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認吧!大家還是對無人駕駛很不放心

57

上回跟大家談論過傳統車廠如何看無人駕駛汽車,這回我們再討論「駕駛者怎樣看待無人駕駛汽車」。不過在我們討論之前,先跟大家說一個很經典的、但不知是否真的發生過的笑話。

微軟也能造汽車?

有一次比爾蓋茲(Bill Gates)在演講中嘲笑汽車業的發展,他指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的發展速度能像電腦一樣的快,現在大家應該能用 25 美元買到一輛一加侖汽油、就能跑 1,000 英里的汽車。不過通用汽車反駁說,如果汽車像微軟的話,我們現在開的汽車會變成:

承認吧!大家還是對無人駕駛很不放心
  1. 每次重新規劃道路交通標誌,駕駛人就得要買輛新車。
  2. 每次推出新車,你都得重新學習駕駛技術;因為新車的駕駛方法和舊車的完全不同。
  3. 發生事故時,車子裡的安全氣囊彈出前,會先問「你確定嗎?」
  4. 中控台的所有指示燈,例如:油量、水溫等,現在縮成一個小窗,上面標示為「一般汽車錯誤」。
  5. 偶爾汽車會顯示:「這個程式執行作業無效,即將關閉,原因不明或是煞車系統沒有在指定的時間內回應!如有問題請與汽車設計者聯絡。」
  6. 你的車子每天會無故崩潰兩次,而每一次你將不得不關閉所有窗戶,然後重新啟動汽車。
  7. 當汽車崩潰後,偶爾不能重新啟動,唯一的解決方法是重新安裝引擎。

好吧,微軟粉絲不要不高興,電腦的穩定性問題由來以久,也絕不是微軟一家才有的問題。這個笑話的重點不是微軟的穩定性,而是:

這個笑話今天將變成我們可能要面對的真實環境:電腦化的自動駕駛汽車,已經是科技界的其中一個重點專案。

 

我們都害怕無人駕駛

我們必須承認:我們仍然很不信任電腦取代人類來駕駛。

Techcrunch 的編輯 Kristen Hall-Geisler 分析了今年 1 月在美國汽車協會(American Automobile Association,AAA)的統計資料,指美國人仍然很害怕廣義的「無人駕駛汽車」(autonomous car)──這不光只是 Google 式的「駕駛座人類滅絕計畫」,也包括了一般車廠的「高階電腦輔助駕駛系統」(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s,ADAS)。根據作者說法:75% 的受訪者表示害怕乘坐無人駕駛汽車,只有 20% 的受訪者覺得無人駕駛是個很酷的想法。而在電腦輔助駕駛系統方面也沒能得到大部分受訪者的認同:只有 44% 受訪者信任緊急刹車系統(emergency braking systems)、36% 信任自動停車系統(self-parking systems)。

不過,受訪者當中僅有 25% 至 30% 的用戶曾試過自動駕駛功能。曾經體驗過的受訪者中,84% 的使用者信任車道保持系統(lane keeping),相比之下,沒有試過自動駕駛功能的受訪者,就只有 50% 信任它。故此作者表示:

在調查裡,曾體驗過的駕駛者會更傾向信任電腦輔助駕駛功能:所以只要你信任車道保持系統,不久,你也會信任自動停車系統(parallel parking systems)。

儘管這個調查某程度上也酸了駕駛者一把:表示不信任無人駕駛的受訪者裡,有 8 成均對自己的駕駛技術信心十足,而女性則是因為對自動駕駛不夠了解。說的就像是人類本身的過度自信,以及人類的過度無知,導致大家害怕無人駕駛。

一切都是人類的錯嗎?

 

老司機解釋害怕的原因

駕駛者的「過度自信」和「過度無知」,可能是其中一個問題,但我們為什麼在做為乘客時,也一樣認為由司機駕駛,比起由電腦駕駛更安心?

