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時鐘失調,恐是阿茲海默症前兆

28

轉載從: Tech News 科技新報

生理時鐘失調,恐是阿茲海默症前兆

白天打瞌睡,晚上無法一覺到天亮──小心阿茲海默症悄悄上門。

2017 年諾貝爾生醫獎主題「生理時鐘」(circadian rhythm)已被證實與許多腦部活動息息相關,包括生理時鐘失調會影響記憶力及學習力等,一項近期發表於美國醫學會《JAMA》 期刊的研究指出,生理時鐘紊亂可能在阿茲海默臨床症狀出現前就會產生。

這項研究針對 189 名平均年齡 66 歲、無任何阿茲海默臨床症狀的年長個體進行生理時鐘追蹤。其中一部分受試者透過正子電腦斷層造影(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掃描來檢測腦部是否有類澱粉蛋白斑塊(amyloid plaques)存在;一部分受試者透過腦脊液檢測有無阿茲海默相關蛋白質存在;還有一部分同時接受兩項測試。

結果顯示,其中 139 名受試者未發現有象徵阿茲海默症前臨床期的類澱粉蛋白存在,這些受試者幾乎全部都有正常的睡眠/覺醒週期,除了一小部分因高齡、睡眠呼吸中止或其他因素有生理時鐘被擾亂的問題。

而另外 50 名受試者的腦部掃描或腦脊液檢測,則發現有異常結果,這些受試者全部都有嚴重的生理時鐘干擾問題(由他們晚間休息及白天活動的時間來定義)。即便在控制了睡眠呼吸中止、高齡及其他干擾睡眠等因素後,睡眠/覺醒週期紊亂現象仍舊存在。

所有受試者都穿著類似跑步監測的裝置在身上,為期一至兩週,同時每天早上也要完成詳細睡眠紀錄。透過白天及晚上的活動監測,研究團隊得以了解受試者如何分配 24 小時的休息與活動時間。在白天及夜晚有短暫活動及休息的受試者,腦部發現類澱粉蛋白的機會大增。

睡眠時類澱粉蛋白濃度會下降

研究第一作者 Erik S. Musiek 說,「參與此研究的受試者並沒有睡眠不足的問題,但他們的睡眠是片段式的,晚上連續睡 8 小時跟白天分次小睡結果很不一樣。」

這項人體研究結果呼應了 Musiek 研究團隊對小鼠進行的試驗,這項與 Geraldine J. Kress 共同合作的研究近期發表於《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期刊,發現生理時鐘干擾會加速類澱粉蛋白斑塊於腦中的形成,此現象與阿茲海默症有強烈關連。

Musiek 在乙型類澱粉蛋白沉積症小鼠身上研究生理時鐘紊亂帶來的影響,透過將生理時鐘的調控基因破壞,達到干擾生理時鐘目的。

「兩個月後,相較於生理時鐘正常的小鼠,生理時鐘遭干擾的小鼠多出相當程度的類澱粉蛋白斑塊,同時其腦部類澱粉蛋白濃度週期也發生改變。這是第一個證明生理時鐘受到干擾會加速斑塊沉積的數據。」

先前於華盛頓大學進行的人體及動物研究都發現,類澱粉蛋白濃度的晝夜波動可預期,睡眠時類澱粉蛋白濃度會下降,許多研究同時顯示睡眠被干擾或無法充足睡眠時濃度會上升。

「在這項新研究中,我們發現臨床前阿茲海默症患者,其生理時鐘活動模式有較多片段,白晝間也有較多非活動或睡眠期,夜間有較多活動期。」華盛頓大學醫學院(Washing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副教授 Yo-El Ju 如此說。

到底是生理時鐘紊亂導致阿茲海默症?還是阿茲海默症改變了生理時鐘?Musiek 和 Ju 都表示,目前還太早為這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下定論。

「但至少我們了解到像這樣的生理時鐘失調現象,很有可能成為疾病前臨床期(preclinical Alzheimer’s disease,尚未有臨床症狀產生的阿茲海默症)的生物指標。我們希望在未來能夠持續追蹤這些受試者,繼續了解是否他們的睡眠及生理時鐘問題會提高發展出阿茲海默症的機率,又或者是阿茲海默症會持續對大腦造成影響而導致睡眠及生理時鐘問題。」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