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茲卡病毒,生技大亨自認基改蚊子勝過輻射蚊子

36

轉載從: Tech News 科技新報

對抗茲卡病毒,生技大亨自認基改蚊子勝過輻射蚊子

美國生技大亨藍道‧科克(Randal Kirk)近來又登上了新聞版面,因為他身為最大股東的生技公司 Intrexon 在 2015 年購併推出基改蚊子的牛科(Oxitec),Oxitec 在巴西茲卡病毒疫情中成為巴西政府求援的對象。藍道‧科克顯然對 Oxitec 這家新買下不久的生技公司的技術信心滿滿,公開喊話認為比起聯合國國際原子能總署正研發的輻射蚊子,基改蚊子是更好的對付茲卡病毒手段。

藍道‧科克身價據《富比世》(Frobes)估算達 42 億美元,他也是極少數以生技事業成為巨富大亨者。生技事業不僅風險大、成功機率低,投資額又往往極其巨大、研發時間極長,而需要多次追加鉅額預算,導致需要在資本市場上多次募資,即使最終研發成功,初期股東的持股早已被稀釋到微不足道,自然無法產生如比爾蓋茲、馬克祖克伯等科技巨富。

科克卻避開了這個大多數生技創業者及投資人的魔咒,他眼光精準且資本雄厚,重押成功標的直到有成果為止,其代表作是 2007 年以 26 億美元售出新河製藥(New River Pharmaceuticals)予愛爾蘭藥廠夏爾(Shire),獲利 12 億美元,2011 年又以 12 億美元出售臨床資料(Clinical Data)公司予森林實驗室(Forest Laboratories)。不過,科克心中的最愛,還是經營合成生物學領域,旗下有多個基因改造子公司的 Intrexon,被他視為 30 年生技生涯中最好的公司。

Intrexon 成立於 1998 年,科克於 2013 年買下,與其投資基金第三證券(Third Security)總共投入 2 億美元於 Intrexon,2015 年中 Intrexon 創下股價歷史新高時,其持股市價高達 27 億美元。Intrexon 旗下子公司除了基改蚊子的 Oxitec 以外,還包括推出基改鮭魚的水賞(AquaBounty)公司、研發基改蘋果的歐卡那崗特殊水果(Okanagan Specialty Fruits,OSF)、研發基改牛的 Trans Ova,以及發展生物藝術的 BioPop,此外,還有橫跨多領域的各種合成生物學部門。

 

8 月奧運前無法擺平茲卡病毒

Intrexon 自 2015 年股價創下高峰後跌幅不小,茲卡病毒疫情爆發讓它又現活力。創業自牛津大學的 Oxitec,其基改蚊子實際野外釋放的成果,可在 6 個月內減少 9 成蚊子數量,更好的是這種方式只會消滅病媒蚊,不會像噴灑殺蟲劑那樣連同其他無辜昆蟲一起消滅。不過 Oxitec 也引起一些疑慮,甚至有懷疑論者認為茲卡病毒擴散就是因為先前測試施放基改蚊子造成的,雖然理論上造成這種可能性的機率並不高。

另一方面,聯合國國際原子能總署正在研發輻射蚊子,以輻射照射公孑孓,讓其失去生育能力,其原理也是與 Oxitec 類似,只是一個使用基因改造,一個採用輻射照射,而聯合國打算免費開放輻射蚊子技術,這顯然會對 Oxitec 的生意造成影響。如今,科克挺身而出捍衛自家產品,表示基改優於輻射,輻射蚊子反而可能產生更多不確定性。

科克表示,相較於 Oxitec 基改蚊子已經有多次實際野放測試效過的經驗,輻射蚊子技術尚未野放測試對茲卡病毒主要病媒蚊埃及斑蚊的效果,此外,巴西的一項實驗中,輻射蚊子有 7 成不孕,但剩下的 3 成蚊子還是會孵化,而來自公蚊的基因受過輻射照射,可能產生基因突變,傳給野外的蚊子後代,如此一來將可能對環境產生未知的影響,科克批評這是不顧生物安全,同時表示 Oxitec 基改蚊子百分之百無後代,不會有相同顧慮。

Oxitec 在巴西的實驗室每日可生產並釋放 30 萬隻基改蚊子,主要以小貨車載到城市中釋放,聯合國則打算與德國無人機公司合作一次釋放數千隻輻射蚊子。無論如何,兩者可能都無法及時幫助巴西在奧運前解決茲卡病毒疫情,因為透過競爭交配減少野生蚊蟲數量需要時間,Oxitec 需要 6 個月來減少蚊子數量達 80% 以上,但奧運將於 8 月舉辦,時間上已經太遲了。Oxitec 目前也尚未從基改蚊子得到任何營收。

(首圖來源:Flickr/ Zac Declerck CC BY 2.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