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吸菸人口下降,吸菸與癌症關連性強

246

轉載從: Tech News 科技新報

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吸菸人口下降,吸菸與癌症關連性強

「菸草」(tobacco)原生於美洲大陸,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以前僅有印地安人吸食,西班牙人首先將菸草介紹給來到美洲的歐洲移民者使用,由於有人過度吹捧吸菸的好處,後來在歐洲貴族間竟然流傳著吸食菸草有治癒頭痛的「神奇」療效。工業革命後菸草於歐、美大陸愈加風行,需求不斷增加並流傳至亞洲,大規模種植成為獲取財富的一種手段。由於吸食菸草有成癮性(addiction),全世界人們在尚不清楚香菸對健康的危害下吸食了 200 年之久。

1930 年代期間,英、美兩國開始注意到國民肺癌發生的比例逐年升高,但當時仍不清楚原因為何。直到 1950 年,英國生理學家 Richard Doll 博士發表了首篇揭發吸菸與肺癌發生之緊密關係的研究論文,才漸漸揭開菸草對人類健康的黑暗面。

後續研究一再證明,吸菸對人體健康有許多壞處,如影響心血管功能、胎兒健康、生殖能力、免疫力、呼吸系統功能等,不但會增加罹患肺癌的風險,許多其他癌症發生機率也會因吸菸提升。

近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統計資料顯示,全世界約每 10 秒就有 1 人死於吸食菸草,吸菸已被公認是世界上所有可預防的癌症危險因子中最重要的一個。雖然全球吸菸人口已呈現下降趨勢,但在非洲及地中海某些區域仍逐漸增多,全球仍有高達約 10 億的吸菸人口。

吸菸能導致超過 14 種癌症

香菸經過燃燒可產生數千種化合物,其中至少有 60 種成分已證實會導致癌症,數據顯示吸菸者罹患癌症的機會比未吸菸者高出 20 倍。這些「致癌物質」(carcinogen)會直接影響呼吸系統、口腔而增加鼻咽癌、肺癌、口腔癌發生機率。

肺癌是造成癌症病患死亡最多的癌症,抽菸是歐美肺癌的致病主因,在英國約八成肺癌是吸菸造成的;台灣的肺癌病患雖然吸菸比例沒如此高,但是二手菸也可能是導致罹患肺癌的原因之一。此外,香菸產生的致癌物質也會經由血液循環影響其他器官而增加肝癌、胰臟癌、腎臟癌、大腸癌、乳癌、某些血癌、卵巢癌、膀胱癌及子宮頸癌等發生。

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吸菸人口下降,吸菸與癌症關連性強

香菸為何會致癌?

香菸產生的致癌物質,如苯(Benzene)類、亞硝胺(Nitrosamines)類等,皆會對細胞內的 DNA 造成傷害,增加基因突變機會,進而使細胞癌化。更糟糕的是香煙中的鉻(chromium)元素還會增加某些致癌物質與 DNA 的結合力,使其傷害 DNA 的破壞性更強烈,細胞更易於癌化。

吸菸後體內的抗氧化物質如維他命 C 會被破壞,由於抗氧化物質能幫助清除細胞內的「自由基」,因此吸菸會使體內自由基增加,使 DNA 受到更多傷害。吸菸也會削弱人體清除體內毒素及排毒的能力,因此致癌物質能在體內存在較長時間,加劇傷害程度。

吸菸會影響免疫系統對抗癌細胞的能力

已有研究證實,長期吸菸的老菸槍血液中許多與免疫系統活性相關的指標成分水準會大幅下降,當中許多指標成分在吸菸史短暫的受試者血液中也會下降。由於健全的免疫系統有助於消滅體內癌細胞,當免疫功能下降時,癌細胞便能趁機繁衍坐大,戒菸後免疫功能又能再度提升,因此戒菸永遠不嫌晚。

二手菸也會增加癌症發生的風險

1981 年科學家發表了第一篇二手菸有害健康的研究論文,至今已有上萬篇科學研究論文支持「二手菸有害健康」的論點。香菸點燃後若沒有人吸它,則燃燒較不完全,如此慢慢燃燒形成的煙霧稱為「側流菸」(sidestream smoke),其中所含的致癌物質是吸吐香煙時所產生的「主流菸」(mainstream smoke)數倍至數百倍。

二手菸即包含主流菸及側流菸,其毒性可想而知,WHO 更將其列為「頭號致癌物質」。不吸菸者若被迫長期暴露於二手菸中,罹患各種癌症的機會也無可避免升高,美國癌症學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認為,二手菸並沒有安全的暴露劑量,而是應該盡可能避免。

三手菸

香菸燃燒後釋出的毒性物質會附著於頭髮、窗簾、衣物及家具等各種物體的表面,即使煙霧散去,這些肉眼看不到的有毒微小粒子依舊會存在很長一段時間,稱為「三手菸」。一旦接觸,這些有毒物質仍有機會透過皮膚進入人體,危害健康並帶來可怕的致癌風險!因此若您所處的環境常有人吸菸,就算當他們吸菸時您不在場,但是環境早已吸附大量有毒物質,您仍可能受到三手菸的危害。

無論一手、二手或三手菸危害,只要抽菸的人能戒菸,就可以斷絕這一切致癌物質的傷害。台灣各縣市社區藥局都有戒菸諮詢站,凡是門口懸掛「社區戒菸諮詢站」標章的社區藥局,皆有專業藥師提供民眾戒菸藥品的諮詢服務;民眾也可持醫師開立的戒菸藥物處方箋,自行至特約健保藥局領藥。若有戒菸諮詢需求,也可撥打免付費戒菸專線 0800-63-63-63,尋求專業人員的戒菸諮詢服務。

(首圖來源:pixabay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