我們不是過度相信人類的能力,而是單純不信任電腦。

承認吧!大家還是對無人駕駛很不放心

目前在華語世界裡,無人駕駛還是一種很新的玩意,很多人都沒有機會接觸。愛范兒做為科技媒體的前線,我們的兩名老司機王飛和張博文,都親身試過特斯拉的無人駕駛汽車功能,但他們都不約而同的表示「十分緊張」。

王飛表示,儘管他在習慣無人駕駛系統後,已經開始能放開心情,但他還是不敢在兩邊的車道打開無人駕駛功能。而且,當車子駛進彎道後,他在螢幕上看到車子慢慢接近邊線時,總會有些緊張。而張博文則指出在高速公路這種沒道路情況簡單的情況下,無人駕駛功能絕對是個「神器」,但當他在塞車時候,用起來倍感緊張。他表示:

在城市裡,我不敢完全不介入駕駛。特斯拉的辨識能力還是有些問題,雖然感覺很智慧,但這種智慧仍然很死板。如果駕駛者都很守規矩,不會胡亂換道,無人駕駛汽車簡直是神器,我們不用老是刹車油門來回踩,車輛就會自動跟車。但無人駕駛功能卻會自動保持最少一個車距的距離:要知道在北京塞車時,只要車子離前車半個車距,就會有人突然插隊進來。

 

不是 AlphaGo 在駕駛

我們能信任車道保持系統或是自動停車系統,是因為這種功能變需要面對的突發環境不多,電腦應變能力即使不足,也能輕易應付。問題是當我們在市區的環境裡,情況遠為複雜:無人駕駛汽車除了要面對人類的突發狀況,更要應付人類的突發感性需要:包括忌憚、急躁和恐懼。

承認吧!大家還是對無人駕駛很不放心

(Source:達志影像)

當 AlphaGo 可以透過深度學習,在極度複雜的圍棋比賽上輕取九段大國手的時候(上圖),為什麼我們仍然覺得電腦不能適應人類的駕駛習慣、其應變能力還不及人腦?因為我們開的汽車不是超級電腦,而是一輛我們見慣了的消費級電子產品。目前我們的無人駕駛汽車,不懂得應付我們的感性需求:不會因為太多人不守交通規則,而採用更具侵略性的駕駛手法;也不會因為我們的恐懼,更早的避開一些讓我們感到不舒服的車輛。

當我們病了,我們會信賴靠醫院裡的高階電子設備來續命;我們遠行,我們也會信任飛機的自動飛行系統。這堆決定我們生死的電子設備,沒有使我們感到十分恐懼。因為我們很清楚:這些專業的電子設備,有充足的保養、有充足的冗餘設計、也有足夠的安全監管。

但是,無人駕駛汽車,沒能在感性上讓我們安心。

 

不信任消費電子的傳統

我們經常見到微軟的藍色當機畫面、也經常見到 Google Now 派了不需要的卡片、Siri 的回答也經常狗屁不通;如果無人駕駛汽車的智慧程度就像這些裝置一樣,大家都不可能相信無人駕駛功能能保障我們安全。儘管 Google 表示無人駕駛汽車的意外率並不高、儘管愛范兒曾報導過 Google 式的無人駕駛汽車加入了大量的冗餘設備,其安全係數甚至遠高於一般汽車,但我們接觸的電子產品,都是這種不太可靠的鬼東西,就連特斯拉本身,根據消費者報告(Consumer Reports)的資料,在可靠性上一樣存在很大疑問。那就正如之前大家拉黑微軟的故事一樣,關鍵也許是人類在多年來,就有懷疑消費電子產品可靠性的傳統。

承認吧!大家還是對無人駕駛很不放心

當我們進入電腦時代後,各種軟硬體紛紛湧現,而廠商之間的競爭愈也愈來愈激烈,消費電子產品的反覆運算更新也愈來愈快,功能愈來愈多、然後工程師往往都在愈來愈短時時間裡,加入愈來愈複雜的新功能,犯錯也愈來愈多。以往我們覺得 iPhone 十分穩定,但在 iOS 8 不斷的被媒體指內藏很多 bug,到了被指是用來優化體驗的 iOS 9,一樣也是 bug 一堆

手機有 bug,重開機就好;但汽車有藍畫面,真的不是重發動一下就好;我們難保無人駕駛汽車的未來,也會像手機一樣。

 

正視消費者的信心問題

我們不是不知道「人類」這種東西不穩定、也不可靠;我們也不是不知道電腦會比人類可靠和穩定。但是,當科技界沒能正視我們對消費電子產品的信心,就打算直接到位,直接讓電腦來接管人類的生死,我們就會變得很難接受。

無人駕駛真正的難度,絕對不是「技術」,而是「人」:最難的不是如何讓技術變得更安全,而是如何讓人類知道,它們的技術為什麼會真正的安全。

(本文由 愛范兒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