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李開復創辦的創業孵化機構創新工場在 2017 年 4 月 6 日發起中國首次德州撲克人機大戰,此次比拚由中國頂尖德撲高手對戰人工智慧程式冷撲大師,比賽為期 5 天,全程估計長達 45 小時達到 36,000 手牌,勝者將獲得 200 萬元人民幣獎金,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表示,冷撲大師是全球最大的撲克人工智慧,但中國選手也不是毫無勝算。談起人機大戰,很多人都會想到 2016 年 3 月 Google DeepMind 開發的人工智慧 AlphaGo 和南韓九段圍棋大師李世乭的五番棋大戰,最終 AlphaGo 以 4 比 1 戰勝了代表人類出賽的李世乭,AlphaGo 的勝利吸引了全球媒體的關注,也讓普通大眾了解和認識人工智慧的發展水平。創新工場將在 AlphaGo 和李世乭的人機大戰決勝一年後,邀請東西方兩大德州撲克高手進行人機對決,比賽在 2017 年 4 月 6 日至 10 日舉行,為期 5 天,雙方將在長達 45 個小時的對決中一別高下,獲勝一方可以得到高達 200 萬元人民幣的獎金。為了降低發牌中的偶然因素,機器人採用複式對稱發牌,兩兩成對的牌手其中一人將拿到與配對牌手對打的機器人底牌,6 位人類牌手分別在兩個房間與冷撲大師對陣,配對的牌手不能在比賽過程中碰面。參賽的一方是由卡內基美隆大學 Tuomas Sandholm 教授和他的學生 Noam Brown 博士開發的德州撲克人工智慧程式 Libratus,中文名是冷撲大師,據創新工場博士李開復透露,冷撲大師和我們以往了解的博弈類人工智慧程式不同,這不是基於巨量資料、深度學習和超高性能搜尋演算法的人工智慧程式,而是基於博弈類的模型,加入大概數學和概率論的理念,能在比賽過程中不斷優化演算法模型提升勝率,冷撲大師是撲克類博弈程式中最強的人工智慧程式。Bridges...
Google 所提供的網路服務可能是地球上最大的電腦網路,這套網路擁有 15 個倉庫大小的資料中心,並分布在 4 塊大陸上。你可能覺得這個網路已經夠強大,日常使用 Google 自家的各種服務完全沒有問題,但 Google 並不這麼認為,Google 的工程師們也不這麼想,他們擔心這套已經非常龐大的網路有一天會不堪重負。為了省錢,自己做晶片大約在 6 年前,Google 為其 Android 系統加入了新的語音辨識技術,也就是我們熟悉的 Google Now 和 Google Assistant。而除了工作就是思考的 Google 工程師突然想到,如果世界上每個 Android 手機用戶每人每天使用 Google 的語音搜尋服務 3 分鐘,那麼所需要的資料中心大小至少是現在的兩倍之多,如果用戶更頻繁使用 Google 語音服務,那麼當前的資料中心將不堪負荷。此外,Google 當時已經開始研究使用深度神經網路和複雜的數學系統來開發語音辨識服務,這使其語音服務可以透過分析大量數據,來學習一些特定的任務處理能力。而這種機器學習形式,不但重新發明了語音辨識,還促進了圖像辨識、機器翻譯、網路搜尋等技術的發展,但它對資料處理的能力要求非常嚴格。(Source:Google)由於使用深度神經網路學習技術,Google 看到機器的辨識錯誤率下降了 25%,但是這種進步需要更強大的資料處理能力,也就是說,需要更多的資料中心。資料中心不夠用,那就多建幾座囉?可是建這麼多資料中心是要花不少錢的,像 Google 這種財大氣粗的公司也不是不把錢當錢,精打細算過日子的理智心態也是有的。因此 Google 並沒有豪擲千金將資料中心佔地面積翻倍,而是專門為執行深度神經網路研製自家的電腦晶片──Tensor Processing Unit,TPU。在 TOPS / Watt 測試中,TPU 的性能高於標準處理器 30 到 80 倍,這個測試結果非常可觀。一顆晶片頂一座資料中心?Google 在去年 5 月首次透露自家這款訂製處理器,但並沒有透露太多細節。現在,負責 TPU 晶片研發的 Norm...
