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 屆「有庠科技獎」鼓勵科研創新,表揚台灣菁英人才

37

轉載從: Tech News 科技新報

第 18 屆「有庠科技獎」鼓勵科研創新,表揚台灣菁英人才

「第十八屆有庠科技獎頒獎典禮」日前( 8/24 )於台北遠東國際飯店舉行頒獎典禮,有庠科技獎為遠東集團為紀念創辦人徐有庠先生而設立,旨在獎勵台灣新興科技領域之傑出人才,舉辦至今已累計頒發 388 個獎項,總獎金近新台幣 1.6 億元,是台灣科技領域的重要獎項之一,部分得獎者日後更榮獲中央研究院院士的殊榮,由此可知有庠科技獎的崇高地位。

有庠科技獎評審委員由中央研究院院士劉烔朗擔任主任委員,本屆參與審查作業的專家學者人數超過350 人次,經過三階段審查過程才決定出本屆得獎名單。本屆獎項除了持續聚焦在「奈米科技」、「資通訊科技」、「光電科技」、「生技醫藥」及「綠色科技」等五大新興科技領域外,更順應科研趨勢,新增加「人工智慧(AI)」領域,期望能帶動更多人才投入 AI 相關領域研究,促進台灣在未來數位世代中搶得先機。

企業以身作則,鼓勵科研人才與特殊貢獻

從 2002 年起至今,有庠科技獎已連續舉辦十八屆,堪稱是台灣科技界的指標獎項,主辦單位徐有庠基金會董事長徐旭東在致詞中指出,有庠科技獎一直在積極思考如何能更進一步幫助台灣社會,「要一直進步,因為社會也是一直前進。」今年除增設「人工智慧(AI)」領域獎項外,更新增「有庠科技貢獻獎」,以突破過往單一科技領域的評選框架,更全面獎勵台灣各領域之傑出人才。在新冠病毒疫情造成全球衝擊之際,台灣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跨部會整合,以各項科學數據進行精準分析、妥善制定各項防疫政策,領導民眾度過疫情危機,讓台灣成為全球防疫模範生。基金會經過正式遴選程度後,決議頒發有庠科技貢獻獎給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即現任衛福部部長陳時中,以肯定其卓越貢獻。

本屆有庠科技獎頒獎典禮特別邀請前副總統陳建仁蒞臨,他在致詞時提到,有庠科技獎舉辦十八年來,鼓勵了數以百計的科研人才,而觀察這些得獎者普遍擁有四個特質:「鍥而不捨不怕失敗的研究精神、追求科學智識的好奇心與熱情、面對知識大海時的謙虛之心,以及跨際整合的能力。」陳前副總統勉勵在場得獎人要繼續探索科學,為台灣科技發展而努力,同時也肯定有庠科技獎對台灣科研界的貢獻。

第 18 屆「有庠科技獎」鼓勵科研創新,表揚台灣菁英人才

▲前副總統陳建仁勉勵得獎人要保持熱情不怕失敗,以謙遜的態度面對科學知識的大海,積極跨出領域因應世界的需要。(圖片來源:財團法人徐有庠先生紀念基金會提供)

不只網路速度要 5G,學術研究也有 5G

評審主任委員中研院院士劉烔朗也和與會貴賓分享觀點表示,隨著 5G 世代來臨,在學術與科學研究上也應該要有「Gentlemen & Gentlewomen 君子之德風」、「Generosity 仁慈與體諒」、「Growth 不斷努力不斷成長」、「Gusto 充滿熱情與活力」和「Gratitude 長存感恩之心」等「心 5G」,期許台灣科研人員能夠繼續努力在學術與科研領域發光發熱。

科技防疫 台灣模式

有庠科技貢獻獎得主衛福部部長陳時中特別以「科技防疫—台灣模式」進行演講,陳時中部長首先提到,因為過去有 SARS 的經驗,所以台灣才能在這次疫情中快速反應,然而面對 COVID-19 病毒的未知,使得防疫政策必須更加謹慎,同時也說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抗疫戰略上是追求「可控性」而不是「零風險」,雖然社會大眾都希望達到零風險、零案例,但從科學理性或醫學上來說,零風險是不存在的,我們應該追求的是「將風險控制在社會能承受的範圍之內。」

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開設之後,隨即進行跨部會整合,從情報、作戰、後勤到專家諮詢小組之間,每一個環節都透過科技的力量緊密結合,為台灣防疫作戰作出最好的決策。例如健保資訊系統、eMask 口罩預購與實名制、入境檢疫系統、防疫追蹤系統、電子圍籬系統、疾管家 app 等,都是台灣利用科技進行防疫的成果。

第 18 屆「有庠科技獎」鼓勵科研創新,表揚台灣菁英人才

▲衛福部部長陳時中以「科技防疫 台灣模式」為題,說明防疫工作與成效。(圖片來源:財團法人徐有庠先生紀念基金會提供)

