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電影《關鍵報告》嗎?如今劇情可能即將要在現實生活中上演了。根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中國臉部辨識廠商正在運用人工智慧(AI)技術研發一項系統,希望用來協助警方在犯罪行為發生之前,就能辨識並逮捕嫌犯。
協助開發的雲從科技(Cloud Walk)正在測試一個系統,透過個人移動路線和行為數據,來評估犯罪的可能性。當公民的犯罪風險到達危險的高度時,系統就會通知警方,讓警方介入干預。
雲從科技發言人表示,警方將能透過使用大數據系統,根據人們的目的地與行為來評估高度可疑的人群,如果某人經常前往販賣刀具的商店,又總是在交通樞紐停駐,他的犯罪風險自然就會提升。
中國科技部副部長李萌表示,只要政府部門妥善運用這項智慧系統設備,就能夠事先辨別出誰可能是恐怖分子,誰又有做壞事的打算。「犯罪預測將成為中國政府在 AI 科技上的重要應用項目」。
中國運用臉部辨識技術已經有一段時間,這項技術甚至用來打擊最常見、最輕微的交通違規行為──逕行穿越馬路,搭載辨識技術的相機會拍攝穿越者的照片,並公布在鄰近的牆上。如今隨著 AI 技術不斷更新,相關辨識功能也持續擴大中。
根據了解,中國計劃使用的這項預測犯罪系統,主要仰賴的 AI 技術包括臉部辨識及步態分析,能從監視畫面中辨識身分,「群眾分析」功能也能用來檢測人群中可疑的行為模式,像是專門在火車站偷取錢包的扒手。
除了跟蹤有犯罪歷史的人之外,這項技術也能用來監控「高風險」的地方,像是五金行。雲從科技發言人表示,人們如果只是買了一把廚房用刀具,並不會引起關注,「但如果他同時買了一把鐵鎚和麻袋,那他就會變得可疑了」。
但金融時報認為,這項新技術也導引出新的問題,那就是可能造成的誤判情況,儘管中國法律上不允許判處某人未犯的罪行,但嫌疑犯仍舊可能被指控「意圖犯罪」。
北京一間律師事務所的合夥人指出,嫌疑犯確實可能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被起訴,而在中國現行的司法制度下,這些不具證據的誤判結果將難以在上訴過程中扭轉。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