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phabat 旗下生醫部門 Verily 第三度祭出合資,與賽諾菲合資成立糖尿病療法研發公司

37

轉載從: Tech News 科技新報

Alphabat 旗下生醫部門 Verily 第三度祭出合資,與賽諾菲合資成立糖尿病療法研發公司

在 Google 改制為 Alphabat 之後,Google X 之下的 Google 生命科學(Google Life Science)團隊改制成為獨立子公司 Verily,Verily 在 Google X 時代曾經宣稱 3 大劃時代研發計畫,全數成為空包彈,如今改弦易轍,專找國際大藥廠成立合資公司,先前找上嬌生(Johnson & Johnson )、葛蘭素史克 (GlaxoSmithKline,GSK),這次則找上法國大藥廠賽諾菲(Sanofi)合資成立糖尿病療法研發公司。

Verily 在 Google X 時代有許多誇大宣言,曾宣稱要發明《星際爭霸戰》(Star Trek)中星艦醫官使用的手持三合一醫療掃描器(Tricorder),其願景是注射無數磁性奈米粒子到體內,在血液中追蹤癌細胞,把資訊傳送到智慧型腕帶裝置,2013 年時主管安德魯‧康拉德(Andrew Conrad)宣稱 6 個月內就能打造出原型機,但是,3 年過去了,計畫毫無進展。

第二項知名計畫,則是與大藥廠諾華(Novartis)旗下的隱形眼鏡大廠愛爾康(Alcon)結盟,宣稱要開發可以檢測血糖的隱形眼鏡,雖然醫學界早在 1980 年就發現淚水中的糖濃度會隨著氣溫濕度以及其他因素而大幅改變,無法準確反映血糖數值,但有 Google 以及諾華的名聲雙重加持,還是讓當時大多數媒體與醫藥界都認為此計畫可行,未在發表時對 Google 提出懷疑,可是之後此項計畫也沒了下文。

第三項野心勃勃計畫,則是宣稱要從一萬個志願者身上蒐集資料,以做為大數據分析的基本資訊,稱之為人體大數據計畫。問題是人類不同族群之間有生理差異,醫界針對各洲、各族群有不同的醫學指引,而一般醫療數值更是得奠定在遠比一萬人大得多的基礎上,至少數十萬人,只用一萬人很難稱做是「大」數據;該計畫只追蹤 5 年,而醫學上動輒都要追蹤幾十年以上才能說有較可靠的結論。這個計畫從實驗規模及方法上就有缺乏醫學常識的基本錯誤。

Verily 的 3 大吸睛計畫如今多處於觸礁狀態,於是改弦易轍,改找大藥廠合資成立合資公司,來繼續新聞熱度,首先找上的是 Google X 時代就聯絡上的嬌生。

 

創業態度是「先喊先贏」

2015 年 3 月時,Google  宣布生命科學團隊將與醫藥及保健用品大廠嬌生(Johnson & Johnson)旗下的手術器材廠 Ethicon 攜手合作,進軍開刀房,開發更先進的微創手術用系統,到了改制為 Verily 之後,2015 年 12 月,Verily 與與嬌生合資成立動詞手術(Verb Surgical),挑戰手術機器人等醫材市場

2016 年 8 月,Verily 與葛蘭素史克合資成立伽伐尼生電(Galvani Bioelectronics),由葛蘭素持有 55% 股權,Verily 持有 45% 股權,計劃研發生物電子醫療技術,開發通過人體電子信號來刺激神經的「電子藥」。公司名稱來自於 18 世紀義大利醫生、物理學家與哲學家路易吉‧伽伐尼(Luigi Aloisio Galvani)。

2016 年 9 月,Verily 又宣布第三起與國際大藥廠的合資案,這次對象是法國大藥廠賽諾菲,賽諾菲將投注 2.48 億美元現金資金,Verily 也將投注大約相當的資本,形式未公開,合資成立 Onduo,該合資公司將研發結合軟硬體與醫藥的糖尿病綜合療法。

塞諾菲認為,與系出矽谷代表 IT 大廠的 Verily 結盟,將可擺脫藥業傳統上動輒 10 年期的緩慢開發流程,可以馬上開始創新研發。賽諾菲也認為糖尿病相關市場潛力龐大,但學名藥與原廠藥競爭激烈,賽諾菲的金雞母之一,糖尿病藥物蘭德仕注射劑(Lantus)在 2015 年專利到期,賽諾菲預期學名藥競爭將使營收大減,只能冀望下一代的 Toujeo 胰島素注射劑能填補蘭德仕損失的營收,在危機意識下,賽諾菲認定與 Verily 結合後,可望開發出獨家糖尿病診療軟硬體體系,以此排除學名藥的競爭。

不過,Verily 離職員工透露,安德魯‧康拉德的創業態度是「先喊先贏,之後再說」,在 Google X 時代總是喜歡創造驚世駭俗的研發計畫,以便取得大眾目光以及公司的資金投注,導致三大計畫都落空。如今改為與醫藥方面較有經驗的大藥廠合資,恐怕是 Verily 更需要大藥廠的光環加持,而非大藥廠可倚賴 Verily,賽諾菲與 Verily 的合作,是否能達成所希望的「馬上開始創新」效益,還是最終又淪為空包彈,恐怕得自求多福。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