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從: Tech News 科技新報
隨著全球迎來高齡化趨勢下,健康照護領域支出正持續攀升,據預估至 2030 年,隨著醫療需求人口大幅成長超過 50 % ,全球照護支出將超過15 兆美元,照顧人力缺乏也將成為一大問題,該如何運用數位化產品技術與服務應對將是一大挑戰。
聯合國在 2017 年人口資料統計中預估,受到高齡化、少子化的影響,2030 年亞洲地區 65 歲以上人口將佔全球 60%,這意味著高齡、慢性病需求將持續提升,全球醫療照護需求增長速度明顯超過經濟成長,不僅世界衛生組織對此趨勢已提出相關警訊,未來中長期更對醫療院所、各國財政支出同樣將是龐大負擔與挑戰,工研院產科國際所以健康照護的需求為出發點,在 10/30 年度研討會中整理了相關數據協助分析未來健康照護趨勢。
據衛服部統計, 2019 年台灣平均每千人護理師為 7.3 位,每千人執業西醫 12.1 位,兩者均低於鄰近台灣、亞洲中更高齡化的日本市場,以及目前最積極結合智慧健康照護發展的美國。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對各國提出建議,不論政府公部門、或民間企業現階段都積極投入智慧健康照護發展。
除了大環境的驅動力,ICT、大數據與 AI 應用的產品技術與服務發展日趨成熟,加上武漢肺炎(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對社交型態的影響,都將改變現代人對健康管理觀念,讓遠端智慧健康照護發展更加快速,打造更多元創新服務的服務模式。
近年科技應用中,5G 通訊網路無疑是其中最受關注的重大進展,而它在健康照護領域的影響也受到相當重視;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在 2019 年便要求醫療產業與電信營運商共同制定 5G 醫療建設標準,日本、南韓也在 5G 規劃中,要求電信業者將優先規劃在數位健康照護產業上的應用。
台灣今年正式踏入 5G 時代,若要讓行動通訊網路逐步商業化,對於 5G 健康照護應用發展評估也必須更務實、更貼近實際運作的環境。產科研究所生活與生醫研究組池煥德指出,5G 具備大頻寬(eMBB)、低延遲(URLLC)、大連結(mMTC)等多項優勢,但由於其覆蓋範圍小、體積等問題,若能搭配 Wi-Fi 6 在室內使用,將更有機會實現無縫的聯網環境。
在 5G 及社交型態改變帶動下,全球健康照護領域有望快速成長,推估至 2025 年市場將可從今年的 35.15 億大幅成長至 371.41 億美元,隨著醫療照護服務逐漸去中心化,遠距監測將成為規模最大的應用,池煥德指出,英國利物浦 5G 測試經驗也顯示,在 4G 環境可以運作的健康照護應用只需些許調整,便可在 5G 環境中更多落地、取得良好成效,未來包含醫療數據傳輸、遠距健康監測、遠距醫療和遠距手術等應用都應優先受到重視。
(首圖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