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16 1 月, 2025

科技新知 人工智慧

5 月 23 日 14 點 52 分,一盤圍棋在烏鎮網際網路國際會展中心收官,黑子以 1/4 子輸給白子。這是 AlphaGo 和柯潔的第一場正式比賽,猜先後,柯潔先手執黑,AlphaGo 執白,代 AlphaGo 執棋的是 DeepMind 資深研究員黃士傑博士。與之前 AlphaGo 在網上化身 Master 連續 60 場不敗的快棋不同,這一場比賽採用傳統規則,每人有 3 小時時間。在這場比賽終盤,柯潔的剩餘時間僅 13 分鐘,AlphaGo 的剩餘時間卻是 1 小時 29 分。但最終結束時柯潔僅以 1/4 子小負,並不像之前許多人悲觀預測的「慘敗」。對一場被極度關注的賽事,柯潔在比賽剛開始時的表現卻顯得輕鬆。他繫一條天藍色領帶,正逢烏鎮梅雨時節,這條領帶讓他看起來有一點小清新。雖然還不到 20 歲,但比賽中的柯潔總讓人感覺不到他其實還是個少年。柯潔和 Alpha Go 其實有一些相似,就是他們都很擅長學習。在第八手棋時,柯潔主動「點三三」。「三三」是吳清源的名局,今年 1 月 AlphaGo 化名 Master 瘋狂對戰時常用這一招開局,現場解說的華以剛說明這種下法的時候這麼說:太神奇了,也評論不出是好棋還是壞棋,因為根本就沒見過有人這麼下。柯潔很大膽的學了這招,並反用在 AlphaGo 身上。儘管最後以很小的差距輸給 AlphaGo,柯潔還是認為 AlphaGo 是個太厲害的棋手。這次 AlphaGo 跟上次人機大戰版本不太一樣,上次還像點人,但這次就完全不像了。如果有一件事是柯潔從 AlphaGo 身上學到的,那就是:沒什麼棋無法下。第一場比賽結束後的柯潔稍顯落寞,甚至還苦笑了一下,其實他很早就知道自己要輸了。但是他說後兩場仍會全力以赴,因為這將是他和人工智慧的最後兩場比賽了,此後,他只和人類對弈。為什麼是今年,AlphaGo 現在能戰勝人類?深藍在西洋棋領域戰勝卡斯帕羅夫已過了...
AlphaGo 與中國棋王柯潔三番戰的最終局在 27 日登場,由 AlphaGo 執黑子先發,至收官時柯潔決定投子認輸,讓 AlphaGo 成功獲得三戰全勝的成績。在 23 日舉辦的第一局賽事中,柯潔雖然以僅 1/4 子(半目)之差輸給 AlphaGo,但柯潔認為當時完全找不到機會獲勝,反而是 25 日的第二局賽事中,複雜的盤勢讓柯潔有與 AlphaGo 一爭的機會,雖然最終因盤中失誤認輸,但也讓人期待第三局的發揮。只可惜在人機大戰第三局中,自開局起 AlphaGo 就在多個位置對柯潔進行壓制,儘管柯潔在盤中時奮力抗戰,但隨著 AlphaGo 因勝率提高下棋方式轉為穩健,在找不到突破口之下,柯潔在第 209 手時主動認輸。在賽局結束後,AlphaGo 之父、Google DeepMind 的執行長 Demis Hassabis 也發了一則推特,感謝柯潔帶來如此美妙且充滿啟發性的賽事,「向真正的天才致敬。」由於中國烏鎮圍棋峰會 27 日已是最後一日,主辦方也邀請先前團體賽及人機合作賽的 7 位旗手發表感想,儘管此次賽事可以算由人工智慧全面獲勝,但多數棋手都表示,透過這次的比賽開拓了許多思路,對棋的理解也有所不同,對於收穫許多感到十分開心。儘管許多人認為柯潔此次三番戰的表現已經十分出色,柯潔對自己的表現並不是太滿意,在賽後的訪問中談及今天的第三戰,柯潔表示,由於 AlphaGo 下法穩健,若在布局階段犯下太多錯誤後續就無法翻盤,但自己仍在今天的比賽中犯下許多自己都無法原諒的錯誤,他不想說是一個雙贏的局面,只會責怪自己沒能下得更好。一反以往張狂的態度,柯潔有些哽咽的表示,對他而言,這次和 AlphaGo 比賽的意義,超乎以往所有與人類的比賽,在這次的賽事中發現自己太多的不足,太過輕浮、心態容易起伏,棋藝也有很大問題,希望未來能拉近與 AlphaGo 間的差距,儘管他明白差距只會越來越大。