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護機器人再添用途,擔任兒童物理治療師成效更好

31

轉載從: Tech News 科技新報

照護機器人再添用途,擔任兒童物理治療師成效更好

機器人可以解決許多產業缺乏勞動力的問題,包括老年照護人力在內,而 MIT 報導美國亞特蘭大一名兒童腦性麻痺患者案例顯示,現在機器人甚至可以代替物理治療,且成效更好。未來可能還可以協助托兒中心,成為兒童照護的幫手。

現在腦麻患者必須定期去醫生辦公室,或者自己在家進行重複的治療工作,過程很無聊,但亞特蘭大一名兒童腦麻患者接受機器人治療實驗,在家裡接受一個名為達爾文的小機器人擔任物理治療師,治療成效更好。

喬治亞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使用機器人幫助兒童和成人實現物理治療目標,研究人員發現結合一個簡單的遊戲與鼓勵的字眼,以及配合機器人提供的動作導引,相比要求他們自行完成例行治療工作,更能提高患者的治療意願與效果。

喬治亞理工學院教授 Ayanna Howard 認為,物理治療必須每天做,現在兒童患者治療過程最主要的問題之一就是活動都做得不夠。在實驗中,研究人員使用 3-D 運動追蹤器來監測受試者的運動,讓達爾文可以鼓勵患者做正確的動作,當患者動作錯誤時還會親身示範,使用機器人可讓患者的身體活動顯著增加。

報導指出,隨著機器人硬體愈來愈便宜且程式更容易設計,機器人可能會開始在日常生活一些令人驚訝的領域裡出現,機器人可能不會取代物理治療師,但可以協助提供常規的指導和鼓勵患者。現在許多公司正在為家庭開發簡單的機器人助手。

工業機器人手臂可以結合電腦視覺系統,提供簡單的家庭幫助,只要改變演算法就能改變機器人的用途。Howard 的研究團隊正在探索協助日常保育任務的機器人,研究人員認為機器人可以協助日托設施,執行簡單的任務,甚至能夠擔任餵食工作。Howard 表示機器人不會減少孩子在日托中心與人接觸的機會,因為在日托中心的孩子大多是與其他孩子互動。

但史丹佛大學教育科技專家 Dan Schwartz 表示,使用機器人的方式有很大潛力,但硬體可能不會永遠受到歡迎,因為小孩通常會害怕機器人,小孩面對機器人出現的「恐怖谷」心理很難避免。

達爾文機器人也可以與老年患者合作,提醒他們服藥或進行日常鍛練。現在日本製造的 Paro 機器人已經在一些養老院工作,幫助減少患者的壓力。

南加州大學研究社會機器人的教授 Maja Mataric 表示,現在最大的挑戰是搞清楚人類與機器人互動的動態關係,因為用戶真正需要什麼和他們想要什麼通常不一樣,而更了解人們並創造最適合的科技,通常是最困難的部分。

(首圖來源:Flickr/Vladimir Pustovit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