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About 24/7

Prisma 重心移至 B2B,可能發表基於 AI 的行動效果 API

Prisma 的創業團隊正在將焦點轉到 B2B,為開發人員建構工具,利用神經網路和深度學習技術的專業知識,為行動裝置提供視覺效果。他們也建一個新網站 Prismalabs.ai,詳細介紹這個新產品。

Prisma 是一款圖片處理軟體,去年上線 iOS 平台,短短 4 天迅速風靡全球,征服了全球 40 多個國家的用戶。Prisma 利用卷積神經網路(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也就是機器深度學習方法徹底重新詮釋用戶的照片。和使用普通美圖軟體一樣,開啟軟體,即時拍照或選取已有照片,將用戶上傳的照片以名畫家如梵谷、莫內、畢卡索的筆觸「重新」畫一遍,讓照片看起來非常酷炫。

開發者提供 SDK ,讓他們可在自己的應用加入類似風格轉變和自拍的效果──很可能在下週發表 API mid 。

然後,在「下個月左右」,他們也計劃為想將開發程式碼移植到行動裝置的開發者提供另一項服務。畢竟,這是兩位共同創始人最初提出 Prisma 應用的想法──在管理系統電腦看到一種風格轉變的效果,並意識到如果它能在行動端近乎即時工作,會有多大潛力。

首席執行長兼聯合創始人 Alexey Moiseenkov 說:「當你有一個想法要實現的時候,第一個計畫就會準備好解決方案,比如,風格轉變或物體辨識,或像面具一樣的東西,或是 Snapchat 的鏡頭。」他補充說,從 Prisma 實驗室得到的東西,「如果你需要這個功能,我們可為你提供一個在你的應用中實現的 SDK。」

聯合創始人 Aram Airapetyan 提供了一個例子,他們的 AI 影像分割技術也可讓 Skype 用戶,如在視訊通話期間按鈕來變更或移除背景。

Moiseenkov 認為,由於更強大的硬體和行動平台的積極鼓勵,越來越多擴增實境應用程式出現,也可能有助於產生對 Prisma 的需求,因他們可以提供對象追蹤,以及透過 APIS 或 SDK 追蹤臉部。

「B2B 服務的第二部分是,我們覺得在很多公司,開發者都在努力將技術移植到行動裝置上,我們覺得,可向他們提供我們內部使用的解決方案──我們內部有一個平台,幫助我們研究,為內部使用提供大量展演應用,並選擇最合適的那個。」

他們說,已用「一些大公司」測試開發者工具,但沒有透露任何名字。

Moiseenkov 補充說:「我們想探索電腦視覺領域,並幫助公司在人工智慧方面創造更大的用戶體驗──幫助人們更容易溝通,完成他們的工作。」

「我們覺得 AI 可以幫助很多公司改善用戶體驗。相機、影像處理、過濾、降噪,很多不同的東西可能會發生,這很酷。我覺得它可以提高 App Store 和 Google Play 的應用程式的整體品質。」

去年夏天,Prisma 的消費應用向人們展示了一種繪畫風格,提供智慧手機用戶一種快速輕鬆應用不同圖形風格的智慧手機照片──例如,創造一種特殊的藝術品或圖形效果。

這款應用的效果並不是透過用濾鏡在照片上,而是利用神經網路和深度學習來處理所選樣式的初始照片──生成一個新影像,將兩個匯入源結合在一起。

截至去年 12 月,Prisma 的下載量已達 7,000 萬次,並獲得一連串應用商店的讚譽。但它也吸引了像 Facebook 這樣的平台巨頭注意,也迅速推出自己的風格轉變功能──這幫忙了該應用的發展勢頭。

然後,團隊嘗試在風格轉變工具中添加社群元素,看看他們是否可將 Prisma 變成一個社群平台。但是,由於 Facebook 和微信在消費者社群、資訊空間的主導性地位,這看起來希望渺茫。

對 Prisma 來說,進入 B2B 似乎是更堅實的戰略步驟,它讓團隊為開發者提供一加速途徑,讓他們更能為自己的應用程式提供功能/用戶體驗,並在基於 AI 展示的視覺效果幫助下銷售 B2B 服務。

所以雖然 Prisma 正在改變獲利策略(可能是基於使用的視覺效果 SDK,也可能是該平台的許可型態),但它的消費者應用並不會消失。

「今年年初以來,我們正在考慮如何以有效方式來賺錢,我們決定在電腦視覺或 AI 方面幫助那些公司──更面向消費者的應用。」Moiseenkov 表示。

「我們專注於效應,我們覺得這對像我們這樣的公司來說是一個非常豐富的領域。我們也感覺,在市場上,我們可用不同的技術試驗,這種配對對我們的賺錢能力有很大幫助。」

「我們有一個非常強大的研發團隊,」Airapetyan 補充。「我們有很多人在研究和調查可在不同的技術和基於 AI 的產品方面做什麼,所以我們已經研究一段時間了。」

該團隊於 7 月推出第二個消費者應用程式──基於人工智慧的貼紙製作應用 Sticky,使用 AI 演算自動摳圖,可以很容易地重新設計成彩色貼紙。

在這兩個應用中,他們表示月活躍用戶數介於 500 萬至 1,000 萬之間,目前為 50 萬的日活躍用戶──Airapetyan 稱他們的用戶群「非常穩定」。

Prisma 自己的團隊約 25 人,分散在灣區和莫斯科辦公室。儘管他們表示在考慮於中國設立基地──在一個龐大和視覺參與度高的應用生態系統中銷售 AI 相關服務的「巨大」潛力。

該團隊之前已完成種子輪融資,但未透露具體金額。

Moiseenkov 表示,自去年底以來,Prisma 一直沒有籌集任何資金,且目前也還沒有這打算──他們希望首先看到 B2B 如何發揮作用。

在 B2B CV / AI工具的競爭中,他指出亞洲幾家大公司已提供類似的服務,如 Face++。他還將 Clarifai 視為另一個提供影像辨識的競爭對手,以及 Google 的影像處理 API──儘管他聲稱 Google 並沒有為開發者提供比 Prisma 實驗室計劃更多的選擇。

Airapetyan 補充說:「我們正在展開一種廣泛基於 AI 的技術。」

(本文由 雷鋒網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Prisma

延伸閱讀: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