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處過人,研究:世上真的有「超級大便捐贈者」

29

轉載從: Tech News 科技新報

「腸」處過人,研究:世上真的有「超級大便捐贈者」

每個人體內的微生物種類都不同,有的人多、有的人少。最近一項研究發現,有些人腸道中的微生物種類特別多,或許有機會成為「超級大便捐贈者」。

治腹痛腹瀉  糞便移植有效

通常受到「難治梭狀芽胞桿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C.difficile)感染的患者會出現嚴重的腹瀉、腹痛等症狀,難治梭狀芽胞桿菌對抗生素有抗藥性,且復發率很高。

如果要治療因難治梭狀芽胞桿菌引起的症狀,目前已知最有效的治療方式就是糞便(微生物)移植(Fa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s,FMTs)──從健康的人身上採集糞便樣本,再移植到患者身上,改變患者腸道內部的微生物環境。

糞便移植對於治療難治梭狀芽胞桿菌的症狀非常有效,只要幾個小時內就能消除症狀,治癒率更達 90%。

「腸」處過人,研究:世上真的有「超級大便捐贈者」

▲ 2013 年 9 月,加拿大亞伯達省(Alberta)的卡爾加里大學(University of Calgary),傳染病學專家路易(Thomas Louie)正在準備糞便移植的「藥品」。(Source:達志影像)

理論上可以  但不保證成功

然而,並不是所有和腸道有關的疾病,採用糞便移植都有療效,例如腸道炎症(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腸道炎症可分成潰瘍性大腸炎(Ulcerative colitis)和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理論上,腸道炎症只要移植腸道內的微生物種類,就可以改善患者症狀。

但和感染難治梭狀芽胞桿菌患者不同的是,並不是所有糞便捐贈者的糞便移植到腸道炎症患者身上都能成功。

七成成功案例來自同一人

2015 年一篇論文曾指出,9 名接受糞便移植並成功緩解症狀的潰瘍性大腸炎患者當中,有 7 人移植的糞便檢體是來自同一名捐贈者。

這讓紐西蘭奧克蘭大學(University of Auckland)的研究團隊很好奇,這個世界上是不是真的有「超級大便捐贈者」。

「腸」處過人,研究:世上真的有「超級大便捐贈者」

▲ 2007 年 12 月法國佩皮尼昂(Perpignan),時任法國總統的沙柯吉(Nicolas Sarkozy)被民眾製成加泰隆尼亞(Catalonia)傳統聖誕節人偶「加卡內」(caganer,左二)。加卡內盛行於西班牙加泰隆尼亞、法國南部和義大利,而加泰隆尼亞語「加卡內」直譯即為「排便者」。(Source:達志影像)

「超級捐贈者效應」

負責這項研究的微生物學家奧沙利文(Justin O’Sullivan)解釋,感染難治梭狀芽胞桿菌患者發病的原因是因為腸道內特定類型的細菌過度繁殖,但腸道炎症的患者並非如此,腸道炎症的症狀更複雜,還會出現「超級捐贈者效應」(super-donor effect)。

腸道微生物會改變

奧沙利文表示,人體腸道內除了細菌,還有真菌、原生動物和病毒,這些都會改變體內細菌的組成。當腸道內出現會攻擊特定細菌的病毒時,就會改變整個腸道的微生物聚落。

「超級大便」多樣性高

奧沙利文等人研究後發現,在這些「超級大便捐贈者」的糞便中,通常有更多樣的微生物。對腸道炎症的患者來說,他們的腸道很需要補充特定種類的微生物,而「超級大便捐贈者」的糞便就能辦到這點。

「超級」不能一體適用

奧沙利文表示,這項研究表明世界上真的有「超級大便捐贈者」,他同時也強調「超級大便捐贈者」取決於想治療的病患症狀,或許某名「超級大便捐贈者」對於特定患者非常有效,但不一定適用其他患者。

「腸」處過人,研究:世上真的有「超級大便捐贈者」

▲ 負責這次研究的奧沙利文強調,糞便移植成功與否,和捐贈者、接受者都有關,只有針對病患找出最適合的捐贈者,才能提升配對成功率。(Source:shutterstock)

成功與否  和接受者有關

但奧沙利文也補充,不論「超級大便捐贈者」的糞便有多「超級」,糞便移植成功與否也和接受移植的患者有關。像是患者本身基因、免疫反應、體內的微生物種類是否相容,或接受移植者本身的飲食習慣都會有影響。

提升配對品質

奧沙利文強調,沒有一種適用所有人的移植方法,唯有發展出客製化方法,提升捐贈者和接受者之間的配對品質,才能提高移植成功率。

目標能對症下藥

奧沙利文也提到,如果能找出這些「超級大便捐贈者」為什麼能成為「超級大便捐贈者」的原因,或進一步研究這些接受糞便移植的患者痊癒的機制,也許在未來,醫療研究人員就能選定特定的細菌或化學物質對症下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