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14 9 月, 2025

科技新知 醫療科技

中國國務院在 25 日發布的「健康中國 2030 規劃綱要」中提出,要健全醫療保障體系,完善藥品供應保障體系,促進醫藥產業發展,充分發揮中醫藥獨特優勢,優化多元辦醫格局,積極發展健身休閒運動產業,推動健康科技創新等。中證網引述機構分析認為,包括養老產業、醫療器械、生物醫藥、醫療大數據、分級診療、健身體育、食品安全等產業均可望受惠。
癌症病患也許在不久的將來就將要面對機器人醫師。由科技大廠 IBM 主導的 IBM Watson Health 公司,正在開發一項可以根據腫瘤基因定序以及機器學習,來給予病患個人化癌症療程推薦的服務。這項服務服務包含整合三大機構:提供專業病理學家以及基因定序的 Quest Diagnostics 公司、提供最新腫瘤基因療法相關資訊的美國紀念斯隆-凱特林癌症中心(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精準腫瘤學資料庫以及 IBM Watson Health 提供每月可更新 1 萬筆生物醫學文章及 100 份臨床試驗資料的超級電腦。
關於有觸覺的義肢,科技新報之前也有過相關報導,但這些代表著未來的技術,不僅需要動手術,且花費不菲。為此,奧地利林茲的一些科學家正在研究一種智慧襪子 proCover,它能夠以低廉的成本,讓義肢使用者感知世界。
今天公布的科學和歷史調查顯示,「零號病患」根本不是美國首名愛滋病帶原者,1980 年代科學家標記錯誤加上媒體馬虎不察,才會讓這名同性戀空服員長期背負不公平的污名。
科學家發現藉由追蹤野鳥遷徙路線,能夠為我們提供可能爆發的鳥類流感提供資訊。
位於斯德哥爾摩卡羅琳學院的發育生物學家 Fredrik Lanner 聲稱,他已成功地在人類胚胎中進行基因剪輯,引起社會一陣譁然,雖然先前已有不少相關的嘗試,但這是第一次有科學家將剪輯過後的胚胎展示在大眾面前。
日前,DNA 設計生物技術公司 Oxford Genetics 宣布完成 120 萬美元融資,由專注於科技領域的投資公司 Mercia Technologies 投資。此次融資將用於擴大 Oxford Genetics 公司的經營規模,及協助該公司拓展提供癌症基因治療技術的新服務。
如果你曾說過謊,你就很有機會再說一遍。最新研究指出,我們在不誠實的時候,大腦被刺激活化的特定部位,會隨著次數的累積而反應越來越小──這將導致我們對說謊逐漸無感,讓欺騙旁人這件事變得更稀鬆平常。
C 型肝炎的各種新要以天價聞名,造成全球許多爭論,但 C 肝新藥對 C 型肝炎的治癒率之高,使得過去本來「無藥可救」、「不治之症」的 C 型肝炎,轉而成為可治療(只是很昂貴)的疾病,對另一個醫療領域也產生根本性的改變,那就是,過去感染 C 肝病人的器官,是致命病毒感染源,只能是感染性廢棄物,現在,卻有可能成為救命移植器官。
上個月,Medgadget 報導了一項針對截肢患者的研究──截肢者透過安置了壓力感應器的機械手臂感受到了手指的存在。在這個過程中,研究人員在志願者大腦中的軀體感覺皮質進行了相關組織的移植。