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從: Tech News 科技新報
近日,路透社撰文介紹了中國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各地瘋狂開拓產業圈的浮華表象背後,是無法估量的隱憂。
發展迅速的中國總會給人以光怪陸離的割裂感,就在長江沿岸蕪湖城中的一條滿是廉價按摩店和賓館的小街上,我們卻見到一家小餐廳為招攬遊客而購買了一台機器人。在一個陰雨濛蒙的周五,這台名為「英雄」的機器服務生正隨著音樂,雙眼閃光來招攬客人進門。
這台機器人也是近些年來蕪湖產業的一個縮影,這個長江沿岸的小城希望自己能成為中國機器人發展的中心。當地政府為了完成政績,根本不在乎這些機器人能否真正賣出去,只是一輪又一輪的在資本市場上為瘋狂的廠商融資。
「英雄」就是蕪湖機器人熱潮的產物,它誕生於該城市近郊的一個機器人創業園,整個研發生產周期還不到半年。該公園總投資達到了 22 億人民幣,下一階段,當地政府還準備在創業園區內新建一家酒店,一個展覽中心和一塊文化廣場。未來,當地政府還將透過「地方政府融資直通車」計畫再拉來 12 億人民幣的資金,以吸引更多機器人公司來此設廠。
發展機器人技術其實無可厚菲,但問題在於中國像蕪湖這樣,瘋狂燒錢建造機器人創業園的中型城市可不在少數。而透過所謂「融資直通車」融資進行基礎設施重複建設的城市,往往都背上了沉重的債務包袱。當熱潮過去,留給這些城市的只有還不完的債和創業園內數不清的荒草。
2015 年,為了推動中國在機器人領域的發展,政府推出了「中國製造 2025」行動綱領,由於缺乏統一指揮,各個城市為了政績紛紛上馬自己的機器人計畫,大量資金湧入這一領域。其實明眼人已經可以看出,雖然市場對機器人自動化的需求仍在不斷上升,但中國的機器人市場已經明顯出現了產能過剩的趨勢。
數據顯示,2015 年中國對工業機器人的需求增長下跌了約三分之二,但與此同時,卻有超過 40 個機器人創業園在全國各地興建而成。今年 6 月,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警告稱,中國機器人產業已出現「高階產業低階化」的趨勢,並有投資過剩的隱憂,機器人企業要避免盲目擴張和低水平重複建設。
強撐出來的增長
早在上世紀 90 年代,「融資直通車」計畫就在中國各地興盛過,當時地方政府透過該方式繞過了各種金融監管,為城市建設和各種計畫募集了大量資金。
誠然,「融資直通車」在國際金融危機中對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發揮了強大的支撐作用,但同時它也讓中國地方政府背上巨大的債務負擔。國際清算銀行的數據顯示,地方政府背負的債務已經達到了驚人的 26.56 兆美元,為 2015 年中國 GDP 總量的 2.55 倍。僅今年前 5 個月,透過「融資直通車」拉來的投資額就比同期增長了 72%,達到令人震驚的 7,400 億人民幣。
「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公司正在想盡辦法斂財,」渤海信託的李元建說,該公司也為許多無法從主流市場獲得投資的公司提供了大量的高息貸款。
失去控制的「快車道」
由於是社會主義國家,中國的金融體系相當鬆散,地方政府花掉了 85% 的預算,但卻只能拿到 50% 的稅收,因此它們不得不舉債度日。
這樣一來,中央政府很難管控地方政府的所作所為,城市們也都各自為戰,缺乏相互間的數據交流,因此一旦中央推行新的計畫,各地重複建設的現象非常嚴重。
「我們只是一家融資平台,融到錢後就放貸給有需要的公司,」蕪湖市九江去建設投資公司負責人說。眼下,它們正負責售賣建設機器人中心城市的政府債券。
如果這只是民間資本的遊戲,其實也無傷大雅,但關鍵這所謂的機器人中心城市根本就是地方政府精心設計的,它們認為中央政府會負責到底,因此更加有恃無恐,但這根本就是在賭博。
「進駐產業園的所謂機器人創業公司,其實根本就拿不到標準的信貸指標,它們在這裡能拿到錢完全就是藉著當地政府的支持,而地方政府則認為自己是中央政策的忠實執行者。」新加坡西方資產管理公司的傑鵬說,他也是「融資直通車」的投資者之一。
對投資者來說,高企的回報率是他們加入「融資直通車」的主要原因之一,但資本的狂歡卻引起了人們對新一輪投資浪費的擔憂。之前,中國各地政府就將大量資金導入當地市政形象工程和創業中心的建設,導致大量設施荒廢。
志氣滿滿的「創業者」
當然,現在我們還無法判斷蕪湖機器人創業園是否是個新騙局,但其擴張計畫十分大膽,其工業機器人產能將從現在的年產 1,000 台迅速提升至 10,000 台。
不過,即使是獲得了政府空前的支持,該園區能拿得出手的大企業依然屈指可數。園區內大多數企業都是新創公司,有的甚至是古老的裝備公司,它們的產品依然是各種過時的農具。
開頭我們提到的機器人「英雄」就來自產業園中的 Okayrobot 公司,它們不但製作了機器人服務生,還打造了包括空調頭盔、臥式淋浴器和機械外骨骼等腦洞大開的產品。不過,唯一能讓人眼前一亮的機械外骨骼產品,現在還停留在 PPT 階段。
(本文由 雷鋒網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達志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