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賭贏川普風險,避險基金加碼 AI

27

世界最大避險基金之一的曼氏金融集團(Man Group)早在 5 年前就在進行應用人工智慧的嘗試,且技術之先進不像輿論所想,只能用於執行被動投資。其執行長 Luke Ellis 表示,儘管現今技術已複雜到連工程師都不明白 AI 如何做出決策,但事實上真的有用。

捉摸不透的恐懼

曼氏集團是世界最大的公開上市對沖基金,其資產規模達 960 億美元,然而卻對 AI 技術有相當大的興趣,且試驗相當成功,但 Luke Ellis 指出,最大的問題就是他們不知道為什麼會成功,當工程師及業務員無法跟客戶解釋為何要如此交易的時候,自然而然就會失去信任。

在《彭博社》的訪問中,Luke Ellis 強調,AI 技術就像一個黑盒子一樣,令人捉摸不透,所以雖然早在幾年前,集團就已發展出相當程度的技術,但最後卻被束之高閣,成為次要計畫,甚至害怕它重見天日。直到 2014 年,有一位擁有數理邏輯博士背景的高級投資組合經理 Nick Granger 將其再度取出測試,並且證明 AI 的確能夠在投資上獲利。到了 2015 年,由 AI 掌控的資產雖然僅有 51 億美元左右,並非相當大規模,但非常穩定的在獲利。

目前的 AI 技術已能快速的搜尋資訊,掃描新聞稿及財務報表上的關鍵字,並且對股市漲跌做出相當準確的判斷,所管理得資產也越來越多。Luke Ellis 譬喻,如今 AI 在公司內已不像以往,是一頭被排擠的怪物,至少成為了能夠在餐桌上一起吃飯的家庭成員,只是它還不會聊天。其中當然還是有一些故事使大家的想法發生了轉折。

危機處理表現良好

在 2015 年,市場曾因為對中國經濟問題的擔憂引發了拋售,然而 AI 很快地做空並迅速獲利,甚至預測到了反彈機會,再賺一筆,更重要的是,背後其實根本沒有人教它怎麼逢低買進。Nick Granger 指出,不僅如此,最成功的案例其實是去年的川普當選事件,當時 AI 也很快地抓準時機在跌聲中切入市場,並在後來的強勢反彈中持續獲利。雖然曼式集團不肯透露到底 AI 的實際績效如何,不過的確是引以為傲。

Luke Ellis 表示,個人其實也希望有些事是人類會做,但 AI 做不來的,但他不會真的去賭這件事。曼氏集團投資長 Sandy Rattray 指出,使用 AI 技術可以大幅降低處理數據的成本,更有效的去利用資訊,影響市場的因素非常繁雜,除了政治、經濟外甚至包括天氣都是值得參考的訊息,然而這原本單靠人力處理是非常困難及成本高昂的。

所以 Nick Granger 也提到,AI 技術的出現其實是讓人力能夠更集中到更有價值的領域,市場的移動仍然是很神祕的,尤其是有各種因素都在不斷在變化,但程式終究是死的,需要工程師與科學家的監督與維護,才能更好的發揮學習能力,更快速的適應環境變遷。

人機協作才是未來

就如同 Cambridge Associates 全球投資執行董事 Adam Duncan 所說,績效遠高於人類的 AI 技術並非什麼魔法,充其量只是一個更有效率的統計預測模型而已。 AI 的出現也不真的是交易員的末日,許多事件還是必須仰賴共同合作才能達到更好的成果。

然而現今的情況,如同之前所提的黑盒子效應,給人類帶來過度的恐懼,造成許多觀點認為應該要加以管制避免發生難以預料的意外。這也是為什麼自駕系統出車禍,會引來一堆討論,但每年殺死百萬人的人為車禍卻少有能獲得大規模關注的緣故。

雖然 AI 議題的確需要積極關注,但不需要過度緊張,以金融業而言,AI 的發展只是因為現今的硬體技術達到了交易員的野心而已。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