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不好是老化徵兆,研究指 40 歲睡眠腦波開始減弱

39

轉載從: Tech News 科技新報

睡不好是老化徵兆,研究指 40 歲睡眠腦波開始減弱

上班族平常晚睡又早起,時常感覺睡眠不足,一到週末若無家人打擾,時常一口氣睡到中午 12 點,起床時被家人白眼,但能睡就是福。研究顯示,睡眠品質不好或是睡得不夠,會引發系統性的身體病兆,而且更可怕的是,從 40 歲開始,大腦中的深度睡眠腦電波就愈來愈微弱,愈老愈難一覺好眠。

華爾街日報(WSJ)報導,睡眠階段是身體最重要的自我修復時刻,包括修復免疫、代謝、心血管系統,並能刷新學習與記憶能力,30 歲與 40 歲後深度睡眠腦波愈來愈微弱,增加人體暴露在心臟病、肥胖、中風的風險,而且會產生導致阿茲海默症的毒性腦蛋白,稱為 β 澱粉樣蛋白。

一旦年屆 40,深度睡眠將比年輕時少 60% 到 70%,到了 70 歲,深度睡眠更減少 80% 至 90%。深度睡眠減少之外,睡眠效率也降低,因為身體疼痛與膀胱能力減弱等原因,使得半夜醒來次數會增加,睡眠時間變得破碎。

醫生認為好的睡眠效率應該到 90% 以上,即睡覺時能夠完全睡著的時間百分比,但是到了 80 歲,大部分人的睡眠效率都不到 80%,表示一天 8 小時睡眠中,至少有 1.5 小時都是醒著。睡眠效率低下不是小事情,老年人睡眠效率得分愈低,死亡風險越高,身體健康狀況愈差,認知功能愈低,如健忘。

隨著年齡漸長,身體的晝夜節律也跟著改變,內部生理時鐘是喚醒睡眠的重要節律,但老人的晝夜節律因為褪黑激素較早釋放且達到高峰,導致睡眠時間較早,部分原因也是身體的核心溫度較早下降。晝夜節律改變不會有大問題,但可能也是導致許多睡眠問題的原因。

譬如很多老年人到晚上想刻意保持清醒,但不知不覺就會在沙發上打瞌睡, 無論年齡多大,無意間的小睡都會使晚上更難睡。然後老年人的晝夜節律會讓他們早睡早起,即使前一晚睡不好,凌晨 4、5 點還是會醒來,然後就開始打瞌睡,一整天都在還睡眠債。

有些方法可以延遲老年人的晝夜節律,並加強節律,譬如接觸夜間燈光可抑制褪黑激素上升,睡眠延緩效果幫助老年人調整睡眠時間的效果不錯,或是在晚上服用處方褪黑激素,促進規律睡眠與品質。很多人到老年階段,都不知道身體健康與睡眠品質有高度相關,當然不是所有疾病都與睡眠不良有關,但實際上許多身心疾病與睡眠關係,遠比我們所認知的更密切。

(首圖來源:Flickr/Chris Gladis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