儘管有 Touch ID 這樣的設計,不過為了易用性,Siri 還是能不經解鎖就取用一些資訊,例如查看訊息或照片。然而蘋果的一項新專利卻嘗試了一種新的途徑,來避免 Siri 透露太多私密。 新的專利其實不難懂:想啟用 Siri,用戶必須先經過認證,但認證的途徑並非傳統的密碼或指紋,而是透過事先設定、類似「暗語」的關鍵字,或是再科幻一些──讓 Siri 可以判斷裝置主人的聲線,進而讓這款裝置的 Siri 只有用戶本人可以啟用。蘋果在專利指出,目前的 Siri 與其說是與真人互動,不如說是與「字句」互動,因為它無從理解用戶本人的聲線或語氣。不過在這項新設計中,使用者除了可以使用「Hey Siri」以外的句子來喚醒 Siri,它也支援兩句以上的組合句。系統也會同時依聲線判斷講出關鍵字的人是不是用戶本人,然後在認證無法通過時要求以指紋解鎖。當然,「語音認證」也可以拿來解鎖裝置,成為指紋、或是臉孔辨識後的另一項解鎖選擇。很顯然,想讓 Siri 能辨識使用者的聲線還需要很多時間,不過短期內,另外兩項新功能則可能會在 iOS 11 就上線。外媒「The Verifier」便猜測,Siri 與 AI 將是 iOS 11 的重點。相比前幾代 iOS 選擇微幅、低調地改善 Siri,本次的 Siri 可能會有以下兩個比較明顯的改進: 在 iMessage 整合 Siri,能夠從對話與 iMessage App 中搜集用戶習慣。 Siri 能透過 iCloud 跨裝置支援,統一在各個裝置搜集來的用戶習性。 不過,很顯然這兩種新功能,可能會傷害蘋果對資安的承諾。目前,蘋果除了承諾一些供 AI 取用的關鍵資料,比如 iTunes 的購買項目、地圖路徑,都是存在裝置本機,不會上傳,其他會上傳到蘋果伺服器的數據,也會透過「差異化隱私」來遮掩敏感資訊。由於去年開放了 Siri 的 SDK,但仍僅限特定種類的 App,因此今年的 iOS...
機器搶人類工作的疑慮日益高漲,這股自動化浪潮,就連高知識份子也心驚,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耶魯大學知名經濟學教授席勒(Robert Shiller)就直指,自動化和人工智慧(AI),是最令他擔心的經濟隱憂。MarketWatch 4 日報導,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耶魯大學知名經濟學教授席勒(Robert Shiller)指出,人工智慧對人類社會產生極大威脅,青少年根本不知道自己預備的專業知識能否找到工作,而類似的難題,將讓經濟陷入「長期停滯」(secular stagnation)。席勒說,就連他自己也無法對自動化的威脅免疫,因為他在耶魯大學授課的影片,未來也許會在線上免費任人取用,這麼一來,有誰會想要親自出席上課?有時候他甚至覺得,未來恐怕會被自己給淘汰掉。2016 年白宮曾出具一份年度經濟報告,當中預測,自動化有 83% 的機率會取代時薪低於 20 美元的工作,31% 的機率會取代時薪在 20~40 美元之間的工作,但時薪高於 40 美元的工作,則僅有 4% 的機率會遭到取代。不過,過去人們也曾因機械取代手工而擔憂不已,但隨著時代變遷,世界上並未發生普遍失業的慘況。席勒坦承,自動化取代人類工作的現象,發展可能非常緩慢,或許是等到 23 世紀才需要擔心的問題。根據市調機構 Forrester Research 的最新估計,到了 2027 年,美國因為自動化、人工智慧而創造出的工作機會應會接近 1,500 萬份,相當於總人力的 10%,但因此消失的工作卻多達 2,500 萬份,完全入不敷出。報告發現,新的工作主要集中在軟體、工程、設計、維修、支援、訓練與其他特殊領域。舉例來說,新一代的律師可能得幫忙控管人類和機器員工之間的互動方式。不過,工作機會並不是單純創造出來或直接消失。Forrester 估計,全體工作當中,至少有 25% 的責任形式會因自動化增加而出現轉變,這當中包括金融、醫療甚至農耕產業。