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開發出超微型內視鏡,可進入血管提供周圍成像

29

轉載從: Tech News 科技新報

科學家開發出超微型內視鏡,可進入血管提供周圍成像

澳洲和德國團隊開發出世界最小、只有人髮粗的成像設備,能在小鼠的血管穿梭,提供醫護從前所未有的微觀角度,觀察體內 3D 掃描視野。

為了製造這種微型內視鏡,研究小組採用直徑小於 0.5 公釐的細小光纖線,運用 3D 列印技術將直徑小於 0.13 公釐的微小鏡面列印放在光纖末端,接著將光纖連接到光學相干斷層掃描(OCT)掃描儀當作微型內視鏡。

在人體和小鼠血管的測試,新設備均證明成效,這種超微型內視鏡能到達人體任意位置,拍攝表面下約半公釐深度的影像,透過旋轉並緩慢向後拉,獲得周圍環境的高品質影像。

科學家開發出超微型內視鏡,可進入血管提供周圍成像▲ 內視鏡剖面與觀察到的影像。(Source:Jiawen Li et al. CC BY 4.0)

這項設備有許多潛在應用。舉例來說,由脂肪、膽固醇和其他物質組成的硬化斑塊(plaques),往往會堆積在血管壁並導致心肌梗塞、心絞痛等心臟問題,這種靈活精確的新設備,讓醫生獲得人體內深處成像,為如耳蝸、神經等一些過去難以觸及之處,開闢新掃描選擇。

澳洲阿德萊德大學博士、研究合著者 Jiawen Li 形容,這些微型內視鏡就像微型相機,將讓醫生看到斑塊形成的過程,並探索新治療方法。

據了解,這項刊載於《光:科學與應用》(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期刊的新研究,是由臨床醫生和學術研究人員跨部門共同合作的成果,Li 認為,這項研究也展示跨學科合作的重要性。

「當工程師和臨床醫生一起工作,能做到的事情真令人驚訝。」

(首圖來源:University of Adelaide/Simon Thiele and Jiawen 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