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奕瑾:台灣拚 AI 不需跟隨別人腳步,應勇敢追夢創造體驗

28

台灣擁有人工智慧(AI)領域人才,也具備軟硬體技術實力,只是缺乏編織夢想的勇氣。PTT「創世神」、台灣 AI 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指出,台灣需要加強的是追逐夢想、建立體驗,不必複製別人的成功經驗搶當第二,要勇敢走出自己的路才有意義。

成功無法複製,應做創造者而非追隨者

杜奕瑾 23 日出席聯合報系願景工程活動時,為台灣發展 AI 提出看法與建言。他表示台灣有很好的硬體廠商、軟體人才和創新想法,但常會因為沒有成功先例而不敢投入,一有成功的例子就紛紛搶進。「如果很明確發現某條路會成功,那一定是紅海,」杜奕瑾說先不管一條路可不可行,只要努力做出成果,整個價值鏈都會屬於你,其他人就是追隨者(follower),一旦創造出價值,即使有其他公司做出一模一樣的東西,也無法將你打敗。

「成功通常是不可複製的,」杜奕瑾鼓勵大家勇於在 AI 領域中創新,去做一些別人認為沒有價值的事,「自己一路走來發現,我們做出來最有價值的東西,往往是一開始老闆覺得沒價值的事」。從日常生活中找出別人還沒解決的問題,只要想法夠好、夠創新便值得一試,但如果是大家都在炒的話題,如 AlphaGo,那再去做類似的東西就沒有意義了。

杜奕瑾指出,美國與中國的科技大廠多著重軟體而非硬體,台灣在考量軟硬體如何整合之前,應先認清軟、硬體兩者為不同專業範疇。對於偏重硬體研發的台灣來說,有些人認為台灣市場太小,難以發展 AI,他則認為台灣應放眼國際,該擔心的是野心太小而不是市場太小的問題,尤其軟體不分國界,只要能夠證明想法是對的,不管有沒有夠大的市場,都可以將軟體運用在全球各地。

掌握三大發展重點,思考該解決什麼問題

針對台灣發展 AI 領域,杜奕瑾提出三大重點。首先是資料創新,需要資料訓練模型與 AI 演算法。他提到,目前全球智慧型手機數達 20 億支,帶動資料量快速成長,而過去兩年所蒐集到的資料量,就占了人類史上總資料量逾九成;接下來則將進入物聯網(IoT)時代,以後不只手機、PC 聯網,家中所有裝置都會聯網,預計 2020 年全球 IoT 裝置將達 250 億台,未來資料量可望持續快速成長。

雖然擁有資料的人有一定競爭優勢,但不見得所有文字、影音影像日後都能做為 AI 的主要資料,而一些應用如自動駕駛、家用機器人、智慧語音裝置、無人機等等所產生的資料,才較符合未來 AI 時代所需。杜奕瑾認為只要想清楚解決目標,那從現在開始蒐集資料也不遲。台灣其實有很多隱形冠軍,日常生活中所做的每件事都有資料,只要具專業性就有其價值可加以蒐集。杜奕瑾透露當初在架設 PTT、蕃薯藤時,不少人嘲笑他們沒什麼資料,但他認為在資料蒐集上不必好高騖遠,甚至可忽略資料持有者所定義的門檻,因為門檻只是做為進入障礙(entry barrier)讓別人無法打進。「不要擔心資料從哪來,先想想要解決的是什麼問題,」他說。

第二是演算法創新,近年來在演算法大幅進步下,AI 應用領域愈來愈廣,包括影像辨識、臉部辨識等,錯誤率甚至比人類來得低;自動駕駛車也是其中一例,肇事率低於人為操控,比人類來得安全可靠。接下來,台灣得積極從日常生活中發掘更多應用。

第三是結合專業領域應用,「台灣在資料創新、演算法創新這兩項都很強,但需要加強的是敢去作夢、追逐夢想、建立體驗,」杜奕瑾說,就像 1995 年那時他們架設 PTT 時一樣,當時沒人會跟他們說那是對的,只覺得有興趣就去做,AI 也是一樣。「試著去看身邊的問題,有什麼可用 AI 解決,手上有哪些工具就拿出來,依照每個人的專業領域,將夢想編織出來,」杜奕瑾鼓勵大家大膽想像,並將生活中所發掘出的待解問題,運用現有產業優勢結合專業領域,努力在 AI 領域創造新想法、新話題。

(首圖來源:聯合報系願景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