(本文由 MoneyDJ新聞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蘋果布局人工智慧(AI)藍圖浮現。外媒報導,蘋果正在開發智慧系統,新一代 Siri 扮演關鍵角色,可辨識使用者行動所代表的意向,進而主動反饋操作。國外科技網站 Patently Apple 日前報導,蘋果積極開發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技術,鎖定自動駕駛車以及智慧家居應用,要把虛擬語音助理軟體 Siri 更加智慧化。報導指出,近期專利內容顯示,蘋果正在開發智慧系統,結合 Siri 語音功能,將應用在下一世代先進 Apple TV 機上盒和智慧居家領域,新一代 Siri 可以隨著使用者在家裡空間走動,自動適度調整家庭影院撥放電影的音量大小。報導表示,這個智慧系統將具備視覺化功能,結合深度影像辨識技術,可協助 Siri 辨識使用者的動作和活動,進一步理解使用者與周遭物理世界環境的互動關係,透過理解使用者的活動,回應使用者下一步可能的意向動作與實際需求。報導舉例指出,若使用者被觀測到要離開房間,這個智慧系統就會主動反應操作關閉電視、機上盒或是多媒體娛樂系統。這個智慧系統也結合即時 3D 感測功能,可以辨識使用者的手勢指令,或是接收深度地圖資訊(Depth Map),感測使用者當下的場景,以達到更為精確的智慧反應。報導指出,蘋果開發的智慧系統,也不排除打造類似Siri的語音分析軟體,理解使用者的語調,由智慧系統進一步破解,以確認內容或是意向。除了蘋果之外,包括 Google、IBM、微軟(Microsoft)、亞馬遜(Amazon)、臉書(Facebook)、甚至是中國百度等大廠,都積極布局人工智慧關鍵技術應用。蘋果先前透過購併 VocalIQ、Perceptio、Faceshift、Emotient 等新創企業,取得語音和影像辨識技術和電腦視覺技術,可應用在圖像識別、臉部辨識和情緒分析等人工智慧應用,分析人類的語調、臉部表情,解讀人類的情緒反應。(作者:鍾榮峰;首圖來源:蘋果)
說起「深度學習作畫」,首先想起的一定是 Google 的「大邪神」畫家──不知道是否研究人員給它吃了什麼奇怪的學習素材,Google 的深度學習機器人在作畫過程中以使用大量扭曲的眼睛元素為特徵,讓普通人難以接受。▲ Google 人工智慧的大作。不過你可不要誤以為這就是人工智慧在繪畫領域的最高水平了,事實上大部分的人工智慧在繪畫領域還是走一條正常的藝術道路。比如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近日開源的一個新的圖像處理工具 CycleGAN 的藝術造詣就比 Google 要高不知道多少。話不多說先看圖:你一定會說這個不是和去年流行的手機 App 一樣嗎?錯!上圖中其實左圖是原圖,右圖是 CycleGAN 處理過的圖片。與廣為流行的 Prisma 相反,CycleGAN 可以將一副繪畫作品還原成照片。不過這個反濾鏡目前還沒有完成,它只能將幾種畫家風格的圖片還原成照片,這其中包括莫內、塞尚、梵谷等知名畫家,除上面這張之外研究人員還公布了它的一系列戰果:當然,把畫作轉化成照片是一個較小的需求,CycleGAN 利用這項技術達成更實用的功能:將夏天轉換成冬天,或將普通的馬轉化成斑馬。還有橘子和蘋果的相互轉化:與其他人工智慧繪畫不同,CycleGAN 的研究團隊試圖建立一個可雙向轉化不遺失信息的雙向算法。在以往的人工智慧繪畫,尤其是將照片轉化成繪畫的 App 裡,人工智慧其實忽略了很多無法與演算法對應的細節,使細節豐富的照片被轉化成細節沒那麼豐富並帶有風格化特徵的圖片。▲ 類似智慧手機廠商透過雙鏡頭的先拍攝再對焦 CycleGAN 也可以輕鬆實現。但在 CycleGAN 裡細節被要求完全保留,儘管算法找不到可以對應的元素。