談及 AlphaGo 的棋力,柯潔指出在對弈時,擔心的地方 Alphago 肯定會下,在一些地方還會有出乎意料的幾手棋,慢慢思索後發現又是一步好棋,但即使這樣也只能猜出一半棋的意圖,另一半則完全無法明白。「這就是我與它的巨大差距。」柯潔認為,以「棋手」來說,AlphaGo 沒有情感波動、沒有缺陷,下的實在太過完美,自己由始至終都毫無獲勝的希望。柯潔表示,真的非常感謝 DeepMind 創造出 AlphaGo 這麼強大的對手,讓他明白自己的不足。一位記者則詢問柯潔,在這之後是否自信的態度與棋風會有所改變,柯潔則回應,自己其實一直都在改變,雖然與 DeepMind 創造出 AlphaGo 這個偉大的改變不同,只是小小的改變,但會持續做自己分內的事,努力去探索圍棋的真理與真諦。談到最後,柯潔有些感嘆地說,昨天晚上一直在思考今天賽事的套路沒睡好,如今看來卻有些庸人自擾,下圍棋應該是很快樂的事,但自己因為太在意勝負而變得痛苦,未來會試著去改變心態,並努力去把下圍棋的快樂帶給大家。柯潔表示,AlphaGo 讓他感到驚奇的地方實在太多了,「要超越它這輩子我看是不太可能了,但改變自己、超越自己,這個我覺得我是可以做到的。」Hassabis 則表示,感謝參賽的所有棋手帶來的頂尖賽事,對於 AlphaGo...
根據彭博社的 Mark Gurman 報導,蘋果公司正在開發一種用於處理 AI 任務的客製化晶片。產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這款晶片可以幫助蘋果公司在 AI 市場中佔據重要的戰略地位:一旦蘋果公司的計劃成功,其在終端 AI 晶片上將難逢敵手。據不具名的消息源透露,該晶片在蘋果公司內部被稱作蘋果神經引擎(Neural Engine)。不過該消息源並沒有說明該專案的目標日期以及進度。據稱,這款晶片可以大幅提升蘋果公司設備的處理性能,比方說人臉辦識別和語音識別等。為什麼說這款晶片對於蘋果公司至關重要呢?下面來簡單談談。蘋果自己掌控了整個晶片蘋果公司最初宣布要為自己的手機開發 ARM 晶片時,並不被看好。但事實證明蘋果是一個非常非常優秀的晶片廠商。這一方面是因為蘋果擁有出眾的軟硬體設計能力,能夠準確滿足用戶需求。另一方面是因為,蘋果擁有夠大的出貨量,可以大幅壓縮成本。在當今科技圈沒有其他公司能做到這點。蘋果如今已建立起龐大的智慧型手機商業帝國,而且極有可能在以設備為中心的 AI 晶片領域複製成功。未來蘋果可以在這款晶片的安全性、處理性能以及電池效率三方面大做文章。這三個方面都舉足輕重,而且其他公司無法與蘋果相匹敵。畢竟蘋果完全掌控了整個晶片。終端 AI 與雲端 AI 的對決據了解,蘋果的競爭對手主要在雲端處理與 AI相 關的任務,例如 Google 的TPU。雖然這種方法可以獲得優異的處理器性能,但在安全性和隱私性方面有所犧牲。亞馬遜和 Google 的家用設備會監聽你,以及你的產品和生活,然後將數據發送到雲端伺服器上。蘋果則選擇盡可能在本地設備上處理 AI 任務,將其需要的你和客戶訊息牢牢掌握在你手中。它只會向伺服器發送匿名數據,大幅提升了私密性和安全性。蘋果公司目前主要使用其設備上強大的 A 系列處理器和 GPU 來處理任務。未來強大的專用 AI 晶片可以允許蘋果公司在你的設備上進行更多操作,增強了其對用戶隱私的掌控力。蘋果公司也可以利用這款 AI 晶片,讓你設備更加節能。它目前已經採取了一些措施,比如在感應器件不被使用時將其關閉,哪怕它只閒置了 1 微秒。客製化的晶片可增強蘋果的掌控力,決定什麼時候用哪些零組件,以及用什麼處理器來完成相應的任務,進一步降低設備的功耗。放長線釣大魚在 AI 領域蘋果一直採取「放長線釣大魚」戰略,因為布局緩慢而讓亞馬遜的 Alexa 獲得立足之地。不過隨著蘋果開發出專用的 AI 晶片,在 AI 領域將迅速建立起巨大的競爭優勢。當然蘋果公司的神經引擎也可能無疾而終,畢竟蘋果總習慣以各種理由砍掉一些專案。當然,眾人還是希望 Mark Gurman 的消息來源是準確的。畢竟如果蘋果真能把這款晶片應用到設備中,對我們所有人來說都是一件好事。(本文由 雷鋒網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Pixbay)
