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勵志 自我成長】持續行動:從想到到做到

200

內容簡介

大多數人的工作生活焦慮感來源於對現狀的無力把控,作者Scalers認為問題的關鍵在於你需要持續行動,它是改變生活現狀、實現逆襲的有效方式。
在持續行動中,學習和行動是成長雙翼,缺一不可。成長是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並不是只靠碎片化時間就可以達到的。
作者在本書中分4個章節,分別從10天、100天、1000天、10000天四種行動時間跨度探討每個階段可能遇到的問題及具體應對方法,幫助讀者逃離對生活無法把控的“迴圈怪圈”,並找到持續精進、不斷提升自我、逆襲人生的核心操作方法。

本書介紹

       關鍵字:

       持續行動、改變生活、提升自我

       一句話:

       想要擺脫現狀?你還差“持續行動”!

前言:

      提起“行動”,你認為自己最大的困難是什麼?在網路資訊時代,資訊發達,傳播迅猛,月入十萬、年入千萬的勵志故事在社交媒體上隨處可見。一劑劑雞血打下來,不少人瞬間就覺得找回了深藏多年的“夢想”,架不住腎上腺素飆升帶來的衝動,很多人轉身就上了行動的快車道:付費購買網路課程、重金開辦健身年卡、每日去學習社群打卡、頻繁報名各種訓練營……可度過了短暫的行動“蜜月期”後,大多數人就會開啟“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模式,而當初一時興起而引爆的種種行動,最後也漸漸銷聲匿跡于時間長河之中。“持續開始-持續放棄”,這似乎是很多人在行動中無法跳出的迴圈怪圈,而如何堅持,成了大多數人最難攻破的課題。

      我們都不希望自己變成“思想的巨人,行動的矮子”,但在持續行動這件事上,卻總是難以為繼。為什麼持續行動這麼難?我們又該怎麼做才能持續行動?今天給大家解讀的這本《持續行動:從想到到做到》,正是要來回答這些問題。本書作者Scalers畢業于清華大學,他自己就是一名持續行動的踐行者。通過1000天的持續行動,他從一名普通的IT工作者跨界成為暢銷書作者,出版了《刻意學習》一書,被評為“當當2017年度影響力新銳作家”、“2018年當當第五屆影響力作家”。他提出“n階持續行動”理念,創立Scalers Talk成長會,通過社群設計倒逼個體突破成長困境。在《持續行動:從想到到做到》這本書裡,他剖析了行動難以持續的原因,並從堅持10天、100天、1000天到10000天的分階段目標著手,為我們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實操指南。

      那今天,我們就從為什麼難以持續行動,以及如何做到持續行動這兩個方面著手,為大家解讀《持續行動:從想到到做到》這本書。

http://pic.huke88.com/upload/content/2020/01/19/15794062774059.png

第一部分:

       首先,我們來看看第一部分的內容:為什麼人們難以持續行動?

       書中一開篇,作者就告訴我們:總有意外讓行動無法持續

       比如,想考專升本的你報了個週末學習班,可年底公司要衝業績,老闆頻頻催著你週末回去加班。再比如,做財務的你剛開始上一門英語口語課,打算來年跳槽去薪酬更高的外企,可家裡不是老人住院,就是孩子發燒。行動的中途時不時就有意外闖入,稍不留神,夢想清單上的專案就會變成束之高閣的待辦事項。

       書中講到,一名高校教師因為想騰出時間學英語,來找作者做時間管理的個人諮詢。她在學校要上課、做科研,自己又是院長需要處理行政事務,回家還得照顧孩子,每天像是擰緊的發條。經過梳理後發現,這位老師每天只有40分鐘可以不被打擾,而且是在上下班的路上。所以,如果要學英語,這個老師就只能把握這不到1個小時的私人時間。

