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求取得獲利先機,自動駕駛界競爭日趨白熱化

21

自動駕駛汽車原本只是科幻小說或電影中的概念,但一些機器人領域的工程師卻不信邪,他們將這概念變成許多古怪的研究專案。如今,這些被潑了無數冷水的專案成了現實,自動駕駛汽車即將改變人類的交通形態。

縱觀整個業界,未來誰能先到達終點,誰就能在價值 770 億美元(2035 年)的巨大市場中佔盡先機,而後來者會被世界遺忘。

「為了在未來能分到一塊蛋糕,投入自動駕駛技術研發的資金正在層層加碼,更重要的是,這些投資不是空頭支票,它們可是實打實的真金白銀。」精通自動駕駛汽車法律的史丹佛法學院學者 Bryant Walker Smith 說。

據了解,自動駕駛工業的主要玩家 Google Waymo、特斯拉和 Uber 等都在爭奪建立產業標準的發言權。無論哪家公司都冒著極大風險。就拿 Uber 來說,自動駕駛是他們提升利潤率的殺手鐧,如果無法先佔一步,Uber 的商業型態就會被複製,等待他們的就會是萬劫不復。因此,即使前路漫漫充滿風險,Uber 也必須義無反顧。為求取得獲利先機,自動駕駛界競爭日趨白熱化

▲ Waymo、特斯拉和 Uber 無人車團隊的競合。

自動駕駛工業激烈的競爭已催生了至少兩場劍拔弩張的訴訟。訴訟的起因也很簡單:一是由於員工跳槽帶走技術,二是由於新公司崛起威脅老公司地位。

除了科技公司,傳統的汽車廠商也不甘寂寞,通用、福特、飛雅特和戴姆勒等公司都打開「錢包」對自動駕駛技術投入巨資。雖然現在看不清這些錢是否打水漂,但從很多團隊的動向來看,他們都盯上了 Uber 和 Lyft 的飯碗。

一陣明爭暗鬥後,戰況最為激烈的要數 Waymo 與 Uber 的訴訟了。Waymo 聲稱,自家前工程師 Anthony Levandowski 在離開公司前下載了 1.4 萬份機密檔案,並藉 Waymo 的核心技術成立了新創公司 Otto,而 Otto 成立沒幾個月,就被 Uber 收入麾下。

在法庭上,Waymo 要求法官禁止 Uber 使用 Levandowski「偷竊」的雷射雷達技術,如果判決成立,Uber 的自動駕駛汽車專案將遭遇滅頂之災。

在矽谷,有關商業機密的爭鬥是家常便飯,但一旦 Google 加入戰事就不同了,搜尋巨頭可是將自動駕駛專案看得很重。

「以前都是別人告 Google,他們當原告的次數可不多。」Santa Clara 律師事務所專攻高科技訴訟的 Eric Goldman 說。

曾幾何時,自動駕駛產業是個緊密社群,但 Waymo 的一紙訴狀把人們從美夢中叫醒,原來這個產業競爭的火苗已燒得很旺了。

「大量工程師同時做同樣的事,他們要麼在大學研究,要嘛為公司提供諮詢,要嘛就建立自己的公司。」Smith 說。「要知道,有關自動駕駛技術的資訊曾是整個產業免費分享的。」

今年 1 月,特斯拉也將前雇員安德森告上法庭,該案與 Waymo 一案類似,特斯拉認為這名工程師偷了自家 Autopilot 系統的機密技術,而且還要從公司挖人成立自己的公司與老東家競爭。

近日,安德森和 Google 自動駕駛專案前 CTO 烏爾姆森一起創立了自動駕駛新創公司 Aurora Innovation。最終,安德森從特斯拉挖走了兩名員工。

特斯拉律師表示:「特斯拉理解一些員工想追逐其他機會甚至創立自己公司的想法,對於員工的訴求,特斯拉一般支持和尊重。不過,像安德森這樣濫用公司信任的作法我們無法接受。」

特斯拉並不是唯一被人才流失困擾的公司,去年年底的兩個月內,Uber 有約 20 名有經驗的工程師選擇離開,一些人加入 Argo AI,這家公司也是 Uber 前工程師建立的。同是去年年底,兩名 Google 自動駕駛專案高層也離開老東家創立了 Nuro.ai。

業內專家表示,大量人才的離開讓各家公司受傷頗深,畢竟這個產業現在人才嚴重短缺。

「搜尋並招募頂級人才並非易事,各家公司已經展開搶人大戰。」自動駕駛軟體新創公司 nuTonomy 創始人兼 CEO Karl Iagnemma 說。

除了人才,資料也是重中之重,各家公司必須積累大量駕駛資料才能提升自家自動駕駛技術的水平。在資料上,最先起步的 Google 優勢巨大,他們的測試車 2009 年就上路了,現在 Waymo 車隊規模已達 60 輛。

Uber 搜集資料的方式類似,他們的測試車隊已在舊金山、匹茲堡和亞利桑那州三地上路。特斯拉更加「機智」,他們賣出的電動車只要開啟 Autopilot,就成了專屬的資料收集機。

與大公司不同,許多新創公司採取其他方式。就拿新創公司 Nauto 來說,他們將相機套件(可以在不安全情況下警示)以 400 美元的低價賣給計程車、租車公司和網約車司機,經過改裝後的車輛會不斷搜集駕駛資料並回傳給 Nauto,這樣就無需自己營運測試車隊了。

大家都在做自動駕駛汽車,那麼未來的盈利形態是什麼?從現在來看,用自動駕駛汽車經營叫車服務是各家大公司最清晰的路線圖。至於車輛用了什麼技術,各家公司更是守口如瓶。在 Waymo 狀告 Uber 的案子上,Waymo 甚至都不願明說 Uber 到底偷了自家哪項機密。

無論該案最後以什麼結果告終,都會對整個業界產生巨大影響。

(本文由 雷鋒網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Waymo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