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16 9 月, 2025

科技新知 醫療科技

我們都欣賞外貌美好的人,他們也許腿長、腰細,還有永遠緊緻的臉龐,那種光芒與自信,讓人不免希望自己也能被施予魔法,晉升為亮麗一族,可惜,即便醫學美容如此蓬勃發展,變身大作戰恐怕不像電影那般喜劇收場,根據台北市衛生局統計,2015 年北市醫美界就有 116 件醫療糾紛,而且近半是患者投訴術後不如預期。然而,這情況不僅在台灣,其他整形盛行地如南韓、歐美,其實都存在著醫生與病人對手術效果認知不一致,甚至彼此互相控告的憾事。
治療白內障,需要在眼睛裡植入「人工水晶體」來進行治療,現在學者們研究出新的醫療方法,他們不移植人工水晶體,直接讓眼睛自己長出新的水晶體,治好病人。
以色列面臨經濟不振,央行零利率政策無力刺激經濟,反而造成大量資金外流,如今以色列產官學界都積極尋求突破機會,而有個產業可能成為他們的突破點之一,那就是爭議性的大麻。
多家汽車大廠都正投入自動導航車研發,不過,日本大廠豐田(Toyata)不只想幫汽車導航,還想幫人本身導航,過去看不見的盲人仰賴手杖、導盲犬,或是導盲磚等公共設施,豐田打算推出高科技導盲背心,結合衛星定位以及手杖、導盲犬的偵測周遭環境功能,幫盲人自動導航。
造成愛滋病(AIDS)的人類後天免疫不全病毒(HIV)感染免疫系統中重要的輔助性 T 細胞,因而使得免疫力下降,但是病毒是怎麼逃過免疫系統的攻擊的呢?美國加州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研究團隊,研究 HIV 病毒的外殼構造,發現特殊的外殼構造可能是病毒逃過免疫系統的秘密武器。
粒線體是細胞的能量工廠,專門生產細胞內所使用的能源,也就是三磷酸腺苷(ATP),若是這座能量工廠停擺,細胞活動就得停擺,甚至還得消化自己的胞器求生存,但是賓州大學醫學院的研究團隊發現,正常細胞能挨過的粒線體停擺程度,對癌細胞傷害卻特別大,這個現象或許將成為未來抗癌療法的契機。
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又簡稱為過動症)的病患注意力無法集中,卻又無法克制自己的行為,雖常見案例以兒童為主,但成人也曾有類似情況發生。然而,要正確的判斷是否患有 ADHD 是相當困難的診斷,沒有經過專業訓練的醫生就很有可能會誤診。科學家為了防止誤診的情況再度發生,將研發全新的注意力追蹤技術,並藉由它的幫助,更準確的診斷 ADHD。
日本東芝 (Toshiba)今 17 日宣布以近 60 億美元,出售旗下醫療裝置事業,予相機暨辦公室設備製造商佳能(Canon)。
目前,想進行心臟移植的病患必須先登記進入等待名單,幸運的話幾個月就能排到適合自己的心臟,卻也有可能終其一生都無法等到那顆心。然而,科學家的最新研究進展將可能讓這個窘境不再發生!波士頓麻省總醫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的研究團隊近日成功的將患者的皮膚細胞培養成心臟組織,並將其結果刊載至《Circulation Research》期刊上。
TPP(跨太平洋夥伴協定)智慧財產篇章要求締約國在藥品核准程序上引進「核准前專利爭端解決程序」(Pre-Approval Patent Resolution Process),將對台灣學名藥產業發展與健保財政負擔有舉足輕重影響。TrendForce 生物科技分析師劉適寧表示,台灣為符合 TPP 要求,應使用專利舞蹈(Patent Dance)機制並加以細修,然現有藥事法修正草案中仿效美國專利連結(Patent linkage)制度,將對學名藥產業與健保財政產生重大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