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個混血兒、「他」含著金湯匙出生、「他」曾集萬千矚目於一身、「他」經歷了無數讚譽和質疑,很多人認為「他」會被寫進歷史,如今「他」卻稍顯頹靡……
「他」是 Pepper。
從 2014 年誕生開始,Pepper 就成了引領「情感機器人」的標誌性產物,並且不斷引發銷售狂潮。但短短 3 年,機器人產業變化巨大,Pepper 風光不再。
就在上週,日經新聞報導了一則關於 Pepper 的消息:
軟銀集團向財務省關東財務局提交的 2016 財年(截至 2017 年 3 月)有價證券報告書顯示,軟銀旗下開發和銷售 Pepper 的軟銀機器人控股公司(Soft Bank Robotics Holdings Corp,下稱 SBRH)負債已經超出資產 314 億日圓。根據過去媒體一系列數據顯示,SBRH 至今已經連續 3 年虧損,2014 財年虧損 23 億日圓,2015 年淨虧損則高達 117 億日圓。據悉,Pepper 機器人的低利潤和巨大的研發投入是造成高額虧損的主因。
那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 Pepper 今日的境遇呢?Pepper 的未來在哪?
「先行者」造就了 Pepper 的光環
2012 年,軟銀收購了法國機器人公司 Aldebaran,也就是研發了知名雙足機器人 Nao 的公司,並將其改名為軟銀機器人控股公司,SBRH 的第一個作品就是 Pepper。
2014 年 6 月 5 日,軟銀首席執行長孫正義帶著 Pepper 出現在了全世界的面前,在那場足以寫入「機器人史」的發表會上,孫正義激動地向全世界宣布,世界第一個可以讀懂人類感情的機器人誕生了。
發表會過後,Pepper 就成了各大科技媒體的座上賓,聚光燈下傲視群機。
時至今日,提起 Pepper,雖然沒有往日風光,但也是一個不小的話題。Pepper 是如何建立輝煌的?落寞前的至高地位如何而來?
大致可以解釋為兩點:先驅和靠山。
先驅
Pepper 之所以在機器人領域有這樣的地位,多數是因為頭銜:「第一個可以讀懂人類感情的機器人」,「第一個」三字才是重中之重。
2014 年人工智慧風潮還遠沒有今天這麼火熱,人們對機器人的概念多數還是科幻電影,市面出現的一些消費級機器人、服務機器人還都處於低智慧狀態,更像一個個玩具。
在這種大環境下,推出一款能讀懂人類感情、陪人聊天說話的機器人,僅僅是「大眾的好奇心」就足以讓 Pepper 名滿天下,銷量不愁。
靠山
Pepper 出生時就背靠兩大靠山,一是軟銀集團,日本的巨頭大財團,有的是錢;另一個是法國成立十多年的小型仿人形機器人公司 Aldebaran,在 Pepper 之前他們就已開發出很成功的雙足機器人 Nao,技術上讓人放心。
然而這些還不夠。
2015 年 6 月,阿里巴巴與富士康分別向 SBRH 戰略注資 145 億日圓,推動 Pepper 在全球範圍內的開發和應用。
除了 Aldebaran 可能只在小圈子裡知名,軟銀、阿里巴巴、富士康,無論哪個拎出來都是科技圈裡的大 IP。有這樣的靠山集團,要財力有財力,要資源有資源,人們對 Pepper 的期望自然水漲船高。
什麼讓 Pepper 陷入困境?
2015 年 2 月 27 日,首批面向開發者的 300 台 Pepper 在 1 分鐘內一搶而空。同年 6 月起,SBRH 開始每月對外限量發售 1,000 台 Pepper,至該年年底,每個月透過軟銀官網販售的 1,000 台 Pepper 均在開賣後 1 分鐘內售罄。
看上去成功的銷售數據,引來的卻是鋪天蓋地的質疑,各個媒體、評測機構都對 Pepper 的功能、實用性感到不滿。這也是兩年後的今天 Pepper 逐漸落寞的誘因質疑。其實回過頭來分析這兩年 Pepper 的境遇,我們似乎能夠看到 Pepper 從高處跌到低谷的原因。
內因:
就 Pepper 本身來說,算不上一個好產品。
Pepper 身高 121 公分,只有上半身像人,移動並不是靠腿,而是設計一個「三角式」的輪子底盤。整體來說,並不讓人驚豔。
在外部功能上,Pepper 雖然有雙臂和雙手,但外媒測評結果顯示,這雙臂膀並不能幫助人做太多工作,甚至有媒體毫不留情地寫「它纖細無力的手指,甚至無法給主人倒一杯茶」的評語。
除了這雙手之外,整個機器人沒有其他能滿足服務機器人中「服務」功能的硬條件。
外形無需多說,畢竟軟銀的定義是「情感機器人」,語言能力才是重中之重,然而,語言功能也未出意料地讓人失望。
之前報導過測評機構對 Pepper 的測評結果,引用了中國測評平台 Zealer 首席測評人王自如對 Pepper 的評價:
這個機器人可能遠談不上可以辨識人類的情緒,甚至連正常的交流都做得不是那麼好,雖然說它會不斷和別人搭訕聊天,看上去好像挺熱情的,但不管你回答什麼,其實它都是接著之前的套路來說,並沒有根據上下文靈活回應,最多也只不過是抓一些關鍵字,把話題繼續下去而已。
這並不是一家之言,國外測評機構幾乎無一例外是類似評價。Pepper 智慧嚴重不足,直接導致「機設崩塌」。雖然後來軟銀選擇與 IBM 合作,將其認知計算平台 Watson AI 系統引入 Pepper,但並沒有為 Pepper 挽回多大聲譽。
團隊難以融合也成了開發阻礙。
之前外媒報導了一個細節:
Aldebaran 之前習慣法國的扁平化工作模式,被軟銀收購之後適應不了軟銀的公司文化,負責監管 SBRH 發展的業務經理既不說英語也不會法語,溝通成本居高不下。
另外,軟銀把語音、視覺、聲音情感分析等核心功能都外包出去,讓原來負責這些工作的 Aldebaran 漸漸邊緣化,最終導致 Aldebaran 創始人帶著核心團隊離開軟銀。
Pepper 產品本身的不成熟和原始團隊與軟銀的矛盾,以及其他大大小小的原因融在一起,促成了 Pepper 跌到谷底的主要內因。
外因:
Pepper 的節奏緩慢,耽擱了服務機器人市場火熱的最好時機。
2016 年,陪伴型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創業公司新生如潮湧,好多公司打著機器人的旗號,藉助其他成熟的語音語義系統公司的技術,以及開源的 Android 系統,製造一個又一個能聊天的「平板機器人」,雖然說功能上不一定比 Pepper 高多少,但價格卻比 Pepper 1 萬元人民幣的高昂售價低太多(1 萬元人民幣是日本本地主機售價折合成人民幣的結果,要想使用採用語音辨識引擎的對話功能和 App,用戶需要加入「Pepper 基本計畫」,基本包每月支付 750 元人民幣,分 36 期付款。而 Pepper 損壞時保險包每月近 500 元人民幣,分 36 期付款,以上均不含稅。如此計算,3 年下來,用戶在 Pepper 身上實際所支出的費用達 5 萬元人民幣),尤其很多中國廠商,依靠強大的本地供應鏈和 ODM 能力,複製一批又一批類 Pepper 機器人,價格卻只有 Pepper 的三分之一、四分之一、十分之一甚至更低。
火熱的市場,蠶食了大部分屬於 Pepper 的市佔率。
轉型市場仍然狀況不樂觀,並且在中國本地化引進策略存疑。
眼看「陪伴型機器人」的主打口號不能吸引客戶了,Pepper 慢慢開始轉型,轉向「機場、銀行大堂指引機器人」的用途,然而如上條所說,市場機會越來越小了。
2016 年 6 月,阿里與軟銀合資成立浙江阿里巴巴機器人有限公司,主要業務是負責 Pepper 的中國銷售,想打開中國市場。然而 Pepper 入華同時,做了一個至今讓人費解的舉動:
之前,Pepper 都是採用稍微賠本的銷售價格,加上開放的系統來吸引需要的 B 端用戶。到了中國之後,阿里直接給 Pepper 定了 198,000 人民幣的逆天價格,比日本本地價足足高出了 4 倍!且直接棄用 Pepper 本身的 NaoQi 系統,專用自家的 YunOS,收緊了開發者的權限。
無論是價格還是轉型的調整,都導致 Pepper 步履維艱。
大市場的技術尚未成熟。
其實做為服務機器人來說,無論有什麼樣的外因導致 Pepper 的落寞,也不能忽略整個市場的問題。
業內人士說,在人工智慧發展的道路上,NLP 是最難解決的難題之一。語言是 Pepper 這類機器人的核心靈魂所在,在技術沒有解決之前,不只是 Pepper,其他的服務機器人也難有生存空間,從過去一年多的經驗可以看出,之前大紅的陪伴機器人市場已降溫不少。
Pepper 的未來
如今 Pepper 的公司 SBRH 已經資不抵債,回天難如登天。不過如今看來,軟銀似乎並沒有打算放棄。
前不久,孫正義主持收購了 Google 旗下波士頓動力以及日本雙足機器人Schaft,圍繞著機器人建造生態圈的布局已經是確定的事了,Pepper 肯定會在這個生態圈中,但是未來能發揮多大的作用很難說。
我們從今天回看輝煌到落寞,並大肆分析原因難免有些「馬後炮」,但歷史不只是隨機,也有其必然性。機器人業界人士聊天時表達了一個觀點:
之前的情感類服務機器人慢慢被智慧音響取代了,這是否說明家用機往實用型轉變?也就是不再注重所謂的人性外觀和行動性,而是發展更智慧的演算法,以及更好的人機互動體驗。
由此可以看出,「智慧」才是 Pepper 的核心,「更智慧」才是 Pepper 的出路,也是「Pepper 們」(包括所有消費級服務機器人)的出路。
(本文由 雷鋒網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SoftBank Robo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