研究人員希望能夠將一張圖片輸入 CycleGAN 後進行多次反覆轉化(照片→繪畫→照片→繪畫→照片),最終可以獲得與原始照片相同或相近的圖片。▲ 除了每次轉化後遺失一些像素,CycleGAN 在循環轉換中的表現不錯。為了實現這一點,研究團隊必須以機器可以理解的方式去描述每種風格之間的關係,並給機器「吃下」大量來自 Flicker 的照片進行訓練,再人工糾正機器在訓練過程中產生的錯誤。CycleGAN 目前在針對幾何、顏色和風格上的轉化都不錯。之所以沒有出現 Google 那樣的大邪神畫作,可能是因為研究人員並沒有給它餵太多動物及人物圖片素材。在試驗過程中,一個試圖將貓轉換成狗的例子得出的結果就不是很好。Adobe 在去年技術大會上也公布了類似的 Photoshop 功能,不過相比之下 CycleGAN 是開源並且免費的。如果你有需要,你可以在 Github 上找到 CycleGAN 的程式碼。(本文由 PingWest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CycleGAN)
技術奇點一直都是許多科技業以及企業家努力的目標,例如日本軟銀總裁孫正義就曾一再的表示,其夢想就是希望能促成技術奇點的發生。如今 Google 的未來學家暨工程總監 Ray Kurzweil 就表示,技術奇點的到來比我們想像中的還要快,在許多方面的技術領域將在有質量性的突破,甚至能讓人類能達到永生的境界。技術奇點(Technological Singularity)是一個根據技術發展史總結出來的觀點,認為科技發展到一定程度可能會在很短的時間內發生極大的進步,而當此轉捩點來臨時,將會改變整個社會形態,例如可以自我進化的人工智慧。而 Kurzweil 是奇點理論最大的信奉者之一,他相信人類在技術的幫助下,最終將有永生的時刻。而他之所以選擇 2045 年,是因為他認為這時候的人工智慧運算力將超越人類十億倍。AI 技術走向與人體結合Kurzweil 表示,透過智慧裝置與人體結合的方式,將可以讓人類更快掌握語言,並且讓虛擬世界更加真實,甚至可能讓逝去的人復活成虛擬人物,儘管那並非真實,但 AI 的進步將可能達成這樣的效果。他還強調,未來由 AI 技術創造的奈米機械能夠接管人體免疫系統、修復癌細胞和動脈阻塞等問題,甚至將大腦連接至雲端。「就像人類祖先在兩百萬年前演化出額葉皮質,人類通過與 AI 的合併將創造更深刻的溝通方式、音樂和更有趣的笑話。」Kurzweil 把這種技術進步比喻為大腦進化的下一步,他提出的證據是,現在使用的智慧裝置體積越來越小,但功能越來越強大,比他在 1960 年代使用的 1,100 萬美元的電腦更加便宜,而隨著時間推移,技術進步將只會讓裝置更小更便宜。其次,目前的生物技術已能透過關閉動物體內脂肪細胞的胰島素受體基因,使其能攝取食物而不會患糖尿病或增加體重。此類生物技術應用在人體後,將可使人類撇開上千年無用的陳舊基因,甚至大幅延長壽命。資訊科技將超越想像這些話假如換個人來講,可能不值一提,但 Kurzweil 在過去 30 年裡預言的準確率超過 86%。他曾在 1990 年就預言,1998 年電腦將能打敗西洋棋冠軍,結果在 1997 年,IBM 的深藍就做到了。1999 年,他預言了聲控技術的存在,2005 年,他就表示將會有即時語言翻譯的技術並能實時投射到如現在 Google 眼鏡的裝置。這些預言更加驗證了,他所提出的加速循環定律(the law of accelerating returns),資訊科技未來將會有爆炸性成長,甚至超越摩爾定律,極端事物的出現將會比想像還快。Kurzweil 強調,從 2029 年開始,AI 及醫療技術的進步,已經可以開始讓人類延長壽命,平均每年的技術進步都將使人類延壽一年,在 30 年內就可以真正達成永生,所以他現在很嚴格控制自己的飲食,期待能夠活到那個時候,並親眼見證奇點的發生。 Google’s chief futurist Ray Kurzweil thinks...