Google 人工智慧系統 AlphaGo 對戰中國棋王柯潔取得 3 連勝。「AlphaGo 之父」哈薩比斯賽後表示,這是 AlphaGo 最後的對弈賽;此外,團隊近期將公布 50 盤 AlphaGo 自我對戰的棋局。彭博報導,AlphaGo 團隊負責人席爾瓦(Dave Sliver)隨後確認,這就是 AlphaGo 的最後 3 場比賽,以後它和人類將以其他形式互動,回饋人類。AlphaGo 之父、DeepMind 創辦人哈薩比斯(Demis Hassabis)對 AlphaGo 退役一事表示,23 日連日來的比賽超出原先期望,見證天才柯潔把 AlphaGo 推向了極限,比賽也異常精彩。哈薩比斯指出,AlphaGo 和團隊都學到了很多。這種比賽展現了人工智慧(AI)的最高水準,讓人類挖掘了 AI 作為工具的潛力,從而幫助人類拓展新的知識領域、發現真相。AlphaGo 的啟蒙老師、歐洲圍棋冠軍樊麾隨後表示,AlphaGo 團隊將與柯潔合作,分析此次棋局,根據 AlphaGo 內部數據,與柯潔研究此次的對局,展現比賽過程並做成影片,與全世界圍棋愛好者分享。報導說,AlphaGo 團隊還為全球圍棋愛好者準備了一份禮物。在 AlphaGo 去年與南韓頂尖圍棋高手李世乭比賽後,進行了成千上萬的自我對戰。近期會公布 50 盤 AlphaGo 自我對戰的棋局。樊麾表示,現在大眾已經可以在 DeepMind  官網下載 10 盤 AlphaGo 自我對戰對局,以後每天會更新 10  盤新對局。哈薩比斯最後還說,DeepMind 今年會繼續發一篇論文,揭曉 AlphaGo 去年以來的升級。
全球前三大資通訊專業展之一的 2017 台北國際電腦展 (COMPUTEX TAIPEI 2017),將在 5 月 30 日至 6 月 3 日於台北南港展覽館、世貿一館、世貿三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四地同步展出。共同主辦單位之一台北市電腦公會 (TCA) 在 29 日的展前記者會中表示,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認為未來社會將走向數位經濟,而資通訊科技 (ICT) 與物聯網 ( IoT ) 被認為是數位經濟的核心基礎與應用技術,因此當全球產業格局開始翻轉,迎向智慧物聯網產業趨勢,尋找生態系上中下游夥伴成為 B2B 展會主流,也為 COMPUTEX 帶來新契機。COMPUTEX 2017 以建構全方位物聯網 B2B 生態體系作為展覽主軸,包括 2017 年首度參展的 Tesla 在內,共有 1,600 家廠商使用 5,010 展位,並以物聯網 (IoT)、新創 (Startup)、人工智慧 (AI)、電競與A R/VR、商業解決方案 (Business Solutions) 等五大主題作為展覽主軸,提供來自世界各地的品牌廠、製造商、通路商、電信業者、軟體業、系統整合業、創投業與新創公司等國際買家,一站式資通訊科技生態系B2B專業採購服務台。針對物聯網解決方案上,根據TCA指出, COMPUTEX 則因為展出的資通訊廠商供應鏈相當完整,所以可提供全方位的物聯網 B2B 採購服務。在大型物聯網解決方案供應商方面,包括宏碁 (Acer)、營邦 (AIC)、華碩 (ASUS)、宏正 (ATEN)、明基電通...
