4:除了疾病本身不適,再加上治療產生的副作用。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