作者指出,生活裡總會有各種意想不到的情況出現,如果我們非要等到無事纏身、時間充裕的時候才做事,那麼行動就難免無法持續。

       其次,作者提出:外界的“被動灌輸”會讓人低估持續的難度。

付費學習的時代,知識服務商們都在想方設法包裝和推廣自己的產品。為了在很短時間內激發受眾的興趣和購買欲,有的運營商不惜採用一些出格的方式。像是“月入十萬的小秘密”這樣吸睛的文章標題,或是“保證加薪,無效退款”這類誘人的宣傳賣點,這些都很容易讓人眼前一亮,頭腦發熱。看到這些充滿噱[xué]頭的廣告,有人會認為自己可以不用太努力就能取得成功,或是有捷徑能快速到達行動目的地。

       作者強調,外界向我們“灌輸”的想法和我們自己“生長出的想法”從本質上是不同的,前者很容易把我們引入認知的盲區。持續其實比我們想像中更難,如果沒有從內心深處意識到這一點,而僅僅聽從外界的“被動灌輸”跟風附和,那麼,一旦行動起來就極易半途而廢。

       再次,作者指出:拿“興趣”作為原動力,會導致行動不穩定

       書中,作者分享了一個事例。2015年,由於人工智慧的興起,作者曾做過一個機器學習的小組社群,當時很多人蜂擁而至,大家每天都在群裡熱烈討論。可時間久了,內容難度增加,學習過程愈發枯燥乏味,群裡說話的人就越來越少。等要交程式設計作業的時候,群裡連搶紅包時最積極的人都消失了。作者找過一位名叫小明的學員,問他為什麼現在都不說話了,小明的回答是,當初只是覺得有興趣,卻沒想到學起來這麼難,現在他一看到公式就沒了興趣。而另一位名叫蘇菲的女孩,她因為這個小組的影響,開啟了更深入的鑽研之旅,結果不到兩年時間,她不僅完成了應用機器學習技術的碩士論文,還得到了深圳一家互聯網巨頭公司的高薪工作。當作者線上下演講中分享了蘇菲的個案後,小明又來找他,表示自己對機器學習真的有了興趣。

      作者認為,拿“興趣”說事是很不靠譜的行為,因為興趣和情緒一樣不穩定,有時候甚至只是由幻覺驅動。比如,有人會想像自己當上專家後漲工資、很厲害的場景,繼而喜歡上這種虛幻的感覺。作者強調,在持續行動的道路上,興趣作為原動力退居二線,臣服于目標,理智和行動扛起實現目標的大旗。

第二部分:

       既然瞭解了行動難以持續的原因,那我們該如何做,才能持續行動呢?這是接下來第二部分要解讀的重點。

按照不同的時間長度量級,作者將持續時間切分為10天、100天、1000天和10000的階段性目標,並提供了相應的行動指南。

       首先,在持續行動10天的指南中,作者給出了每天鎖定1小時、不要貪多和高估自己以及採用“底線思維”的操作指引。

       每天鎖定1小時,就是指每天安排出1個小時,獨自去做應該做的事情。這個時間可以是原有計劃中的部分,也可以是增量時間。作者提醒,對時間做調整也要講究策略,如果暫時不能改變現有的計畫安排,那麼可以從增量時間入手。

作者從2014年起開始寫作,最初就是利用下班後的1小時。後來他又調整成每天早起1小時,完成當天的寫作任務。他發現,雖然睡眠時間比以前減少了一點,但當他堅持了一段時間後,自己的生活狀態反而變得更好。另外,這個過程會讓自己對寫作上癮,從而產生新的想法,幫助他更好地管理時間。通過“每天鎖定1小時”,作者積累了新的知識和技能,從而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改變了自己的命運軌跡。

      如果不知道從哪裡騰時間,作者還提供了一個最簡單的辦法,那就是把使用手機的時間砍掉。不過,直接砍掉的難度比較大,因為如果不玩手機,我們也可能會玩其他的電子產品。所以,我們可以採用“新歡”替代“舊愛”的做法,找到一個好習慣並投入其中,慢慢擠佔掉舊習慣的時間,同時很好地平復戒除舊習慣所引發的情緒。

