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消化 5 萬篇新研究,「華生」幫人類打贏抗癌戰

33

它不是醫師,但人類醫師讀書也拚不過它。台北醫學大學體系大膽採用 IBM 華生,並非為了取代人類醫師,而是要讓 AI 與人類完美協作,替病人打贏抗癌戰役。

它不是醫師,卻已受過 6 年的癌症醫學特訓。先是啃了逾 1,500 萬頁的教科書、研究、治療指引,還被分派到全球知名的紐約史隆凱特林紀念癌症中心(MSK)調教;它更持續用深度學習法,消化每年約 5 萬篇的新癌症研究。

它是全球首個人工智慧(AI)癌症治療輔助系統:IBM 華生(IBM Watson for Oncology)。雖然外界批判「它仍卡在學習癌症辨識的基礎」,但 IBM 回應,它已進軍全球 13 國、逾 50 家醫院,擔任醫師助手。

大數據正改變醫療生態系,也改寫人類的抗癌戰。

大數據做後盾  量身打造療法

今年 6 月,全台唯一引入華生的台北醫學大學體系,已產生化學變化。

近 40 位腫瘤科醫師已和華生交手,還有逾 200 位、罹患大腸癌、乳癌、攝護腺癌等 8 類癌症病人,曾接受華生的幫助。

54 歲、從電子業退休的王彥明(化名)就是一例。2 年前,他發現罹癌,原先控制得穩定,但今年中卻發現癌症轉移到肺臟。這讓他不只時常咳嗽,講話還有點困難。

10 月,王彥明決定讓華生輔助治療。「用別人走過的路試試看,」他說起,敢採納新科技的原因是大數據的經驗累積,「癌症病人走的每一步都是生死決定。有醫師建議,以及更多的輔助證據,我比較有信心。」

他的主治醫師在診斷後,將病歷、檢查數據、影像報告等輸入系統。華生接收到指令後,立刻判讀、分析出多種治療選擇,依存活率、效用、副作用等排序。

醫療團隊依此和王彥明討論,再根據他的病況、經濟條件等,擬定個人化的治療策略。最後,他決定採納放射線和藥物治療並行。

「華生是我最好的總醫師,」台北醫學大學台北癌症中心執行副院長邱仲峯定位它的角色,「無形中,把我們的時間、精力、診療水平拉升。」

台灣的醫師往往忙於教學、行政和臨床,而華生從接受指令到彙整好資訊,只要 1 分鐘。這和過去很不同──碰上難纏的癌症,醫師得花上 3、5 天找資料,還擔心有疏漏,「(現在)不怕有什麼沒替病人想,對治療更有信心。」

華生就曾列給邱仲峯一款剛通過美國 FDA 核准的新藥,治療乳癌末期轉移的病人,「找到我連聽都沒聽過的藥,讓我很訝異。果然讀書,讀不過它。」

科技讓人類醫師更人性化

不過,他話鋒一轉,「它給我們大幫助,但不會取代我們。」他認為大數據要有用,得由醫師當作橋梁,讓治療有人性。

例如,華生無法和病人噓寒問暖,也無法了解病人的情緒、經濟條件及健保制度等民情。而這些都需醫師和病人互動溝通。

「以前我們是比知識取得,考第一名才最厲害,但現在知識都在這,重要的是知識怎麼用,以及人性化管理,」醫師和病人的互動溝通得更進化,「科技反倒訓練我們更人性。」

科技也讓醫師更跨界。導入華生前,邱仲峯就派出 33 歲的年輕主治醫師陳俊佑擔任種子教官,跟 IBM 具醫師背景的員工學系統操作。

「他們有共同的語言,溝通更順暢,」IBM 公眾/電信/流通事業群總經理王惠慶觀察。

陳俊佑從高中時就自學寫程式、大學還曾和夥伴創業,現在的他能把累積的經驗派上用場。他甚至自寫程式,讓華生能和北醫體系的病歷系統接軌,「讓華生融合在醫療過程中,縮小人員使用的落差,」陳俊佑談起程式總滔滔不絕。

然而,並不是所有腫瘤科醫師都願意使用華生。不過,邱仲峯認為,當「需要」變得迫切,大家便會自然採納新科技。尤其,人工智慧和大數據正風起雲湧地改變全球的醫療體系,大環境的改變,正催生出更多需求。

邱仲峯說,現在不只華生,全球也有更多人工智慧輔助系統出現,就連北醫體系內的各部門也正組織團隊,朝這領域發展,「我原本以為 AI 還很久,但現在警覺──這條路不得不走了。」

(本文由 天下雜誌 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