「2017年台北國際電腦展」今天開幕,副總統陳建仁強調,因應競爭,硬體裝置必須朝向軟硬體整合方向發展,政府並已推動多項政策,以搶得物聯網、人工智慧、機器人等產業先機。「2017年台北國際電腦展」今天開幕,副總統陳建仁、經濟部長李世光、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台北市電腦公會理事長童子賢等與會。陳建仁指出,台北國際電腦展從1981年創辦第一年,至今邁入第37屆,是亞洲最大,也是全球第二大國際資通訊專業展,近年來更掌握物聯網 (IOT)、人工智慧(AI)、 電競與擴增及虛擬實境(AR/VR)等潮流,以建構全球科技生態系為定位。他並說,今年共邀請26國、1600家國內外廠商參展,攜手邁向軟硬體整合、大數據分析,還有物聯網應用的國際平台;而且隨著行動科技及雲端運算資源豐沛,促使應用服務蓬勃發展,通訊應用服務幾乎涵蓋生活所有層面,也使得硬體裝置必須朝向軟硬體整合發展發向,以因應未來產業競爭。為了促使台灣在這一波產業變革掌握先機,陳建仁說,政府已提出數位國家創新經濟的政策,從基礎環境、人才培育、城鄉建設等各方面著手,希望帶動台灣數位經濟市場的需求,進而促進產業轉型,實現數位國家的願景。他補充,相關施政包含去年推動亞洲矽谷方案,半年內已經成立亞洲矽谷的計畫執行中心,還有美國矽谷辦公室,也規劃打造虎頭山物聯網(IOT)創新基地,作為產學平台,以利引進年輕人的新創團隊進駐。產業方面,他說,更藉由亞洲矽谷物聯網產業大聯盟的成立,整合科技業、公協會、新創社群、學研機構等140多個單位加速跨業合作, 銜接政府政策,作為國外廠商跟台灣合作投資的統一窗口,讓台灣產業走出去、也讓世界進入到台灣。接著是促進人工智慧產業發展方面,他說,當然也是台灣發展重點,科技部已規劃人工智慧專案研究,並建置雲端研究的環境,上個月跟民間合作啟動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希望透過政府的支持促進企業合作,匯聚軟體研發人才跟能量,讓台灣在人工智慧搶得先機。全球發燒的機器人研發方面,陳建仁說,政府積極研發中小學學習跟製造的教育訓練環境,已獲得廠商支持、建造智慧機器人的創新製造基地,將藉著台灣在智慧機械產業的優勢,培育產業所需跨領域人才,積極謀合資源,實現製造者創意,催生台灣機器人產業發展。陳建仁強調,其實科技發展就是要提升全民生活品質,還有效率,而且降低能源及成本的消耗,政府一定會用最大的企圖心和實踐力,讓台灣成為未來相關產業的樞紐,還有新創人才的交流的場域,創造更智慧便捷的生活。
全球 IP 矽智財授權廠商安謀 (ARM)) 在台北國際電腦展 (COMPUTEX TAIPEI 2017) 上發表全新處理器,包括基於 ARM DynamIQ 技術的兩款CPU;ARM Cortex-A75 處理器、ARM Cortex-A55 處理器,以及新一代 ARM Mali-G72 繪圖處理器,進一步提升人工智慧體驗。ARM 副總裁暨運算產品事業部總經理 Nandan Nayampally 表示,全球 70% 的人口採用 ARM 的技術,實現安全且無所不在的人工智慧是 ARM 基本設計指導原則。因此,ARM 有責任重新規劃人工智慧與其他擬人運算 (human-like compute) 體驗。為此, ARM 必須為網路端點與雲端挹注更具效率且安全的分散式智慧 (distributed intelligence) 。 ARM 於 2017 年 3 月首度推出 ARM DynamIQ 技術,這是一種針對從晶片到雲端的分散式智慧所達成第一個里程碑。如今,再推出首波採用 DynamIQ 技術的產品 ARM Cortex-A75 與 Cortex-A55 處理器,則是再向分散式智慧再往前邁進一步。...
