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智慧製造為台灣第 3 個兆元產業目標,科技部推動 5 大專案計畫

80

轉載從: Tech News 科技新報

落實智慧製造為台灣第 3 個兆元產業目標,科技部推動 5 大專案計畫

由於「智慧機械」是行政院 5+2 產業創新政策之一,亦為帶動其他產業發展之重要基礎,使得科技部在智慧機械之推動不遺餘力。日前,科技部在 「2020 台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 (TAIROS)」 開幕之際,亦透過會場中的 「科技部智慧機械創新館」 展示有關智慧製造的 5 項專案計畫,使學術界創意構想能落實於產業應用上,而這 5 項專案計畫也吸引了共 9 校 15 個計畫團隊菁英參與。

科技部指出,有關智慧製造的 5 項專案計畫包括了「智慧機械與 AQI 氣體感測器服務平台」、「前瞻智慧型機器人模組開發與系統整合專案」、「單機設備或單元智能控制系統先進技術」及「加值軟體研發專案與先進製造技術:智動機電系統暨連網整合(AMP-2)」等結合學界團隊之創新研發能量、國研院之系統化技術研發平台以及產業應用成果,建構符合國內產業技術需求之智慧機械創新生態圈。

此外,科技部所推動的專案計畫,預期在智慧機械領域所扮演角色,從上游的感測器元件,中游的工具機控制器、機器人,到下游的先進製造應用,勾勒出智慧機械產業所需一條龍製程體系。學界的創新研發技術可透過國研院服務平台的技術加值,協助學界團隊進行技術開發,並將人工智慧 (AI)、物聯網 (IoT)、大數據 (BigData) 等資通訊科技,以及感測器元件實際導入到產業應用,促使產業數位轉型。並且透過跨域整合、產學合作及法人加值,將學研界的創新構想及技術與產業應用融合為一生態圈,形成從感測器元件端到智慧製造應用的在地化智慧機械產業聚落,並發展策略合作夥伴關係。

落實智慧製造為台灣第 3 個兆元產業目標,科技部推動 5 大專案計畫

▲ 科技部長 吳政忠(Source:科技新報)

科技部長吳政忠在致詞時表示,當前是最艱困,卻也是最有機會的時代。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各項經濟都受到了影響。在行政院推動的 5+2 產業創新計劃當中,疫情期間生技產業表現好,半導體的表現也不錯,但是工具機產業的表現就不如預期。為了整體產業的發展,科技部結合業界希望能提前部屬。有鑑於機械產業是工業之母,在當前防疫的時期中扮演著重要的關鍵角色,例如在防疫口罩的生產上,因此更加需要有創新的想法來落實。

吳政忠進一步指出,在智慧製造中,機械將不再只是機械而已,而是要延伸到其他的領域,發揮智慧製造的效益。事實上,在當前人們處於萬物聯網的時代中,虛實結合已經成為一種趨勢,運用在智慧製造上,透過人工智慧的應用,加上新一代 5G 聯網的發展,這使得智慧製造成為了產業的四肢,把產業的創新想法透過這四肢來加以實現。所以,科技部推廣 5 項專案計畫就是要藉由學術單位、法人、科技部三方面的合作,向相關方面進行發展,並加快速度超前部屬。另外,在智慧製造上,工程師們不僅要有科學的想法,還要有外觀美學的設計素養,這些都會包括在專案當中。如此在整個台灣產業,有中上游的研發,下游展業的生產,再加上人才的培育,將智慧製造深入到各領域中,提高競爭力。

另外,國研院副院長林博文也指出,在推動智慧製造的計劃上,國研院的角色就是在於輔助科技部,並且建構相關研發平台,使智慧製造能與半導體、生技產業等進行合作,讓整個計畫能夠跨司,到未來跨部會合作。而透過進行學界與業界的對接,在整合 5 大專案之後,國研院就成為其中學界與產業界溝通與互動的橋梁,使其雙方共同促進新興產業的發展 尤其是在智慧機械領域上。

落實智慧製造為台灣第 3 個兆元產業目標,科技部推動 5 大專案計畫

▲ 左起為國研院儀科中心主任楊燿州、達明機器人營運長黃識忠、建構民生公共物聯網計畫推動小組召集人呂忠津、科技部工程司司長徐碩鴻、中興大學副校長周至宏(Source:科技新報)

而為了促進智慧製造領域在學界與產業界的進一步溝通與合作,當天活動中也同時舉辦 「科技與工業的火花」 論壇,由 「建構民生公共物聯網計畫推動小組」 召集人呂忠津擔任引言人,邀請中興大學副校長周至宏、大銀微系統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絲國一、以及達明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營運長黃識忠等共同針對智慧機械與智慧製造的發展等創新、產業永續等議題進行深入討論以及對談。在過程中,藉由將學界研發能量,在把研發的成果落實於業界的方式,進一步提升科技產業發展,提升國家競爭力,實現科技立國之目標。

展館第二天活動則以「產線放大鏡」與「設備感官的觸動」兩大主題串聯五大專案核心技術。上半場由虎尾科技大學沈金鐘副校長演講 「IIOT智能感測技術開發與應用」做為開頭,接續則有中興大學陳政雄教授主講 「先進材料的高效率與高品質超音波振動輔助加工技術」、逢甲大學彭信舒副教授分享 「射出成型機智能化發展與應用」,最後則由高雄科技大學楊浩青副教授演講 「智慧刀具檢測」作為上半場共四個技術發表的結尾。

下半場共有六個場次,包含中興大學蔡清池特聘教授主講「智慧型工業機器人之人機協作安全防護模組研製」、成功大學藍兆杰教授帶來「機器人扭矩控制簡介」、高雄科技大學薛丁仁副教授演講「半導體晶片型氣體感測器趨勢與發展」、成功大學方冠榮教授分享「尖端材料與元件在空氣汙染防制之應用」、中山大學王郁仁副教授主講「力矩/力量感測器設計、應用與突破」、以及彰化師範大學曾立維教授分享「人工智慧及其應用」。

就如同科技部長吳政忠所表示,機械產業是台灣的第三個兆元產業,至為重要。因此,在推動策略上包含橫向連結及縱向串聯,結合科技部、經濟部與教育部從不同面向共同努力,並且由學門基礎研究奠定紮實的基礎,再由專案計畫針對業界技術缺口進行前瞻研發,同時藉由國研院扮演系統化技術研發平台的角色來協助學界團隊,最後透過鏈結產學的機制加速將學界研發成果落實於產業應用,甚至是商品化、衍生新創公司,達成 「連結在地」、「連結未來」 與 「連結國際」 之目標。

(首圖來源:科技新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