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日本《共同社》的報導,目前處於經營重狀態的日本老牌家電與科技大廠夏普(SHARP),在由台灣的鴻海集團入股投資,並進行重整經營這的半年多來,業績有了一定改善。而且,夏普還提出在美國設立大型液晶面板工廠的計畫,準備轉守為攻。不過,由於 2015 財年剛剛才面對巨額虧損,且一度面臨破產,如今夏普才「大病初癒」,就大筆金額投資,也伴隨著巨大的風險。
報導指出,為了展開工廠設立計畫,夏普計劃廣泛募集日本國內相關企業進行投資。雖然夏普自身的負擔金額尚不透明,但工廠建設估計需要數千億日圓。儘管從往來的債權銀行手中,夏普獲得了 3,000 億日圓的新授信額度,但對資金籌措來說仍是一大難題。而且,夏普 2009 年由子公司在大阪堺市投資約 4,300 億日圓興建的全世界最先進液晶面板工廠,就是當年造成夏普運營失敗,最後成為引發經營危機的罪魁禍首。
報導進一步指出,中國廠商在中央和地方政府豐厚的資金支援下,規劃興建大型液晶面板工廠。競爭對手南韓 LG 電子,也在 OLED 面板的量產方面領先一步,逐步提升市場佔有率。這些情況,雖然有面板供給過剩導致價格崩跌的隱憂,但夏普認為以新興市場國家為中心,從傳統映像管電視轉向液晶電視的更新趨勢發展,以及先進國家也流行更大尺寸的液晶電視情況下,未來將使面板的需求大幅擴大。
夏普還認為,包括液晶面板在內的顯示器業務,目前約占夏普總銷售額 4 成,投資該領域對於經營重組是不可或缺的項目。
然在美國市場,夏普已將液晶電視「AQUOS」品牌使用權出售給其他公司,使自身的電視銷售處於艱難局面,夏普與母公司鴻海目前正為買回 AQUOS 品牌展開談判。此外,日前夏普對南韓三星電子的面板銷售也宣告中斷,亟需加緊確保在北美市場的面板銷售對象。在重重問題之下,夏普未來興建大型面板廠後,能否如預期有好的銷量,目前仍未可知。
日前公布的夏普 2016 年第 4 季(2016 年 10 月到 12 月)財報中,顯示公司在近 9 季以來首次達到獲利的目標。市場人士分析,這是夏普與鴻海一同推動的物流高效化和採購成本削減後在財報數字上的具體呈現。不過,分析師也警告,夏普要從此轉虧為盈,除了節流,還必須開源。目前夏普的相關業務除了面板,其他項目依然是霧裡看花。夏普雖然提出強化物聯網(IoT)及人工智慧相關業務,但能否將其打造成獲利的業務支柱,目前尚難預料。
所以,夏普的財務剛剛獲得轉正的情況下,具體的企業營運體質似乎還沒完全恢復。此時夏普的各項大型投資,市場分析師都認為將伴隨巨大的風險。
(首圖來源:Google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