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從: Tech News 科技新報
除了企業老闆之外,大多數人並不是以歡欣鼓舞的心情迎接機器人浪潮,人們擔心自己的工作被機器人取代,事實上各種危言聳聽的數據不斷強調這件事,現在除了失業恐懼之外,機器人可能還是導致薪資差距惡化的主因之一。
彭博(Bloomberg)新聞報導,最新研究顯示,在1993 年到 2007 年間,工業機器人讓美國減少 67 萬個工作,是導致美國失業與低薪問題的主要原因,尤其對中等以下的薪資分配打擊最大。美國國家經濟研究院委託麻省理工學院的 Daron Acemoglu 和波士頓大學的 Pascual Restrepo 研究顯示,工業機器人對美國就業和當地勞動力市場的薪資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
報告指出,每千名勞工中若每增加一個機器人,即會降低就業人口比率達 0.18% 至 0.34%,大約每增加一個機器人就會減少 3~5.6 個工作機會,薪資同時減少 0.25% 至 0.5%。研究指出,1993 年至 2007 年期間,美國每千名工人增加約一台新型工業機器人,而現在數量更多。
作者於報告中寫道,「機器人的就業效應在製造業中尤為明顯,特別是重複性操作型工作、藍領、裝配和相關職業,以及沒有大學學歷的勞工,但有趣的是,或說令人驚訝的是,我們在任何職業或教育團體中,都沒有找到正面和足以抵銷損失的就業機會。」
作者估計,1990 年到 2007 年收入前 10% 與後 10% 之間的差距 1% 是機器人造成 ,現在機器人採用空間更大,因此會持續放大薪資差距差異。儘管現在美國失業率已經自 2009 年高峰以來下降一半以上,但未能彰顯就業不足或沒有積極申請工作者的問題。
研究人員表示,雖然目前為止因為機器人而減少的工作數量有限,因為美國的工業機器人相對較少,然而,如果未來 20 年會有更多機器人,影響可能會更加明顯。報告指出,若 2025 年前美國工業機器人數量增加 4 倍,就業人口比例可能會下降 0.94% 至 1.76%,2015 年至 2025 年的薪資成長率可能下降 1.3% 至 2.6%。
研究公司 Forrester 表示,人工智慧、機器學習和機器人自動化將在 2025 年之前消除 16% 的美國就業機會。但美國財政部長 Steven Mnuchin 表示並不擔心機器人取代美國勞工的問題,因為人工智慧技術發展到造成威脅的程度是「50-100 年以後的事,甚至不在我的雷達偵測範圍」,對於機器人發展反而持樂觀態度,認為機器人可以提升生產力。
(首圖來源:Flickr/digitalpimp.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