      作者指出,我們的時間永遠都是不夠用的,在這一點上人人平等,所以不要指望“等我有時間就……”。從1小時開始攢起,這是幫我們實現持續行動的開始。

      持續10天行動指南的另一個要點是:不要貪多,不要高估自己

      很多人在制定行動計畫時,經常會表現出“欲望過剩”。比如,在制定新年計畫時,我們常常會一口氣列出一大籮筐的目標,像是每天要跑步多長時間、一年要閱讀多少本書、要參加多少個學習班、要考到幾本證書等等。大腦總是擅長構建新的意義,讓人在暢想的過程中提前體驗成就感,可當目標定得太多或太高,實現起來反而容易讓人畏難和放棄。不少人都有過這種經歷:剛開始時“理想很豐滿”,結尾盤點時卻發現“現實很骨感”。

      書中,作者有一句話令人醍醐灌頂:“全面開工可能意味著全面崩潰,如果我們的能力還沒有那麼強,不妨一步一步慢慢來,時間會為我們助攻。”行動的持續,需要我們做好自我能力的評估,制定適量的、可行的的計畫。假如你要計畫1年的閱讀量,那麼,你就該這樣估算:每天能安排看書的時間有多久,一頁書看完需要幾分鐘,一本書大概有多少頁,按這個速度一年能看完多少本。除了做好能力評估,持續行動還需要我們學會做減法,只有抓住真正重要且有一定難度的目標,踏踏實實去行動,我們才能收穫真正的個人成長。而成長帶來的成就感和有趣體驗,又能幫助我們更長久地持續下去。

       持續10天行動指南中還有一個操作要點,那就是:採用“底線思維”

       底線,顧名思義,指的是最低限度,而作者口中的“底線思維”,是指在行動前給任務量劃一條最低標準線。以寫作為例,假如你想從事自媒體寫作,可你認為自己的寫作能力很差,那麼你可以先給自己定一個最低標準的任務量,比方說剛開始每天只寫200個字。當你習慣了200字的寫作量後,再慢慢往上提高標準,提到每天500字、每天800字,再到每天1000字,以此類推。

      “底線思維”有一個好處,就是能比較快地為我們帶來正面回饋,當我們還不是特別擅長做一件事時,底線標準能讓我們的起步變得更容易。而當我們能比較輕鬆地完成自己最初設定的任務,獲得成就感,我們的信心又會得到增長,從而讓我們更傾向於加大投入,提高底線。“底線思維”本質上遵循的是循序漸進的精神,而循序漸進正是持續行動的最佳方式。

       當我們的行動堅持了10天以後,接下來就要為持續100做準備了。書中,作者給出了每日記錄與每週複盤、先做好一件事以及不急於得到正面回饋的建議。

       關於每日記錄,作者建議我們,可以每晚抽出5到10分鐘時間,記錄當天主要的3、5件事,回顧一遍做這些事的狀態,並簡單規劃一下第二天的工作安排,寫下自己的想法。而每週複盤則側重于提煉一周內獲得的重要想法和認知,這是自己思維升級的見證。如果周記錄裡沒有新的收穫,也能警醒自己不要虛度光陰。人是情緒化的動物,容易衝動行事。如果不經常覺察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我們的行動就有可能偏離正軌。定期記錄能説明我們及時內省,從情緒自查中發現異常,並快速做出調整。定期回顧還能引導我們從零散的生活事件中抽離出來,站在更高的角度審視自己,在行動的過程中保持初心。

      出類拔萃的行業精英們,他們在圈內演講時慷慨激昂、意氣風發,可回到公司後仍要繼續守著瑣碎的運營工作,埋頭苦幹;風光無兩的總裁高管們,他們在公司戰略會上揮斥方遒、指點江山,可回到辦公室時仍要看資料、讀報表,兢兢業業。公眾號“羅輯思維”和“得到”APP創始人羅振宇,他已經連做了5年跨年演講會,場場爆滿,盛況空前,但每天一早60秒的知識分享仍在公眾號裡不間斷推送。持續行動的時間越久,我們越需要鎖定目標,加持定力,而日常記錄既能見證我們的認知升級,又確保了我們的初心不改。