根據外媒 The Verge 報導,3 月 20 日三星正式對外介紹手機虛擬助理 Bixby,並稱 Bixby 將會在本月稍晚發表 Galaxy 8 同時亮相。同樣都是手機虛擬助理,和蘋果 Siri、亞馬遜 Alexa 以及微軟 Cortana 最不一樣的地方,就是 Bixby 在 Galaxy 8 上會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按鍵。喚醒手機助理的作業複雜度對許多使用者來說一直是個門檻,讓用戶在真正急切需要幫助時無法快速進入介面,相較於嵌進手機系統裡的語音喚醒方式,Bixby 的物理按鍵可讓喚醒變得像鎖屏一樣自然。三星軟體和服務部門執行副總裁兼研發主管 Injong Rhee 用打電話的方式說明一個物理按鍵的重要性:傳統打電話的步驟是解鎖、找到電話簿、選聯絡人、按下撥號鍵,如果有 Bixby 就簡單很多了,按下觸發鍵、說出語音指令,一通電話就撥出去了。除了可以透過物理按鍵直接打開,三星稱 Bixby 在對內文的理解上表現會更加優秀,也就是自然語言的理解能力更強些,即使用戶犯一些語法錯誤也不會對虛擬助理造成過多困擾,再無法理解的情況下還會提醒用戶提供更多資訊。2007 年 Siri 出現為市場帶來手機助手這種新概念,各家手機廠商都把目光投到這個新領域,手機互動開始大規模轉向語音控制。相較於同時期的語音助理只能完成一些簡單的匯入、撥號指令,Siri 實現了更準確的辨識率以及更多功能,你可以問 Siri 賈伯斯是誰、明天的天氣、最近的超市在哪,以及愛不愛你,Siri 就像一個背靠資料程式庫的機器人。但是這輪熱潮並沒有持續多久,後入局的廠商缺少蘋果的先發優勢和技術優勢,逐漸走向邊緣化,乏人問津,缺乏競爭力的市場讓蘋果也無心最佳化 Siri,同台對手 Google 則專注於非語音的智慧助理 Google Now。語音助手變成手機一個雞肋功能,無法真正滿足用戶的需求,在市場上也逐漸沉寂。直到去年,人工智慧的大規模應用讓語音助手重新回到正軌。Google 發表語音助手 Google Assistant,Amazon 推出 Alexa 和 Echo,蘋果也更新新版本 Siri,語音助手又重新回到舞台。人工智慧驅動為語音助手重新注入市場價值,但是深度學習演算法、資料以及應用場域也為想要入局的手機廠商定了更高的門檻,在國際上有 Google、Amazon、微軟和蘋果四大巨頭佔據市場,而在中國,大部分手機廠商都較缺乏人工智慧基因,技術仍然掌握在百度、阿里和騰訊手中。手機助理更加智慧,也更加傲嬌了。人工智慧之前的語音助理,雖然有語音技術最佳化和巨大資料量撐腰,但還無法真正達到「智慧」,解答疑難也只限於簡單的資訊檢索,無法根據資訊做進一步推理和建議。你的智慧助理可以告訴你明天天氣怎樣,但是無法根據你的穿衣喜好告訴你這樣的天氣適合穿什麼,等於使用智慧助理時只是使用一款聽懂人話的搜尋產品。深度學習的引入則可以讓手機助理變得聰明,透過神經網路,手機助理可以自我學習和最佳化,透過用戶的使用習慣來做相關因應。例如 Google 在去年 I/O...
還記得電影《機器戰警》嗎?如今劇情可能要在真實生活中上演了。根據海灣新聞(Gulf News)報導,杜拜將於 5 月起啟用第一個機器人警察,官方表示,預計在 2030 年前將機器人警察提升至總警員數的 25%。2016 年杜拜電子展(GITEX)中,杜拜警方曾展示他們的第一款機器人警察原型,搭載 IBM超級電腦 Watson 的機器人警察,在展場間漫遊、和人群握手,如今官方宣布將於 5 月開始正式啟用。杜拜警察局未來塑造中心(FSCDP)主任 Abdullah Bin Sultan 在最近的論壇演講中談到智慧警察的應用,他指出,「安全系統應該隨著時代轉變不斷提升,才能應對未來的犯罪行為。預計到 2025 年,杜拜將成為世界上最安全的五大城市之一。」除了機器人警察,杜拜警方也計劃建立 DNA 數據庫,並設置 50% 自力發電系統於所有警局大樓。Sultan 表示,在機器人和新科技的幫助下,2030 年後杜拜將不會再有任何「神祕」犯罪發生。杜拜警方的智慧服務部(Smart Services Department)總監 Khalid Nasser Al Razouqi 表示,一些國家已經開始進行機器人警察的測試,杜拜也一樣,未來將盡一切可能讓杜拜警察局更先進,預計到 2030 年時,杜拜就會有第一個無人警察局,期望透過人工智慧(AI)、機器人和智慧警察局的運用,實施更多智慧警察機制。(Source:Dubai media office)目前尚不清楚杜拜的第一個機器人警察的具體工作內容,但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這個機器人警察將能進行約 20 公尺內的人臉辨識,身體上配有一個觸控螢幕及麥克風,讓民眾可以用來舉報相關犯罪案件和繳交罰款。 First robot cop to join Dubai Police by May, official says The real-life Robocop set to serve...
