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About 24/7

陳良基擘畫創新藍圖 科技部打前鋒

產業創新該由經濟部還是科技部主導?上任一個多月的科技部長陳良基認為,有突破性、開創性的內容,科技部一定要扮演前鋒;不在意主導角色,陳良基只在乎最大綜效。

因為行政院長林全答應全力支持,陳良基才同意再度進到內閣,出任科技部長。從教育部轉換跑道短短一個多月,陳良基今天接受媒體專訪,談人才、法規、產業到部會分工,言談之間沒有模糊地帶。

從和經濟部的合作夥伴關係說起,產業創新該由誰主導?陳良基回應,誰做這件事情可以發揮最大綜效,就由誰去做。若是就現有的產業進行擴展和布建,經濟部擁有較大量能;但若是有關創新創業的環節,突破性、開創性的東西,科技部一定要先跑,扮演前鋒發揮綜效。

陳良基提到,正因為2025非核家園的目標,現在是發展綠能的好時機,科技部的風力、太陽能及潛在地熱較以往更容易推動;正因為核能發電不能繼續發展了,科技應用才有發揮的舞台,過往的研究也就能發揮價值。

不過,科技運用最重要還是人才,陳良基鼓勵年輕人嘗試新的機會,除了到矽谷擁抱失敗的氛圍外,要把這些融入「基因」裡面,他認為「做中學是最好的訓練」。規劃今年就可以公告上路的產學聯盟,就是結合了這樣的精神。

陳良基解釋,產學聯盟並非只是提供新創公司空間的育成中心。要引進真正對產業了解、對科技了解,真正有「創業經驗」的人進來。因為創業失敗率真的很高,要讓年輕人知道哪些關鍵因素可能影響成功,應該在學校就要學習,不該等到離開學校才發現不敢創新。

他認為產學聯盟,必須要能真正投入研究量能;因為學校可能比產業更先早看見新興技術的可能性,產業界若發現幾年內可能變成產業,可以加碼人力及資源到學校引進相關技術。

研究技術要能夠真正轉變為產業效益,陳良基分析,技術、人才和資金都要到位,可能阻礙產學發展的法令內容,都得一併鬆綁,才能創造適合科技發展的環境;包括科技基本法、產業創新條例及外籍人士來台等規定,本會期進入國會都有望順利通過。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