       持續100天行動指南的另一條建議是:先做好一件事

       東晉時期的大書法家王羲之,他一生心無旁騖,專研書法。自幼起他就愛習寫字,由父親和叔父啟蒙,早年師從衛夫人學習,後來又學習蔡邕、鐘繇。他善於轉益多師,接受過眾多名師的點撥指導,晚年辭官後更是隱居金庭,在家中揮毫潑墨,以文會友。由於他平生在書法這一件事上的持續精進,最終他“兼撮眾法,備成一家”,成為了被歷代書法名家敬仰和讚譽的“書聖”。

       作者在書中一再強調“做好一件事”的重要性。很多時候,人們會把精力花在那些不必要的事情上,比如看書前一定要準備一個漂亮的筆記本,還沒動手做事就想著要學習時間管 理,避重就輕,混淆主次,弄出一大堆花架子。作者告訴我們,當我們集中精力先做好一件事,一切想要的結果就會自然呈現,而我們也能目標精准,保持行動。

       持續100天行動指南中還有一條建議,那就是:不急於得到正面回饋

       互聯網領域的巨頭——支付寶,一直以來都是以支付功能塑造其品牌形象,在看到微信的社交功能做得如日中天時,支付寶也考慮過是否要涉足社交領域。支付寶曾把介面改成和微信類似的樣子,甚至在2016年推出圈子功能,可社會輿論卻指責它有太多大尺度照片。2017年起,支付寶放棄了對社交領域的執念,專注於支付功能的開發,轉帳、乘車、充值等新功能陸續上線。兩年後,它的月活躍用戶增長了一倍,成為全世界最大的非社交移動應用。

       作者提出,如果做一件事情的正面回饋來得沒有那麼快,那麼首先,我們要判斷這件事情到底是否正確;其次,是克服困難繼續做下去,直到做出結果。這就像是做數學題,你得自己獨立運算一遍,做完後再對答案,而不是邊做邊對答案。很多正確的事情在一開始時都不會一帆風順,行動的道路也總是荊棘載途。我們只有獨立思考、用心解決,才會得到真正的答案。100天的持續行動一定會經歷種種挫折,但磨難會給未來打下更扎實的基礎,即使暫時沒有出成績,也不代表就不是一個好的開始。

       當我們突破了持續100天的關口後,接下來就是要思考如何堅持行動1000了。書中,作者指明了“建立競爭優勢”、“坦然面對嘲笑”和“做靠譜的事”這幾個方向。

       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有關美國在全世界阻礙華為5G競標的事件層出不窮,即使美國總統特朗普到處遊說、施壓,仍阻止不了越來越多的國家與華為合作。原因就在於,華為已經實現了全球範圍內5G領域的技術領先。這就是建立競爭優勢為行動帶來的可持續性。

      關於這一項,作者總結了三個觀點:第一,找到未來將會需要、當下別人還未開發的領域,發展自己的能力,預先建立競爭優勢;第二,如果無法預知未來,就參與塑造未來的過程,建立獨特的競爭優勢;第三,如果前面2點都做不到,那麼就追隨一位商業領袖,成為其核心團隊的成員,獲得強大的競爭優勢。作者進一步指出,這三個觀點的共同之處就在於,只要時間足夠長,優勢就會愈發凸顯,這將有利於我們在行動上的持續。

       另外,在行動的過程中,由於我們的生活狀態將慢慢發生改變,會形成和身邊人的差異。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坦然面對嘲笑,為持續行動保駕護航。打個比方,肝功能異常的你下定決心要戒酒,可公司聚餐時,同事調侃你是不是“妻管嚴”,連喝酒的自由都沒有;再比如,想瞭解自己、提升認知的你開始看心理學的書,可周圍的人卻笑話說,看這些書的人心裡有病。