NVIDIA (輝達) 創辦人黃仁勳在本屆 Computex Taipei 2017 中發表演講,吸引全場爆滿觀眾。而黃仁勳也在演講中送給台灣產業界多項大禮,其中就包括在演講中所宣布的,NVIDIA 正式啟動全球頂尖 ODM 夥伴合作計畫,包括鴻海、英業達、廣達以及緯創等國內伺服器設計生產大廠都將成為合作夥伴,加速因應 AI 雲端運算的各種需求。黃仁勳表示,透過 NVIDIA HGX 合作夥伴計畫,NVIDIA 將提供所有 ODM 合作夥伴早期使用 NVIDIA HGX 參考架構、NVIDIA GPU 運算技術以及設計準則等資源。利用 HGX 做為此領域的切入點,ODM 夥伴廠商能與 NVIDIA 合作加快設計,並針對超大規模資料中心推出各種類型的認證 GPU 加速系統。NVIDIA 工程師將透過此計畫與 ODM 廠商密切合作,協助縮短從設計到產品部署上市的時程。 黃仁勳進一步解釋,全新 HGX 是一款結合微軟 Project Olympus 開源設計的超大規模 GPU 加速器,提供超大規模資料中心於人工智慧快速且具彈性的途徑。HGX 與微軟 Project Olympus、臉書 Big Basin 系統,以及 NVIDIA DGX-1 AI 超級電腦採相同的資料中心設計。HGX 適用於基於雲端的人工智慧作業負載。這就像過去為 PC 主機板所推出...
據市場研究機構 CB Insights 的報告稱,Alphabet 旗下的 Google 自 2012 年以來已收購 11 家人工智慧新創企業,勢頭最猛。緊隨 Google 步伐之後的依次是蘋果、Facebook 以及英特爾。上述公司對於其收購戰略拒絕置評。蘋果發言人證實該公司近期收購了 Lattice Data,一家專門研究非結構化數據的新創企業。此外,今年第一季度還湧現了人工智慧領域少有的大手筆投資交易。汽車制造商福特向人工智慧新創企業 Argo AI 投資 10 億美元。Argo AI 由前 Google 和 Uber 無人駕駛部門的高管聯合創辦。行業觀察人士稱,新創企業尋求將人工智慧技術深度應用到具體領域,例如健康醫療和零售業,而不是與當下的老牌企業展開直接競爭。Madrona Venture Group 總經理馬特-麥克維恩(McIlwain)表示,「未來你會看到大型企業將打造平台服務,而新創企業群體則是更多轉移到已被使用的智慧應用程式上。」舉例來說,健康醫療新創企業 Forward 正在使用人工智慧處理數據,其能夠向用戶提供醫生的建議。Forward 首席執行官阿德裡安-奧恩(Adrian Aoun)表示,「對於喜歡專注人工智慧核心問題的人士而言,呆在大公司裡更有意義。而對於那些希望證明一個新領域、一個新行業的人士而言,還是出來單幹比較好。」奧恩先前在 Google 任職。那些保持獨立的人工智慧企業經常會受到一大堆的收購邀請。專注於圖片和影片辨識的新創企業 Clarifai 首席執行官馬修-澤勒(Matthew Zeiler)表示,自從在 2013 年底創辦公司以來,潛在收購方已接觸他十多次。由於把精力集中在了人工智慧上,提升了 Clarifai 招攬國際消費品巨頭聯合利華(Unilever)以及飯店搜尋公司 Trivago 等客戶的信心。