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A台灣新創報導】全球首顆整合式 60GHz 手勢辨識 SoC,開酷科技打造永續商業模式

200

轉載從: Tech News 科技新報

【TTA台灣新創報導】全球首顆整合式 60GHz 手勢辨識 SoC,開酷科技打造永續商業模式

移居美國 30 多年,並擁有超過 25 年類比/RFID 設計經驗的開酷科技(KaiKuTek)技術總經理 Mike Wang,因為看好 60GHz 毫米波(mmWave)WiGig(Wireless Gigabit,802.11ad)在手勢辨識(Gesture Recognition)上的應用前景,毅然決然於 2017 年 1 月成立開酷科技。

在歷經種子輪與 A 輪募資,共募得 1,000 萬美元後,該公司如今成功開發出全球第一顆同時將毫米波技術、深度學習演算法與 AI 加速器整合在一起的 60GHz 手勢辨識 SoC 晶片,預計今年底會開始量產。

台灣擁有極高的數學水準,再加上政府與業界多年來致力推廣 AI,因而培育出不少的 AI 相關人才,Mike Wang 就是看清這點才決定回台成立新創公司。但他認為,如今台灣常見的 AI 應用只侷限在金融、購物等少數領域,事實上 AI 與硬體的結合才能發揮最大綜效,再加上台灣目前擁有龐大的新創製造業產業鏈,開酷旗下的 AI 加速器便能滿足該產業乃至其他市場特定應用 AI 化與核心技術開發的需求。

將毫米波、AI 演算法及 AI 加速器熔於一爐,並朝感測器融合方向發展

「我們將三大各具高度門檻的技術支柱熔於一爐而成為單一的 60GHz 手勢辨識整體解決方案,」Mike Wang 表示:「第一大支柱是內含雷達信號處理、IC 與天線設計的毫米波技術,第二大支柱是深度學習及 AI 演算法,第三大支柱是 AI 。」

如此強大的整合功力成就了全球第一個將 60GHz 毫米波雷達及專屬 AI 加速器結合在一起的全整合嵌入式系統。該公司同時展現了整體專利規劃與布局的實力,包括能兼顧效能提升與功耗降低的特殊毫米波 IC 電路設計 Know-how,以及能提升精準度、降低 IC 實作重量並減少功耗與複雜度的特殊 AI/深度學習演算法。總之,該公司的目標除了會提供完整 60GHz 手/手指之手勢辨識/追蹤 SoC 晶片與相關演算法外,同時會在今後開發適用於不同市場區隔與應用之其他相關毫米波/深度學習技術,除此之外,感測器融合(Sensor Fusion)也會是未來致力發展的方向之一。

開酷科技之所以會選擇 60GHz 的原因,在於 60GHz 是一個免費可用的免執照頻段,而且未來最大頻寬可達到 10 Gb/s(目前可用最大頻寬),當前許多其他標準,包括 802.11ad/WiGig、802.11ay 等皆使用此一頻段。更重要的是,其徑向距離解析度為 1.5 公分,這個距離尤其對手勢辨識應用特別重要,因為手指的移動本質上就很小。再者,毫米波訊號在空氣中衰減極快,所以 60GHz 對視距與短距應用(小於 10 公尺)特別理想,搭配定向天線,便能提供更好的隱私權保護,並減少干擾問題。

Mike Wang 強調指出,其產品採用感測器端運算(Sensor-side Computing),不但能發揮低延遲、即時性效益,更不失為一種非常經濟的做法。具體而言,將深度學習演算法運行在感測器端 SoC 晶片上,便不會有雲端運算上常見的頻寬問題。同時,比起深度學習演算法運行在軟體處理器上,其被整合在 SoC 上的專屬 AI 加速器所執行,能提供更低的延遲與功耗。

如今手勢辨識/追蹤適用的領域非常廣,包括行動手機(其可提供更豐富的使用控制體驗)、IoT 穿戴式裝置(如智慧手錶、頭戴裝置與智慧手環等)、遊戲(動作偵測、遊戲控制等)、智慧家庭/家電(電視/照明控制等)、車用內部控制(如 AV 影音控制、手機接聽等)及安全(無鑰匙進入系統、警報系統等)。對開酷科技來說,其大致會鎖定智慧型手機/穿戴式裝置、遊戲與 AIoT 三大領域,但畢竟新創公司受限於經濟、成本與資源因素,所以該公司會優先開發前兩大領域。

「我們當初會開設公司,開發毫米波雷達 3D 手勢辨識/控制專案,透過創新的整合來增加自己的價值與優勢,並透過硬體與服務的結合,為不同客戶提供客製化的加值服務,」Mike Wang 表示。目前該公司便針對行動裝置/穿戴式裝置、消費者及開發人員,分別提供內建模組供應、個人化手勢,以及手勢 App 開發平台等不同商業模式。其中,個人化手勢便允許使用者透過付費服務的 App 自行新增手勢並上傳雲端,雲端伺服器訓練好後便會更新至裝置上,最後開酷科技會與服務供應商之間建立分潤機制,進而打造永續的獲利商業模式。

(首圖來源:科技新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