      作者提醒我們,嘲笑其實就是認知上的“排異反應”,你只要開始行動,勢必就會發生改變,而別人還停留在原先的認知觀念和生活狀態中,他們不能理解你甚至嘲笑你,這都是正常的情況。只要你無視外在的噪音,堅持走自己的路,當你取得一定的成果後,他們自然會重新關注你。而到那個時候,他們還會更擁護你、讚賞你。

       在持續1000天的行動指南中,作者還指明了一個重要方向,那就是:做靠譜的事情。很多火車站附近的小超市,裡面的東西又貴又不好用,因為人家靠的是客流量,只圖短平快的一錘子買賣。但如果是開在社區的小超市,老闆們就得挖空心思地想,怎麼進貨才能物美價廉,怎麼經營才能服務貼心,因為只有讓顧客滿意、放心,他們才會有長久的生意。選擇行動也是如此,虛頭巴腦的事情只能得到短暫的、有限的關注,卻積澱不出口碑和績效,而只有做靠譜的事情,才能得到別人真心的認可,自己也才能走得更久遠。

       最後,當我們持續行動了1000天,也就是3年左右的時間後,我們將要面臨未來30年,也就是10000的持續問題了。在這一階段,作者提出了積累他人的信任和保護好自己的大腦的觀點。

       玩股票的人應該都聽說過“股神”巴菲特。他是全球著名的投資商,常年位居全球各類富豪榜前列。其執掌的美國公司——伯克希爾·哈撒韋,被譽為全球十大最賺錢企業。據福布斯2020全球富豪榜資料,巴菲特個人淨資產為875億美元,而其中,有872億是在他50歲後積累起來的,有845億美元是在他獲得社會保障資格,也就是60多歲以後才累積而出的。除了得益於他穩健的投資風格,有一個關鍵原因就在於:操盤多年的成功經歷,使他在前期積累了大量的公眾信任,越往後,他獲得了越多大股東的追隨,從而得到了更多的資金支持。在同樣的投資回報率之下,後期資金為他帶來了巨大的回報。

      作者強調,當我們持續地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如果有人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看到我們一直都在做這件事,那麼我們就能積累別人的信任,而信任是別人願意與你建立聯繫的第一道門檻。有了信任的基礎,我們就能獲得更多支持,從而能更好的激勵我們持續行動。

       除了積累他人的信任,作者還給出了另一個重要觀點,那就是:保護好自己的大腦。保護大腦有兩層含義:第一,要從生理層面保護好大腦。大腦是人體的總指揮官,如果一個人的大腦受到傷害,或得了腦血管疾病,這個人就可能出現偏癱等情況,一個連生活起居都受影響的人,勢必在持續行動上面臨更大的困擾。第二,要從認知層面保護好大腦。我們的大腦裡裝著什麼樣的認知,決定了我們將會如何生活、如何行動。只有確保大腦中的認知不斷升級,才能理性行事,規避情緒和錯誤理念帶給我們的危害。

作者告誡我們,保護大腦比保護錢包更重要,只有保護好大腦的生理和認知環境,在內心中植入正確的理念,我們才能獲得長期的收益,從而更持久的行動。

結語:

      明朝理學家胡居仁有一副自勉聯:“苟有恆,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無益,莫過一日曝、十日寒。”意思是說,做事情只要有恒心,不必貪圖起早貪黑,而最無用的是一曝十寒,做一天歇十天。從古至今,人們都懂得做事要持之以恆的道理,而作為一名身體力行並從中受益的實踐者,作者用這本書告訴了我們:持續行動的困難在於總有意外讓行動無法持續,外界的“被動灌輸”也會讓人低估持續的難度,而拿“興趣”作為原動力,也會導致行動不穩定;同時作者還通過10天、100天、1000天、10000天的行動指南,告訴我們如何做才能持續行動。當我們能夠沉下心來認真反思,找出自己半途而廢的原因,並用正確的認知武裝頭腦,指引行動,相信我們每個人都能跳出“持續開始-持續放棄”的惡性循環,成為想到並做到的人。


喜歡博客來可以購買哦~
持續行動:從想到到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