2017 年 3 月 22 日中國網路公司百度首席科學家吳恩達(Andrew Ng)在社群平台上宣布,即將辭去在百度的工作,開啟自己在人工智慧領域的新篇章,在這一份公開信中,吳恩達對百度在人工智慧領域的發展給予了讚揚,李彥宏是該領域最優秀的 CEO 之一。吳恩達沒有透露離職的原因,外界猜測可能與前微軟高層陸奇空降百度擔任公司總裁有關,在陸奇加入百度時,該公司的 CEO 李彥宏對內部架構進行了調整,吳恩達帶領的人工智慧技術團隊會報對象不再是 CEO,而是陸奇。吳恩達是全球頂尖的人工智慧技術專家,曾任史丹佛大學電腦科學系和電子工程系教授、人工智慧實驗室主管,2010 年吳恩達加入 Google 公司著名的 X 實驗室,負責 Google Brain 專案研發,建立了全球最大的虛擬神經網路,同時他也是線上教育平台 Coursera 的聯合創辦人。2014 年 5 月百度宣布吳恩達加入該公司,擔任首席科學家,主管百度研究院,重點推薦百度大腦的研發,這是當時中國網路公司最重量級的招募,因為吳恩達加入,百度將人工智慧列為公司最重要的戰略方向,在語音辨識、無人駕駛和圖像辨識方面都取得許多突破。在吳恩達宣布離職的公開信中,他透露百度人工智慧團隊規模已達到 1,300 人,其中大約有 300 位百度研究院的成員,百度已經將人工智慧技術應用到搜尋、廣告、地圖、外賣、網路安全、金融等多個業務領域,為數億用戶服務,推動了無人駕駛、DuerOS 語音互動、人臉辨識等多個業務和技術的發展。對於自己能夠帶領百度人工智慧團隊,與優秀的團隊共事深感榮幸。吳恩達離職之後,百度副總裁將出任人工智慧技術平台系統的負責人,他曾身為執行負責人創辦了百度深度學習研究院,是百度核心業務搜尋引擎服務核心高層之一,同時也是自然語言處理領域的頂級科學家。原百度深度學習實驗室主任林元慶將接替吳恩達掌管百度研究院,他曾是 NEC 美國實驗室的部門主管,在深度學習、機器視覺和無人駕駛領域建樹頗多,2015 年 11 月林元慶加入百度。在公開信中,吳恩達表達了對百度人工智慧團隊的高度認可,該公司 CEO 李彥宏是全球最理解人工智慧的 CEO 之一,陸奇擁有豐富的管理經驗,在他們的領導下百度人工智慧會走向繁榮。人工智慧是新電能,正在改變多個領域,他個人將繼續致力於用人工智慧引領這場重大的社會變革。百度在眾多中國網路公司中,以技術實力聞名,該公司旗下有許多頂尖科學家,CEO 李彥宏本身也是技術背景出身,過去幾年在人工智慧和無人駕駛領域投入巨額資金研發,就像所有商業公司進行尖端技術研發面臨的同一個挑戰:如何將先進技術商業化?特別是在百度搜尋業務陷入困境時,公司比任何時候都迫切需要將尖端技術商業化。以技術型業務管理見長的陸奇空降百度,全權負責百度的日常業務和技術研發管理,展現了百度現階段的目標。在以商業化為導向的業務調整過程中,專注技術研發的高階主管頻頻出走,先前百度無人駕駛團隊負責人王勁已經離職,吳恩達的離職也是意料之中。據百度公司發文稱,吳恩達將回到美國,專注於自己喜歡且擅長的新領域孵化和探索。 Opening a new chapter of my work in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