澤勒表示,「從某種意義上說,Google 幾乎與地球上所有的企業都在競爭。在人工智慧領域選擇 Google 作為合作方,你放心嗎?」科技巨頭為了吸引人工智慧方面的專業人士,紛紛開出高價競相招攬。新創企業鮮有資本與其抗衡。攜帶式心臟監測儀開發商 AliveCor 首席執行官維克-岡多特拉(Vic Gundotra)表示,有特殊使命的公司能在人才爭奪上勝出。AliveCor  產品的核心技術也是基於人工智慧。岡多特拉說,「他們會說,『我來這裡工作,開發這個專案,或許能夠挽救我母親的生命。』」(本文由《雷鋒網》授權使用;首圖圖片來源:Pixbay)
在今年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展會現場,一場人機對弈西洋棋的景象吸引不少路過人士目光,但這並不是 IBM 的深藍(Deep Blue),而是工研院所開發的「智慧視覺機器人系統」(Intelligent Vision System for Companion Robots),能「看見」對手棋路,配合手臂快速準確移動棋子,還能隨時為對手遞上咖啡。工研院智慧視覺機器人系統曾在今年年初的美國消費性電子展中(CES 2017)亮相,其技術重點在於機器人結合深度視覺感測技術,運用人工智慧(AI)學習西洋棋戰術,讓機器人能夠與人對弈,透過視覺系統偵測棋盤、看見對手棋路,根據視覺所得到的資訊快速判斷並採取回應,同時自主決定應驅動哪隻手臂夾取、執放與移動棋子,強調「眼手協調」運用,每個動作都相當精準不閃失。 ▲ 工研院智慧視覺機器人系統能「看見」對手棋路、快速回應(Source:《科技新報》攝) 西洋棋盤的棋格範圍不大,每顆棋子的形狀、高度各不相同,因此機器人是否具有 3D 深度視覺感測系統就顯得相當重要,能加以辨識棋子空間位置、形狀高度,判斷夾爪夾取位置。工研院電光所智慧視覺系統組資深管理師林均蔓說明,這其實與機器手臂在組裝產線上的應用類似,不過,組裝產線的取放位置點多為固定,而工研院的智慧視覺機器人系統,則可因應如同下棋般的隨機夾取位置,因為棋步並非固定,需因應對手棋路而有所變化。林均蔓表示,智慧視覺機器人系統若應用在物件散亂的環境,即可藉由視覺技術將物件座標等資訊提供給系統。工研院的視覺技術與應用整合系統能應用在各種情境,也正因為有手眼校正的核心技術,因此產業應用範圍廣而不受限。除了工業應用外,即便是在沒有訊號通訊的場域環境中,也因為視覺技術的輔助而得以應用,未來在服務業應用也大有可為。 ▲ 智慧視覺機器人系統採「三眼」設計(Source:《科技新報》攝) 工研院所展示的智慧視覺機器人系統雖採用 Universal Robots 協作型機器手臂,但該技術並不限於搭配特定機器手臂,而是可針對各種應用或使用環境選搭各家機器手臂。工研院表示,該技術有望協助政府推動智慧機械產業,另外也有助於台灣發展服務產業,目前工研院正與多家廠商洽談導入有關技術。(首圖來源:《科技新報》攝)延伸閱讀: 蔬果洗乾淨了嗎?工研院研發農藥檢測器為食安把關 副總統:台灣人工智慧等產業 要搶先機 COMPUTEX 2017 於 30 日展開為期 5 天展期 廠商聚焦 AI 及物聯網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