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從: Tech News 科技新報
Filgrastim 是為人類顆粒性白血球聚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能夠刺激骨髓細胞(myeloid cells)生長以促進白血球增生。Filgrastim 最早以 Amgen 的 Neupogen 於 1991 年 2 月獲美國 FDA 核准,用途為嗜中性白血球低下症(neutropenia)與降低因 neutropenia 所導致的感染發生率、發燒時間、相關後遺症發生率等,治療的對象以化學治療的癌症患者為主。
TrendForce 生技產業研究副理劉適寧表示,Teva 的 Granix 是 Neupogen 在美國市場的首款生物相似藥,雖然從法規的角度來看,Granix 並非走 351(k) 的途徑提交藥證申請,基於當時美國 FDA 對生物相似藥的法規路徑與審查標準尚處於不確定時期,Teva 採 351(a) 的途徑獲准上市。Granix 與 Neupogen 的胺基酸序列相同,且在歐洲市場是以生物相似藥獲准(2008 年),兩者適應症相同,故本篇以市場競爭角度視為生物相似藥。
Filgrastim 在美國市場的第二款生物相似藥為 Sandoz 的 Zarxio,該款藥物即採生物相似藥的法規路徑 351(k) 申請上市獲准,並於同年進入市場。Zarxio 與 Granix 相同,皆未取得美國 FDA 的可替換性(interchangeability)資格。
美國市場的 Filgrastim 藥物
(Source:US FDA;TrendForce 整理)
▲ Filgrastim 的生物相似藥上市後價格變化。
生物相似藥基於療效相似,搶占市場最直接的手段就是低價搶市。TEVA 的 Granix 上市隔年折扣後終端價格約為原廠藥 Neupogen 的 82.6%,Sandoz 的 Zarxio 上市隔年的折扣後終端價格低更多,僅為原廠藥藥價的 29.2%。
藥品上市後,依行銷目標與競爭環境變化,價格亦會有所調整。從 Granix 與 Zarxio 的情況來看,Granix 的價格變化幅度大,以 2014 年為基準,2015 年即下降了 23.5%,到了 2017 年 Q1,降幅更是高達約 57%,Zarxio 則僅有微幅調整。原廠藥 Neupogen 雖面對生物相似藥的競爭,並沒有採用降價來因應,反而在 2017 年 Q1 大幅抬升其價格。
▲ 2013~2017 年 Q1 Filgrastim 與 pegfilgrastim 在美國市場銷售表現。
在 2013 年,Filgrastim 市場幾乎僅有原廠藥 Neupogen,該年銷售額約為 11 億美元。2014 年Filgrastim 的總銷售額約為 8 億 8,300 萬,Granix 在該年的市場占有率約 5%。Sandoz 的生物相似藥 Zarxio 雖於 2015 年進入市場,但在該年的銷售額甚微。2016 年 Filgrastim 的總銷售額約為 7 億美元,Granix 與 Zarxio 的市占率合計約為 25%。在 Filgrastim 市場中,Neupogen 的市占率雖逐步下降,但從 2013 年直至 2017 年 Q1,都維持 65% 以上,生物相似藥的侵蝕有限。
此外,比較值得注意的是,Amgen 另有 Filgrastim 的二代產品 Neulasta(pegfilgrastim),主要差異在於 Neulasta 因加入聚乙二醇(PEG)的修飾,藥物作用時間長。Neulasta 從 2013 年開始到 2016 年,其銷售額從 34 億 9,900 萬元提升至 39 億 2,700 萬元,從中可以看到 Neulasta 對 Filgrastim 有取代效果。Filgrastim 整體銷售額雖在 2015 年曾因 Granix 帶動 Filgrastim 處方量提升外,整體而言從 2013 年開始其銷售額的趨勢是減少的。換言之,在二代藥品存在下,雖然 Filgrastim 的生物相似藥 Zarxio 與 Granix 市占率有提升,但並沒有反映在銷售額的表現上。
▲ 2013~2016 年 Filgrastim 量與價格的變化對整體銷售額的影響。
從 Filgrastim 的銷售量與價格變化對整體銷售額的影響來看,在 2015 年因 Granix 的較低價格,而帶動 Filgrastim 銷售量增加,對銷售額提升貢獻約 1 億美元,雖然因整體價格下滑損失約 6 千萬美元,但整體來看,Filgrastim 在該年的銷售額成長 4.5%。在 2016 年之後,即便 Filgrastim 的整體價格持續下降,但受到二代生物藥品 Neulasta 的影響,已無法有效提升銷售量,該年 Filgrastim 的銷售額下跌 23.6%。
劉適寧進一步指出,從 Filgrastim 在美國市場銷售表現的案例來看,生物相似藥即便在定價上或許不若小分子的學名藥般以極低價搶市,但從折扣後實質的終端售價來看,仍然存在一定價差,且後進的生物相似藥的價差更大。然而即便存在價差,基於處方開立與藥師調劑層面的障礙,生物相似藥並沒有如同小分子的學名藥般快速侵蝕原廠藥的市場;此外在二代生物藥品存在的情況下,如具備足夠臨床效益增幅,可能會大幅壓縮第一代生物藥品的市場,換言之,第一代生物藥品之生物相似藥的有效市場空間也大幅縮小;再者,雖然生物相似藥的存在會拉低價格而帶動整體處方量上升,但從 Filgrastim 的案例也可以看到,該效果僅有一年便擋不住二代藥品 Neulasta 對 Filgrastim 的取代效應了。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