在防疫隔離措施方面,陳時中部長強調,台灣防疫隔離的核心是建立在對被隔離民眾的「關懷」上,電子圍籬系統只是輔助。從中央到地方政府,對被隔離者的關懷和照顧,讓被隔離的民眾覺得安心,是遠比電子圍籬系統更有效的防疫手段,只要讓被隔離者可以安心,降低他們心理恐慌,就能讓他們好好待著不出門亂跑,只有透過科技與人性的結合,才能避免防疫破口產生。至於未來是否有機會可以縮短隔離時間,陳時中部長坦言,目前世界各國的研究都顯示病毒在進入人體十天後傳染力會降到最低,自古以來人類面對疫情,最有效的防治手段就是隔離,所以目前還無法縮短隔離時間,但隨著對病毒的研究與瞭解,未來或許有機會。在演講最後,陳時中部長也提醒大家,現在還只是抗疫的上半場,大家絕對不能掉以輕心,未來隨著防疫新生活運動推廣,台灣將逐步開放社會活動,但是仍然要記得戴口罩、勤洗手,唯有大家團結一心,台灣才能繼續保持現況,不讓疫情有爆發的可能。

鼓勵傑出科研人才,讓世界看見創新的台灣

本屆奈米科技講座得主為台灣大學凝態科學中心特聘研究員林麗瓊,其研究主要目的是要將二氧化碳進行人工光合作用轉換成有用的燃料,尤其著重於以奈米二維材料製成的催化觸媒:當二維奈米材料行光合作用,也就是加入二氧化碳與水並進行光照,再藉由觸媒催化之作用,即能產生含碳量較低的碳氫化合物,並期望能藉此進行替代燃料與永續能源發展。

資通訊科技講座得主為台灣大學電機系特聘教授郭斯彥,長期投入高可信與容錯計算系統的研究,目前也致力於影像辨識與還原的開發,同時郭教授也是國際上第一位針對記憶體晶片容錯提出正式理論模式及分析的學者,不僅證明此問題本身的高複雜度,更進一步提出該問題有效率的演算法。此外也投身影像還原,探討如何使用有限的資訊重建更清晰之影像,對現今新興的自駕車產業以及偵測警示系統貢獻良多。

光電科技講座得主為交通大學電子物理系講座教授陳永富,陳教授期推動與國際企業、國外研究單位的三方產學人才培育,2020 年主導在交通大學成立校級雷射系統研究中心,此雷射技術以眼科為發源,希望藉由不斷研發新雷射系統,來幫助治療如白內障、青光眼、黃斑部病變及視網膜病變等眼部疾患,除眼科外,相關雷射技術也拓展至牙科、皮膚科、美容科等,也可應用至國防、航太及工業領域,期許將於台灣建立國際級醫用雷射系統研發中心,為國家經濟產貢獻一己之力。

生技醫藥講座得主為中央研究院基因體中心特聘研究員謝世良,利用登革病毒試驗,發現使免疫過激的關鍵受體 CLEC5A 及 TLR2 於此過程中扮演極重要的角色,兩者具強大協同作用,感染後會同時活化,進而產生體內強烈的發炎反應;此發現於宿主對抗微生物感染的研究提供嶄新且深入的觀念。而後也成功證實,若同時阻斷此二路徑,對人體免疫系統的保護率可由 50% 提升至 90%。未來目標是從人體抗體庫中尋找適合抗體,若此舉成功,便可望用於減緩發炎反應,甚至可能成為 COVID-19 更即時的治療方法。

綠色科技講座得主為台灣大學化工系特聘教授吳乃立,吳教授於 2015 年即以「電池面膜」獲得有庠科技論文獎,其研究中將含氟原子製成面膜狀的塑膠材料披覆於石墨表面,利用其具鋰離子親和力強的特性,使快速充電過程中產生的鋰離子晶體依附含氟表面,進行平面生長,因而大幅降低電池短路的危險,此研究成果便能同時兼顧鋰電池的功率密度與安全性,也讓吳教授在五年後再次獲得有庠科技講座肯定。

第 18 屆「有庠科技獎」鼓勵科研創新,表揚台灣菁英人才

▲徐有庠基金會董事長徐旭東與第 18 屆「有庠科技講座」得主合影。(財團法人徐有庠先生紀念基金會提供)

深耕基礎科教,培訓台灣學子為國爭光

有庠科技獎頒獎典禮也循往例邀請今年度「國際青年物理學家辯論錦標賽(IYPT)」的台灣代表隊出席,雖然受到疫情影響,今年國際賽將採網路線上舉行,台灣代表隊仍從七月參加完國內賽後就積極進行培訓,希望在來自世界各國的激烈競爭中為台灣爭取榮耀。徐有庠基金會以實際行動鼓勵台灣青年學子參與科學研究,力挺台灣科學教育,希望能藉此讓更多年輕一代走出台灣和世界接軌。

第 18 屆「有庠科技獎」鼓勵科研創新,表揚台灣菁英人才

▲徐有庠基金會董事長徐旭東授旗IYPT代表隊,勉勵他們繼續為國爭光。(財團法人徐有庠先生紀念基金會提供)

(首圖來源:財團法人徐有庠先生紀念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